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影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变高,危重症患者在治疗时很容易出现焦躁不安、情绪激动的情况,而且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很容易病情恶化,如果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将会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的影响[1]。为了缓解危重症病人的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在现阶段有很多医院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躁的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为了验证心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在本文中将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以下是本文的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以我院120位危重症患者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在实验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有男性36人女性24人,患者的年龄在48-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34±2.47)岁,在实验组中有源发性失血性休克11人、源发性急性重症胰腺癌14人、源发性脑血管意外15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人,其它类型疾病8人;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4人女性26人,患者的年龄在47-6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6±3.58)岁,在实验组中有源发性失血性休克12人、源发性急性重症胰腺癌13人、源发性脑血管意外15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人,其它类型疾病9人;所有参加本次试验的患者在试验之前都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本次试验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参加试验的患者意识清醒,可以与人交流而且无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本次参加实验的患者全为危重症患者,患者出现了心跳或呼吸停止现象或出现感染性、失血性休克等情况;所有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差异性较小可以进行组件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进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检测患者的生命指标,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以下是心理护理的过程:
(1)护理人员要处理好医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尽量避免与患者之间的冲突。很多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失去意识,当患者恢复意识后很产生较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医护人员在患者苏醒之后要安慰患者,建立与患者之间的联系。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告知患者病情,让患者岁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让患者配合医生接受治疗,要向患者介绍院内的各项设备和医生的专业性,让患者相信医生重建患者的治疗信心。如果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出现语言障碍医护人员要采用文字的方式与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如果患者有需求时需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
(2)在进行日常护理时要保证病房环境的清洁,优化患者的治疗环境保持患者的舒适感,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轻松的治疗环境。可以为患者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的心情,如果患者家属来医院探望要限制时间和人数,防止来探望的家属过多影响患者休息,降低环境对患者的干扰。
(3)在患者家属来医院探望患者时要限制探望时间和探望人数,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患者劳神还可以保持一个安静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治疗。在患者家属来探望时要提前嘱托家属要保持冷静放松的心情探望,防止患者家属的情绪干扰到患者恢复[4]。如果患者有严重的抑郁、悲观、消极治疗等负性心理可以让患者的家属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要协调好病房病人的关系和谐,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病房环境,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焦虑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护理满意程度使用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级,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用t进行组间检验,用百分比和平均差来表示计数资料p<0.05本次试验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焦虑评分有了明显的降低,治疗依从性也有所增加,有很多患者改变了消极治疗的治疗态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 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对比表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71.21±4.1250.36±3.49对照组70.49±4.4866.31±4.25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焦虑情况差别较小,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干预后焦虑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比对照组低了15.95分,所以心理护理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帮助危急重症患者缓解焦虑;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大部分患者都对护理感到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66%,对照组患者护理不满意的人数较多,护理满意度为83.33%,所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3 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在治疗时一般不允许患者的家属陪同治疗,而且在身体病痛和治疗方式的影响下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5]。如果患者在负性心理的影响下拒不配合治疗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阻碍,也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十分重要的。有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积极性,在次试验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使用了心理干预,在试验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发现使用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所以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6-8]。
参考文献:
[1]马学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甘肃科技,2018,34(08):128-129.
[2]唐素余.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6):239-240.
[3]徐月欢,石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03):144-147.
[4]郑玲.舒适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72-75.
[5]山广慧,金娜,董青,于岩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40-943.
[6]孙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234.
[7]陈丽娜,高新平,刘方汶.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4):8-9.
[8]刘亚楠. 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的研制及临床实证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春芳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危重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