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443003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治疗及护理;方法 总结2例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及护理全过程;结果 2名患者经及时终止妊娠,合理应用胰岛素,纠正内环境,科学护理,病情控制良好;结论 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虽然病情凶险,及时合理应用胰岛素及科学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妊娠;暴发性1型糖尿病;护理
1型糖尿病是胰腺细胞的破坏导致胰岛素缺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1型糖尿病进一步划分为两大类:自身免疫性(1A型)和特发性(1B型)糖尿病。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D1M)是日本学者Imagawa 等2000年首次报道的一种1 型糖尿病的新亚型[1],约占急性起病的1 型糖尿病的20%,现已被确认为糖尿病新亚型。爆发型1型糖尿病Imagawa等诊断标准[2]:(1)病程7d 以内)胰岛细胞不可逆转地迅速破坏,迅速发病,起病急骤,高血糖症状1周内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初诊血糖〉16 mmol/L和首次糖化血红蛋白(HbAlC)< 8.5%,(3)起病时空腹C 肽< 100 pmol/ L,餐后C 肽均< 170 pmol/ L,同时满足上述3条可诊断为爆发型1型糖尿病。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D1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3-4],妊娠[5],药物过敏[6]等有关。目前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遗传背景,尤其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及病毒感染关系密切[7]。该病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很少超过1周,病情危重,预后凶险。而妊娠相关性爆发型1型糖尿病被定义为在怀孕期间及分娩两周内发病的爆发型1型糖尿病,常常危及母亲与胎儿生命,后果尤为严重。我科2010.10-2012.11成功治疗了两名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27岁。均在妊娠晚期发病,发病急骤,起病时间小于 1 周。就诊时均有酮症酸中毒、死胎,其中有一名患者昏迷。入院初次急诊查尿酮体(+ + +)、(+ + + +),血酮体(++)、(+),血气分析pH 值6.967、7.028。代谢紊乱严重,起病时血糖44.3mmol/L、3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19%、6.78%,均< 8.5%。血糖控制后查血C 肽水平极低,空腹< 100 pmol/ L,餐后C 肽< 150 pmol/ L。胰岛自身抗体(包括GAD、IA2、ICA、IAA)阴性。经积极降糖,补液,纠酸等治疗后,待患者血酮体转为阴性、血糖相对平稳后,迅速中止妊娠,2 例产妇均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妊娠合并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病情危重。需立即吸氧,氧流量3 L/ min,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用于大量补液,另一条通道用于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并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
(1)口腔护理:每天行口腔护理两次,用生理盐水或5% 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腔,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防止细菌生长和繁殖,避免口腔感染。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和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常用温水擦浴,并按摩受压处皮肤,勤翻身(2小时1 次);如病人消瘦,可睡气垫床,若有受压皮肤发红或破溃,需及时处理,及时用药,。
(3)防止泌尿系感染,注意尿道口、阴道口的清洁护理,如留置导尿的病人每天用生理盐水擦洗尿道口,每天更换引流袋,病人意识清醒后,及时拔除导尿管。
2.2观察评估病情并立即作出护理诊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心电监护,每半小时至1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瞳孔,以及有无呕吐、腹泻等可能导致失水的情况,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患者病情出现任何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出处理。
2.3 确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
2.3.1 高血糖
2.3.1.1 护理目标:调整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平稳和安全的水平
2.3.1.2 护理措施: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按0.1U/(kg.h)小剂量静脉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每1-2 h 检测并记录毛细血糖,每2-4小时监测血钾、血钠及血酮、尿酮等,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8]。若血糖下降过快或过慢,需告知医生调整胰岛素微量泵的注射速度。当血糖降至13.9mmol/ L以下,改为输注5%葡萄糖并加入短效胰岛素(按每3-4g葡萄糖液加1U短效胰岛素计算)。由于暴发性l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几乎完全丧失,自身不能对血糖进行调节,故血糖波动大,极易发生低血糖,因此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低血糖的症状(头晕、心慌、心跳加快、饥饿、乏力、出虚汗、双手颤抖、视力模糊、面色苍白、昏睡、肢冷、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并在餐前及睡前加强对患者的巡视。
2.3.2 血容量不足,电解质平衡紊乱
2.3.2.1 护理目标:纠正脱水,提高血容量,改善电解质平衡紊乱。
2.3.2.2 护理措施:(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给予微量泵静脉泵入小剂量胰岛素,另一条用于大量补液,开始给予生理盐水,必要时给予胶体、低渗液、抗感染;补液速度:先快后慢,第一小时按20ml/kg补充,然后根据患者失水程度及血钠浓度调整补液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临床中,为更快地纠正患者严重的脱水,为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管道非常重要,用于补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患者血容量情况,清醒患者鼓励患者喝温开水(100ml/h),昏迷患者给予留置胃管,每小时从胃管注入温开水(100-200ml),以渐减少静脉补液,较为安全。
(2)不可过早、过多应用碳酸氢钠,否则易加重组织缺氧。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治疗后会抑制脂肪分解,进而纠正酸中毒,无需额外补碱,如患者无特别严重的酸碱代谢紊乱、不伴有休克或严重高钾血症,则不需要碳酸氢钠治疗,严重酸中毒的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治疗时应谨慎,治疗中加强随访复查,以防过量。
(3)感染可加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血糖难以控制,因此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4)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者意识不清、面色发灰、呼吸深长、血压下降、体温不升等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同时给予吸氧和保暖。
(5)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液体滴速,严格按医嘱输注单位时间内需要输注的液体。掌握补液原则,即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补液需维持至血酮体及尿酮体转阴,能口服充足液体为止。
(6)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测量、记录血压的变化。
2.3.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关心、体贴患者,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及相关护理的知识。介绍治疗方案,说明各种治疗的意义,解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介绍救护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勤巡视、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3.4 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终身性疾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妊娠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为育龄妇女,以后可能再次妊娠,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会影响其治疗及再次妊娠的结局。因此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本身就是治疗的一个方面,成功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疾病知识及用药的相关知识,包括:
(1)饮食:根据患者平日饮食习惯,在内分泌医师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日常用餐食谱。让患者了解简单的热卡计算、常见食物热量、三餐分配量、食物的交换份等。并告知患者饮食需定时定量、食物种类多样化、营养搭配要合理,其中糖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0%,蛋白质占10-15%,脂肪<30%,以维持理想体重、减少血糖波动为原则。
(2)合理运动。患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低、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时间相对固定,宜选择在餐后1h 左右,运动时身边备糖果、饼干或甜饮料等,在低血糖时可自行救护,并详细告知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及急救措施。
(3)血糖监测:暴发性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缺乏,血糖波动大,故血糖的自我监测非常重要。需嘱咐患者出院后每周监测血糖2-3天,每日监测4-7次。若怀疑有低血糖发作或血糖波动大,需随时加测血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以协助调整胰岛素用量。
(4)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需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胰岛素及使用胰岛素笔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不同胰岛素的剂型、使用的剂量、注射的时间及进餐时间,并告知胰岛素的保存方法,胰岛素的副作用,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体重增加的应对方法,消除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顾虑。
(5)定期监测体重及血压,,每三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半年检测血脂、眼底、尿白蛋白等
(6)嘱患者再次妊娠前需就医,严格控制血压及其他的并发症,调整血糖及胰岛素种类、用量等。避免胰岛素使用不当(停用或随意减量)、各种感染、手术、外伤、精神过度紧张、呕吐、腹泻、酗酒、暴饮暴食等各种引起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参考文献:
[1]Imagawa A,Hanafusa T,Miyagawa J,et al.A novel subtyp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characterized by a rapid onset and absence of diabetes-related antibodies[J].N Engl J Med,2000,342:301-307.
[2]郑超,林健,杨琳,等;暴发性I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188-191
[3]Imagawa A,Hanafusa T,Uchigate Y,et al.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a nationwide survey in Japan.Diabetes Care,2003,26:2345-2352.
[4]Hanafusa T,Imagawa A.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a novel clinical entity requiying special attention by all medical practitioners[J].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2007,3(1):36-45
[5]Liu L,Mao J,Lu Z,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 in China.Endocrine,2011,40:408-412.
[6]Zheng C,Zhou Z,Yang L,et al.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exhibits distinct clinical and autoimmunity features from classical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ese Diabetes.Metab Res Rev,2011,27:70-78
[7]Kawabata Y,Ikegami H,Awata T,et al.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of HLA With three subtypes of type I diabetes:fulminant slowly progressive and acute-onset.Diabetologia,2009,52:2513-2521
[8]项坤三,杨文英,纪力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M].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6-9.
论文作者:朱华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患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酸中毒论文; 酮症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