“人民英雄的不朽”是指语言的缺陷_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论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语言指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永垂不朽论文,语言论文,英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新华社著名记者周定舫同志的一篇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说明文,最早发表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2009年9月又收录于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几十年来她已成为一篇经典性的范文,始终“矗立”于初中语文各种版本的教材之中,给各个时期的学生以不尽的滋养和熏陶。最近,重教这篇文章,隐约发现其中几个语句似有问题,于是找原文,查资料,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证,同时对语文教科书选文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也产生了一些思考。

请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句1:“我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加点的“越过”,意思是“经过中间的界限、障碍物等由一边到另一边:~高山|~一片草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越过广场”按文意,就应该是“由广场的北边到南边”。这就出现问题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的南边?可本段前一句明明写道:“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这还是“未进入广场”时远望所见。又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得知尽管在纪念碑落成后广场作过两次大的扩建,今天纪念碑基本处于广场中心,但其从未立于广场南边。“南部”非“南边”!可见,这里“越过”用得有问题。

后查原文(见《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下同),吃惊地发现,原文中没有本段!显然,这是选录课文时,“为了适合教学需要”,“力求其更加完美”,由编者或作者根据编者的修改建议,对作品进行的“必要的修改”。但考虑到改动的幅度这么大,估计应该是作者本人所为。可是,即使是作者本人的亲自修改,一旦离开了原先创作时的情境,也不免会留下败笔,这里的“越过”即为一大遗憾。

如何修改才更为规范呢?笔者建议,将其改为“进入”。

句2:“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能耐800-1000年之久。”

“至少”,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今天到会的~有三千人|从这儿走到学校,~要半个小时”。(出处同“越过”)“最小的限度”,就只能有一个最低底线数,它应该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而不为一个区间,一个范围。《词典》所举的两个例子也足以证明这一观点。如,如果说“今天到会的至少有3000—4000人”,到会的到底至少是3000人,还是4000人?这一表示区间的数量,就使人迷惑了。

又查到王生兵老师的一篇文章《“至少”与数量表达》(《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他认为这句话是“A.这些浮雕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B.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之久”杂糅在一起了。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既然是句式杂糅,根据一般修改原则,本句可以有A、B两种改法。此外,叶永烈先生在《国宝——大熊猫》(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文中也有一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公斤~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周、叶同为文字功底极深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毛病?这恐怕跟人们的表达习惯有关,一些错误熟视无睹了,就不觉其有问题了。

再看原文:“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800年到1000年。”比较课文中的语句,就会发现,在入选教科书时,已“根据需要”作了“必要的修改”,将原句中的“久”移至句尾变为“之久”。是什么“需要”?从朗读角度看,语音更加和谐,读起来顺畅;从表达角度看,突出雕刻浮雕的用材汉白玉耐蚀时间之长,凸显了“先烈们的光辉业绩”。这一修改显然是很恰合当的,但却忽略了另一处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了。

句3:“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对这句话的修改就更有意思了。据笔者所知,入选教科书后,这句话至少修改过两次。原文是这样说的:“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第一次改为“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都不相同。”去掉“形象”,增添了“思想”“感情”。“形象”与前面的“面貌”“姿态”语意有所重复,必须删掉;但增加“思想”“感情”两个词,就没由头了。所以,又作了一次修改:“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把“性格、思想、感情”改为“表情”。为什么要这样改?编者认为“‘性格、思想、感情’不是能从浮雕外表形象看得出的,改为‘表情’,词语的搭配要恰当得多”(见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参考书》215页)。这处修改极其高明!两次修改可以看出编者或作者对文字推敲之用心,语言规范意识之强烈。

然而,本句仍有一个问题——“真人”。“真人”,真实的人?这就要看浮雕设计者设计时是不是真的“请出”历史人物本人了。我们单从十幅中最大的一块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设计就能看出端倪。据设计者彦涵先生介绍,这块浮雕他共设计了三稿,最终采用的是第二稿。第一稿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的场景(这是当时渡江战斗的真实场景),第二稿却改为头戴布军帽。由此可见,设计的画稿是以史实为据,运用想象虚构的。此处“真人”,应为“常人”。

句4:“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严重”,何意?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意思是“程度深;影响大(多指消极的):问题~|~的后果”。查第3版,意思解释为“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病情~|问题~|~的后果”。两相比较,可以发现第5版明确指出了该词使用的语境:多用于后果消极的方面。动摇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太平天国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岂能用“严重”?文中为何使用该词?这与该词语意发展有关:以前词典未作限定,其使用范围模糊,随词语意义发展,其使用范围明晰起来了。

笔者愚见:此句的“严重”,可以改为“有力”。

句5:“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先看一下原文是怎么说的:“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可以发现,课文中的句子已作了修改,在“半山腰”前加上了短语“山的”。为什么要加?为了语言的规范。推测编者或作者的想法,应该是:“半山腰”不会是“雄伟峻峭”的,不能用“雄伟峻峭”来修饰;“一座”也不能修饰“山腰”。增添“山的”,“一座”和“雄伟峻峭”就修饰“山”了,搭配恰当了,语法问题没有了。可是读起来怎么读都感觉拗口!读起来不顺畅,语言可能就有问题,至少不简练。再说,“茂密的青纱帐”——大面积的庄稼怎么可能种在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这里的描写恐怕不够真实。笔者建议,加点短语直接改为“一个”,简洁干脆,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

教科书是学生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入选课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学习。”但因种种原因,入选的文章并非都能尽善尽美,毫无瑕疵。出现语言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很多,从上述5例可以看出,有的是语言发展了,原先可能是规范的,现在有问题了;有的是习惯成自然,错误的表达熟视无睹了;有的是表达疏忽不注意推敲造成的。原因很多,但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容忍教材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继续存在。类似“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的错误流布给语感较弱的学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既称读本,文字形式上应该相当的完整,所选文章如有疏漏之处,我们都加上修润的工夫。”这“修润的工夫”是对祖国语言热爱和尊重的体现,是对学生负责和关爱的体现。

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选文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没有止境的工作。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的,语言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正如句3的问题、句4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对选文不断审视和锤炼,及时发现并改正瑕疵,使选文语言不断规范。这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编者还应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广泛吸取意见,听取来自专家、一线教师、学生等的各种“声音”,吸纳合理的建议。打造出文质兼美的课文,才能发挥语文教科书“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语言应用的典范”。课文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臻于至善。

标签:;  

“人民英雄的不朽”是指语言的缺陷_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