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 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小学生年纪 小,创新意识正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在小学 阶段不宜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出过高的要 求。这里所讲的“创新”,主要是指学生能从 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交流、想 象、分析、归纳等方法,领悟新的道理,发现 新的问题,创造新的内容。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1 提倡教学民主,营造创新氛围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 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一方面因为学生自 身存有心理顾虑,担心所提问题不符合教师 意图,会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别一 方面则来源教师的教学观念:一节课只有40 分钟,教学环节安排非常紧凑,提出过多的 问题会耽误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从而 束缚了学生的提问意识。现在的课堂仍然存 在着部分学生不愿、不敢提问的教学现象。 要让学生敢问,必须给孩子创造“问”的氛 围。这要求教师做到:生活中与学生建立融 洽的师生关系;课上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 围;课外有宽松、民主的探究学习环境,师生 间、生生间有平等的学习互动。进而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敢于提问,向不懂要真知。 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上,我给学生 创造了如下问题情境:夏令营活动开始了, 学校带20 名学生去海边游泳,如果3 个人 租用一个帐蓬,至少要订多少个帐蓬?要求 学生能联系实际,采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教学进程正准备转入下一个环节时,一名学 生质疑:“实际生活里,学生中有男有女,换 衣服怎么办,男女不能住在一个帐蓬里,我 们应该根据男女人数的不同情况订帐蓬。”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是忽略不计还是积极生 成,考验着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无 权扼杀学生如此富有挑战性的想法,于是我 放慢了教学进程:“这种现实问题确实存在, 而且是必须要解决的,猜一猜,男女可能各 有多少人?”激发着学生产生许多不同答案, 进而教师提出:“怎么才能较快的把这些情 况都考虑到呢?”生:“按顺序思考。”教师及 时引导,根据你们小组猜测的可能数据再来 解决此问题。课程进行至此,学生沉浸在数 学挑战的情境中,这一过程的价值已超越最 后获得的答案。
2 鼓励质疑问难,培育创新情感
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质疑”这 点上。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 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创新。在教学中,要 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的问题或 异想天开,或不着边际、或过于简单、或超出 本课内容,教师都要给以积极鼓励,提供讨 论交流的机会,耐心答疑。特别是有独到见 解的学生,更应大力表扬,培养他们的创新 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后,学 生把“5+5+5+3”改写成乘加算式“5 ×3+2” 后,一学生提问:“老师,5+5+5+2 可以改为 5+5+5+5-3,所以不也可以用于5×4-3 吗?” 多么可贵的呀!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并立即 出了一道6+6+6+3,让学生讨论可以改成哪 几种算式?由于前一习题中此学生的提问犹 如一颗小石子,在小朋友心中掀起了层层涟 漪。讨论中,学生不断开拓思路,旁征博引, 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3 教给方法,使学生会提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赖于老师的教 学设计,老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 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从而想提问题。在 现实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创设在学 生熟悉的的现实情境中,找准现实生活的切 入点,特别是学生新身经历且比较关注的生 活原型,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 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可以开展《小小 商店》的实践活动,导课的设计依据学生的 平时喜好,把同学们日常最爱买的小食品分 别挂在黑板上,在每种小食品下面标出价 钱,找一名同学做售货员。让同学们把学具 袋里的“纸币”都拿出来,到柜台前去参加买 卖活动。通过现实情境,学生很愉快就能进 入角色,提出问题:两包小食品的价钱是1 元钱,为什么售货员却收了10 角钱呢?1 元 钱和10 角钱有什么关系呢?给售货员五角 钱,应该找回多少?剩多少?等等相关问题, 进而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元、角、分的单位换 算。并为元角分的计算埋下伏笔,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给学生方法,让学 生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勇于解决问 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 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对一些知识想提出自己 的看法与见解,或是想提问题,但又不知怎 么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会问的方法。 问题一般存在于新知识生长处,新旧知识的 链接点。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生才能 够根据问题情境和相关信息,运用已有的数 学知识对信息进行整理选择,提出问题,才 能真正的走进数学,激起学习的兴趣和探究 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培养 学生提问的勇气和能力,而且教师可以根据 学生的问题反馈设计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 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更好更高的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 展开想象翅膀,萌发创新灵感
创新是要构建眼见不存在的事物的设 想,这就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 重要方式,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 忆中的表象,通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新 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适 时地组织学生想象,可以使问题解决的别开 生面,妙趣横生,是培养学生初步创新能力 的法宝。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中,老 师让学生分组实验。把圆等分成8 份、16 份、 32 份,分别拼成长方形的样子,并让学生观 察,拼成的图形8 份和16 份有什么变化?当 学生看到原来的圆弧的弯曲程度越来越小 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闭眼想象:将 圆等分成64 份、128 份、256 份的情景。学生 想了一会儿后,学生甲说:“这样分下去,原 来的圆弧就变成一个很小的点,无所谓圆弧 了。”学生乙说:“那样拼的图形简直就是长 方形了。”这样经过有限的切拼,无限的想 象,达到了化曲为直,化未知为有知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思维。
作者单位:河北省南和县东三召中心学 校__
论文作者:王雪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学生论文; 帐蓬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