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与能:开放视野下教材的加工&以“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人民版”为例_历史学专业论文

进与能:开放视野下教材的加工&以“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人民版”为例_历史学专业论文

入而能出:开放视野下的教材处理——以人民版“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资本主义论文,而能论文,视野论文,近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已故历史学家、文学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说:“诗以情为主,故诗人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在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也应具有“入而能出”的教材观,以一种更加开放开阔的视野处理教材。所谓“入”指的是深入探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各种显性和隐形信息,全面发挥教材传授知识和提升素养的各项功能;“出”指的是能跳出教材文本系统的束缚,多角度、多层面的对教材进行反观透视;在“入”而后“出”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进行整合、发展和活化,从而使教材使用更加充分、高效。下面试以人民版“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例做简要探讨。

入:深入探析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的第二专题,是“经济成长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教材文本的处理中,除吃透基本的知识点外,还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逻辑结构、专题地位、模块联系。

1.从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来看

本专题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主线,以时间的推进为序展开叙述。分三个课时,分别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材叙述逻辑比较清晰,基本沿着“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历史评价”展开。

在本专题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教材首先叙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也是前提条件。随后介绍了晚清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起和19世纪末的初步发展。在这两个阶段的讲述中,教材先是给出了产生或发展的原因,然后介绍发展状况,但因经济模块内容所限,均没有提及这种发展的社会影响。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教材将民国时期分为了三个阶段,即民国初年(1912—1919)、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7)、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分别进行了讲述。其中,教材对民国初年着墨较多,不仅较为详备地叙述了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还介绍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轻重比例失调,地区分布失衡。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含两个子目:“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第一目重点讲述了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情况,第二目则主要叙述了民族资本(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情况,并在文末明确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囿于自身的局限性而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从本专题的专题地位来看

本专题自身内容丰富,与其他专题联系密切,是高考的长效热点,教与学的重点内容。从必修二中国史的四个专题之间的联系来看,本专题恰处中心,上承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下启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与之并行。专题三与专题四所讲述的是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部分,两者互为表里。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大经济部门在近代并未消亡,而是深刻影响着经济的进程,“自然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历史名词和历史现象在专题二中依然反复出现;现代史上的“三大改造”“工业化”“对外开放”无不与近代经济相关联,弄清近现代在这些问题上的联系或差异,是教与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中外历史的联系看,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与本专题是因与果的关系,从一个宏观的范围审视,世界大势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经济的成长。

3.从本专题的模块联系来看

本专题展现的是近代经济发展史的主线,经济的成长变化是近代中国受到外来冲击(列强侵略——政治领域)后的必然反应,反过来,经济领域的变化又引起了政治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主要层面,宛如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本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但高中历史教材是分模块编写的,政治、经济、文化各自独立,让人无法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处理中有“通”的意识,打通三个模块,建构内在联系。

具体来说,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甲午战争后,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迫切要求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正是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维新思想出现,戊戌变法运动蓬勃展开。在这一运动失败后,革命思想为更多的人接受,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体现。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则带来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大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如火如荼,同时,也使中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无产阶级的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出现和共产党的诞生……如此种种,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无不有着复杂的前因和多重的后果,只有建构各模块之间的联系,才能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

出:跳出反观

在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应以更为开放、宽广的视野,对教材进行思考。一般而言,需要从两个视角来反观教材,即学术视角和高考视角。

1.学术视角下的内容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历史学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属于意识形态的话语系统。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观念的进步使史学研究的步伐不断加快,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惯性使然,历史教学仍在许多问题上落后于学术研究。任世江先生就曾指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致命的要害是‘假’和‘空’!‘假’是不讲历史的真实,无视学术研究的成果;‘空’是讲了很多空泛的、教条的结论和概念,并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专题属于近代史,是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的部分,仔细探讨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当下教材的史学观念依然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还有很多“以论带史”的成分。试举数例。

(1)民族工业概念的界定

旧人教版和人教版课标教材均沿用了过去的观点,即认为民族工业特指在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之间产生、存在的一种特殊经济,也就是私人资本主义。它并没有把近代官方创办的各种工业看作民族工业。这种观点忽视了近代官办企业的积极作用,认为官办企业必然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具有反动性,这是“革命史观”理论先行的典型体现。2009年的人民版教材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观点的局限,将洋务企业定性为民族工业。事实上,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许多官办企业均不同程度上具有进步性、民族性,应当给予适当肯定。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

教材对近代史的叙述,所持的是常说的“冲击—反应”的史学理论,即近代中国社会是在外来因素的不断冲击、推动下发展的。无论传统的革命史观还是日益被人推崇的现代化史观,都是以这种史学理论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当外国资本加紧侵略时,民族资本就获得大的发展,反之亦然。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就是过于强调事物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内因或内在动力。目前学术界重视内因的积极影响,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内外因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会把我们的认识引向歧途。以民国初年为例,长期以来,我们普遍突出外国资本主义放松侵略是“黄金时期”到来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北洋政府的许多政策和民族资本家的努力也是绝不可忽视的。从近代企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来看,荣氏兄弟、周学熙、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氏兄弟等等,每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凝结着这些民族企业家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和灵活睿智、形式多样的经营策略。

(3)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分期与发展态势

人民版教材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重点突出了五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兴起,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的“短暂的春天”(其后迅速衰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迅速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的萎缩等。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编者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发展是一波三折的(人教版和岳麓版的表述虽略有不同,但都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充满波折的,不赘)。由于教材所给的仅是笼统表述,并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撑,大家对这一发展情况的理解分歧比较大,人言人殊。笔者就曾搜集了多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并探讨了这些认识的分歧。②事实上,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到新中国成立这近百年的发展态势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曲而不折的。1936年前是上升,其后是下降。

这些与学术观点的分歧反映了我们教材史观的滞后,史料的不足,而对之进行丰富和更新恰是形成开放视野、深度思考的必然选择。

2.高考导向下的教材解读

当下,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已是中学教学领域的共识,研究并遵循高考考向是教材处理的重要着眼点,也是有效教学、科学备考的前提。从本专题来看,笔者以为,近年的高考试题呈现三个明显特点,把握这三个特点,将对教材解读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围绕主干知识的细节呈现

历史的知识体系、阶段特征和价值判断无一不是建立在对具体史实的归纳、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的,反过来,具体的历史史实细节也必然会烙有大历史的发展印记,反映出一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或一种特定历史事物的发展轨迹。具体的历史细节和整体历史之间是“点”和“面”、一“斑”与全“豹”的关系。近年的高考题大多围绕主干知识命制,很少考查边角知识,但其命题视角往往取材于一个细微的历史史实,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提取能力的基础上,回扣到教材的主干知识,将“获取和解读信息”与“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学习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2010年北京文综卷第17题借助了茶叶企业“张一元”在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考查了民族资本在近代各时期的发展历史及其发展原因;2009年天津文综卷第6题则从天津地方企业“抵羊”牌毛线的商标为材料,从对其特定时期发展原因的探讨考查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政策对民族企业的积极影响,这些试题以“小”见“大”,用微观史料考查宏观历史,设计巧妙,具有较强的情境性。

(2)针对“主流”观点的隐性批判

批判性思维是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新课程实施以来,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和历史高考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前所述,教材的更新落后于史学研究,许多已被史学界普遍认可的新观点还没有能够及时进入教材,相反,许多在革命史观指导下得出的有失公允、甚至带有明显偏见的“主流”观点依然占据着历史教材和历史课堂。这些观点并不是来自于对史实的全面分析和客观考量,而是理论先行或者筛选史实进行归纳,违背了历史学的科学精神。近几年的高考有许多试题取材于历史学科的前沿成果,用这些新成果来补充、纠正一些观点的缺陷和偏差。不过,这种补充和纠正并不是大张旗鼓的,而是润物无声的隐性批判。例如,教材专节指出,封建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座大山)之一,2011年广东卷第15题和四川卷第16题则同时借助材料展现了晚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的政策性支持。2011年上海历史第25题通过关税的变化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积极谈判,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是对南京国民政府又一方面的肯定,即属于此类。这类试题观点新颖,立意深刻,既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引领中学教师关注史学动态,体现了新高考试题的匠心独具。

(3)探寻主旨立意的学科落点

关注学科性是近年历史科高考的一大特征。相对于其他学科,历史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在知识特征上,历史学科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具有过去性、不可复现性、或然性;在学科性质上,历史学科兼有求真求是的科学性和主观解读评判的人文性;在学科方法上,历史学科注重证据、遵循逻辑,侧重整体,结合现实。这些特征对历史试题的命制有较大影响。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历史学科的命题更加关注学科素养。近年的历史高考除考查对历史事物关系的逻辑推演(由史实到史论)以外,还重点考查了史料的解读,史料的价值判断,历史学的治学原则与方法等等。从本专题的考查来看,2012年浙江文综第18题、上海历史第19题均借助民族资本主义的数据材料考查了历史图表的解析能力;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第13题从天津城市发展入手,利用天津的地方历史材料,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地图阅读能力、史料处理能力。2011年江苏历史第22题以陈旭麓的观点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小论文题,考查学生对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的阐释和论证能力。这类试题的出现,增强了高考的专业化倾向,彰显了历史试题的学科特色。

结合高考的以上特征,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三个问题:

一是分析探讨教材各栏目的教学价值。新课标教材较之大纲版教材,栏目设置更加多样,以人民版为例,除正文外,还设计了专题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习思考、史学争鸣等十余个栏目,这些栏目构成了教材的辅助系统。遗憾的是,我们对教材的正文重视有加,但对这些辅助栏目却视而不见。事实上,历史教材的辅助系统具有三点功能,建立知识网络、细化学科知识、加强史料研习,认识并发挥这些栏目的价值,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从高考的角度来看,也是适应新高考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说正文部分提供了历史的主要史事和解读,那么,在本专题的“知识链接”和“资料卡片”等栏目则给出了十余则史实细节和素材。这些细节有人物言论、史实介绍、报章摘录、学者专著节选等等,丰富多样。在教学中,许多老师挖空心思的去寻找“外部”史料呈现给学生,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而忽略了教材内部的教学素材。教材编写主干和细节并重,除史料之外,教材的“专题导语”宏观介绍了本专题的主干内容,“专题小结”建构了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学习建议”指点了学习方法,“学习思考”和“史学争鸣”则给出了史学的新观点和观察历史问题的新视角。

二是融会贯通各版教材。常见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都是编者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分别编写的,在内容选择、栏目设置、行文风格等方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充分整合是“一标多本”下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手段。一般说来,人教版教材积数十年教材编写之经验,内容明朗,线索清晰,条理性很强,易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纲要的梳理,易教易学。但遗憾的是主观性结论略多,而支撑性史料过于单薄。岳麓版则内容翔实,信息量较大,较多吸收了史学前沿成果,更具专业色彩,但却失之于繁杂,学力略低的学生不太易于理出头绪。在使用人民版教材的同时,如果能借鉴人教版的清晰条理和岳麓版的典型素材,取各家之所长,就可以做到融会贯通,让历史教材的处理具有更宽广的基础。

三是充分认识教材的结构性缺陷。“模块—专题”式教材编写体例是新课程的一大创意,同时也颇具争议。赵亚夫教授曾经指出,在这种体例下,“中国史与世界史两张皮,缺乏必要的整合;未注重区域性历史与全球性历史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到把中国史放到全球史中去认识,反而削弱了中国史的学习地位……缺少必要的均衡性和专业性要求。”③的确,新课标教材人为地割裂了整体历史,使历史事物的呈现变得零散、跳跃,缺乏整体感,专题式的编排设计又使时序问题失去了基本的坐标,变得模糊不清。这些问题是新课标教材的“先天不足”,也有人称之为“结构性缺陷”,在教材解读和处理中,这种结构性缺陷是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只有充分认识并借助通史弥补这种缺陷,才能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历史认识。

用:发展活化

教学中,开放视野下的教材处理应立足教材的文本系统,结合学术研究新成果和高考呈现出的新特点,以“用教材”的理念,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教材的文本信息进行发展、活化。

1.增补:旁征博引

在人民版教材叙述中,“洋务运动”仅是一带而过,而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包含“洋务运动”这一考点。在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尤其是经济现代化的第一步,洋务企业是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也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重要诱导者,教材中“洋务运动”的缺失使得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显得突兀,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从而使经济现代化的历程更加完整。教学中,可以借用人教版的表述,对洋务运动进行补充讲解,讲清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情况和洋务运动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等。此外,前文提及的民族工业的概念、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原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教材均语焉不详,教学中适当加以补充,将能够加深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2.删减:化繁为简

与人教版、岳麓版不同,人民版专门设置了一课时探讨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主要介绍了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等的压迫情况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教材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开始,列举了若干时期的若干事例来说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显得有些繁琐。教学中,由于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教师可以对之进行大胆删减,只要各举出一例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即可,而对于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影响这一部分内容(约占本目的1/3),由于上一课时已经在“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部分讲述,这里就可以一带而过,无需重复。

3.概括:直奔主题

第二课时“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教学重点在第一、第二两目,即民国初年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需要花费较多的学习时间;第三目“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尽管文字量尽管占到了全文的1/3,但究其内容,主要分析的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难度不大,学生初中学习已经涉及,这就可以作提炼概括,简化处理,以突出主题: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的原因来自于战争(抗战和国共内战)、帝国主义侵略(日美)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政府和官僚资本)三大因素。

这样,既轻松破解了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又清楚点出了民国后期社会的三大主要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

4.丰富:添枝加叶

人民版教材指出:“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在民族资产阶级看来,发展工业的大好时机已经到来。”但这仅是笼统表述,并没有给出可以支撑的史实。分析近年高考试题,这一部分屡被关注。为深化学生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教学中笔者引用薛伟强等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郑起东的《外国入侵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文献,增加了相关史实细节,介绍了民国政府促进实业发展的一些做法,如颁布发展实业的条例,解除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及对新办企业的优惠、推广技术、举办国货展览会等;又介绍了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家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做法,如对企业的广告宣传、促销手段、提升产品质量等。④这些细节的引入同时伴有相关问题思考,既是对教材正文的诠释,又是对教材内容的丰富,更是史料教学的有益探索。

5.更新:与时俱进

新课标教材虽然在史观和史论上较之旧教材有了较大进步,但依然有一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尽如人意。当前的史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近代史研究。教师应结合那些在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的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新,以传授新知,追求真实。民国初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快时期,被我们称之为“黄金时期”。教材认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衰落,故而又称之为“短暂的春天”。从现有的史学数据来看,这一时期并不短暂,冠以“短暂的春天”是不符合史实的,应当说,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民族资本主义都是不断发展的。对于此,学术界已形成共识,在高考中也多有体现,教师可以引用相关史料对这一结论加以纠正,以便于学生形成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宏观认识。

6.提升:凸显专业

考查学科素养和研究方法是历史高考的一大特色,在教材处理中,为对接高考,应从专业研究方法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提升。在讲述民国时期工业曲折发展时,教材给出了大量的统计数字,如“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2.1%。”为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中数量分析的价值作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在充分利用教材数据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白寿彝《中国通史》和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的相关数据,让学生据此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快时期和发展史上的最高点,并进而让学生探讨这种以数据说话的史学方法(计量史学领域)有什么优势,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运用数学方法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精密、科学、更具说服力。”⑤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和“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格局下,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理清教材的内部逻辑,才能充分发挥所用教材的特点和优势。也只有跳出教材,以一种更加理性、开放的眼光审视教材,才能更好地借助其他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在经历了这种先“入”后“出”,“入而能出”的过程后,教材的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彰显,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加灵动,更富有生命力。

①任世江《编余杂俎——历史课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②刘晓兵、苗颖《几幅民族资本主义示意图的分歧和错误探析》,《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

③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历史教学》2006年第5期。

④⑤刘晓兵《多维与贯通:专题复习的教学追求——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进与能:开放视野下教材的加工&以“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人民版”为例_历史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