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共生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对策_共生关系论文

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共生关系分析与协同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区域论文,关系论文,京津冀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了重大机遇。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分别签署了相关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各部门都在进一步开展具体合作事项。在此背景下,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积极推进,至2015年6月已经召开了四次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旅游组织、管理、市场、协调”四个一体化发展目标,初步建立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提出了“打造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协同发展愿景。

      城市多中心簇群式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模式,是区域崛起、核心竞争力提升和软实力增强的关键所在[1-4]。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背景下,实现其区域内城市旅游互动,构建城市群旅游体系,成为京津冀城市旅游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乃至协同发展的重要因子。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定量分析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等共生关系,进而提出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域合作是区域行为主体遵从互利互惠原则,通过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1-2]。相关研究多以均衡和非均衡两条主线开展研究,对区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特征缺乏深入的考虑[3-4]。旅游合作作为区域合作中的先导领域之一,一直受到政府和学界极大关注。国外学者多致力于旅游目的地合作[5-6]、区域旅游治理研究[7-8],并指出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各旅游目的地和各级机构都能够获取竞争优势[9-12]。有关城市旅游合作的成果偏少,Wong等[13]构建了东盟旅游合作的多元治理模型,Habibah等[14]提出城市及城市旅游合作的概念,对马六甲周边城市旅游的合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内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分别从概念界定[15]、理论分析[16-17]、合作模式[18-19]、空间组织20-21]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合作的理论建构、时空演化、定量分析等方面仍需加强[22-23]。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以城市为合作主体的城市旅游合作和城市群旅游发展[24-25,但有关城市旅游合作的理论建构和定量分析仍需进一步加强。

      共生(Symbiosis)源于生物学,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Stringer等最早将其引入到旅游研究[26],但继之开展的相关研究极少。国内成果中,袁纯清首先在国内企业管理领域引入共生理论[27];钟俊最早把共生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28]。基于共生理论的旅游合作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29-30]、旅游企业[31]、旅游产业[32-33]、旅游行业[34]、旅游行业与其行业的共生[35]等方面,针对区域协同,特别是大区域协同视角的成果较少,正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36-38]。当前,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共生研究成果主要有2篇,孙振杰初步探讨了京津冀旅游共生共赢模式[39],王佳基于共生理论,以唐山、秦皇岛、沧州为例研究了河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40]。整体而言,国内外旅游共生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共生现象发展的步伐,主要表现在基本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借用原学科理论痕迹明显、定性研究占绝对优势、研究深度不够、研究内容不丰富[41]。京津冀协同研究中多数只考虑了京津冀三地的比较,研究过于宏观,具体考虑河北省11地市与京津协同的成果几近空白。当前,尚无基于共生视角定量分析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功能联系,进而提出其城市旅游空间整合对策的成果。

      2 京津冀城市旅游共生关系分析

      沿袭传统的共生分析框架,通过城市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外向功能的定量分析来分析京津冀城市旅游的共生关系。

      2.1 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测定

      通过能级测度与分析是确定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有效方法。旅游能级衡量的是某城市旅游功能对其自身以外地区辐射能力的影响程度,对外辐射能力越强,则能级越高,即能级的高低与辐射能力的大小呈正比关系。参照赵全超[42]、韩玉刚[43]等城市群能级的研究,朱俊成[44]多元共生的研究和陆相林[45]对城市旅游综合实力的研究成果,从旅游经济基础、旅游潜力能级、旅游支撑三个方面选取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测度指标,得到表1。

      

      通过北京市统计年鉴(2014)、天津市统计年鉴(2014)和河北省旅游局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公报(2014)收集到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主成分提取与实证,得到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评价结果,见表2。

      其中,数据处理中的数据标准化采用公式:

      

      由表2可知,经过因子分析和主成分提取后,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指标归为了两类,一类为旅游经济基础能级,权重为0.876;第二类为旅游环境支撑能级,权重为0.124。

      总能级方面,北京、天津显然为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得分分别为96.7和64.7,表现出极大优势;河北省11地市与京津两城市相比综合能级差距极为明显,能级得分最高的为廊坊,也仅有49.5,其次是邢台、秦皇岛、邯郸和石家庄;能级较差的为保定、衡水、沧州、张家口、承德,得分均低于45分,其中承德市得分最低,仅为40.5。

      从单项能级看,旅游经济基础能级方面,北京、天津在得分仍位于第一、二位,得分分别为100、65。河北省11地市与京津两城市相比差距极为明显,能级得分最高的为唐山市,也仅有44.6,位于45分以下,其中衡水市得分最低,仅为40。从旅游环境支撑能级上看,整体能级都较高,13城市中有11个得分在60分以上。其中,廊坊、衡水、邢台、秦皇岛位于第一、二、三、四位,得分分别为100、85.7、85.3、81。能级得分最低的2个城市分别为张家口、承德,得分分别为41.3、40。

      综上分析,北京和天津城市旅游能级值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可以作为京津冀城市旅游一级中心城市,而河北省的廊坊、邢台、秦皇岛、邯郸和石家庄都有可能成为京津冀区域的二级中心旅游城市。

      2.2 城市旅游对外关联测度

      城市对外关联指数是测度城市间共生关系的重要手段。区域是一个存在复杂关联的多中心综合体,区域对外联系强度随距离表现出衰减性。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原理,对京津冀13个城市旅游对外关联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利用上述两个定义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表3。由表3可知京津冀城市旅游能级关联呈等级性,廊坊市因区位优势,其城市旅游能级关联度高居榜首,指数值为157.5。北京、天津排名分别为第二、三位,指数值分别为143.5、136.9。剔除行政体制的因素,廊坊可以发展成为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基地式的卫星中心城,一方面承接游客转移服务功能,一方面承担基地服务功能。邢台、唐山、邯郸、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关联度处于中游。衡水、承德、沧州、张家口处于末游。其中张家口的关联度最低,指数值为88.2。

      

      2.3 城市旅游外向功能强度测度

      城市功能强度也是测度城市间共生关系的重要方法。城市旅游功能是城市旅游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城市旅游所有活动的总称,可分为外向功能与内向功能,表现为城市旅游通过集聚与辐射对城市内外区域旅游的影响。内向功能是城市旅游内部联系所产生的活动,也可称为非基本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旅游与城市外区域联系中所产生的旅游活动,是城市旅游的基本功能,反映了某一城市旅游对外的影响程度。为便于比较,并考虑数据的客观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本文对城市旅游外向功能观点加以延伸,用区位熵进行测度,公式为:

      

      式中:

为i城市旅游收入;

为i城市GDP;

为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收入;G为京津冀区域GDP。

      对于i城市而言,当

>1时,说明i城市旅游部门存在外向功能,即京津冀区域i城市的总收入中分配给旅游部门的比例大于京津冀区域的分配比例,即旅游部门在i城市中相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而言是专门化部门,视为城市为外界提供了服务,即有外向功能。

      计算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功能强度大于1的城市为北京、秦皇岛、天津、承德4个城市,即上述4个城市旅游功能属于外向性功能,对周边关联有可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和辐射作用。除了上述4城市外,张家口、保定的区位熵值也较高,可知2城市旅游功能强度也较高。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功能强度较小的城市有的衡水、唐山、沧州,其中沧州最低,区位熵仅为0.148。即从城市旅游外向功层面讲,京津冀区域旅游功能强度外向功能也具有明显的多中心性与等级性。

      

      2.4 京津冀城市旅游等级划分

      综合前述分析,进行如下界定:

      ①对城市旅游的能级、对外关联、功能三个指标排名按照如下标准赋分:排名第一得13分,最后一名得1分。②设定

为第i个城市的旅游能级排名得分,

为第i个城市的旅游对外关联排名得分,

为第i个城市的旅游功能排名得分,

为第i个城市的共生关系总排名得分。且有:

      

      由得到的表5可知,北京、天津得分在85分以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因此可以作为京津冀城市旅游的一级中心城市;河北省城市中综合得分在50分以上的城市为廊坊、秦皇岛、邢台、唐山,上述城市可以作为二级中心旅游城市。考虑到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及其在冀中南的影响,且其得分为47.2分,接近50分,因此把石家庄也作为二级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则为三级中心城市。基于上述定量分析结果,绘制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等级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如图1。

      3 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区域是一个由多主体、多层级、多目标通过流、链,域、场实现关联的复杂的多中心结构体。多中心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实现大区域的包容性发展、差别化崛起、共同崛起等多重目标,有利于推动大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多中心空间整合是实现京津冀城市旅游多中心互动、互促、互利的区域发展新思路,也是化解京津冀区域矛盾、凝聚合力、激活活力的必要途径。基于上述考虑,提出如下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3.1 制定京津冀城市旅游发展规划

      目前,区域间竞争主体逐步由城市向城市群演化。京津冀城市旅游应以“打造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统筹京津冀三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好京津冀城市群旅游“十三五旅游规划”,并进一步制定好京津冀城市群旅游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要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群全局,做好京津冀城市旅游联动发展的整体顶层设计,努力实现京津冀城市旅游大格局、大市场的综合协调发展。

      3.2 构建共生体制

      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是典型的“两强多中心”经济和三级行政体系,行政区经济特征明显。因此,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要突破行政体制障碍,实行一级行政多级服务;要强化一体化理念,构建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多中心基础上的一体化。要明确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在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其中,政府主要发挥宏观决策、合作平台、政策保障、监督协调、基础设施、区域规划等主导作用;企业是主要行动者,发挥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等具体旅游经营的作用;行业组织主要发挥行业规范、利益协调、信息咨询、教育等作用。

      

      图1 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等级及空间分布示意图

      

      3.3 基础设施支撑

      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命脉,是实现京津冀城市旅游关联与互动发展的平台。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应在现有交通与基础设施网的基础上,全方位整合城市轨道、城际与区际快速通道、重大基础枢纽与中转中心、通讯与服务中心等,尽快编制《河北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报告》和《河北省旅游重点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依托多中心旅游城市间的通道与廊道,合理布局旅游活动,实现旅游发展廊道化与旅游枢纽网络化,从而达到多中心城市旅游联动与共生发展的和谐格局。

      3.4 多中心集群、包容性共生发展

      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中,努力实现一级、二级、三级中心旅游城市的多中心集群、包容性共生发展。重点围绕“两环两沿”发展布局,编制并贯彻执行沿海、沿太行山、环省会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京津冀自助旅游、河北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工业旅游、温泉旅游、购物旅游、旅游度假区发展等10个省级重点旅游规划,以及《河北省旅游休闲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合理规划,统一布置,有序进行,共同推行多中心旅游跨域性整合,培育新的、城市旅游经济增长区,构建多中心集群式城市旅游经济综合体;以中小城市与村镇旅游带动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与经济转型;城郊结合部地区根据基础条件,合理向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双向转型分解,实现地域空间无界化结合。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贯彻执行《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乡村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3.5 创新型集群式发展

      创新是区域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源泉。为实现区域旅游转型,提升旅游能级,创新是必然路径选择。就京津冀区域而言,应用好、用活国家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着力提升旅游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旅游创新活力,为旅游发展注入动力。京津冀城市旅游应以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发展为主线,注重发挥旅游院校、科研院所等优势,构建创意旅游产业平台,形成广域性旅游服务集群。加快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开展智慧景区创建试点工作,适时推出一批省级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力争3年内全省3A级以上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抓紧编制全省旅游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发展规划。贯彻《河北省红色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精神,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交流与合作。加大购物旅游发展力度,评选推出50种“河北旅游必购商品”,突出河北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

      3.6 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或者旅游业内部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形成新产业或改造原产业的动态过程[46]。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应突出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旅游业与信息产业、工业、都市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业、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融合发展。突出河北地域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贯彻《河北省红色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精神,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交流与合作。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把共生理论应用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研究,通过城市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外向功能的指标设计与定量分析,确定了京津冀区域城市旅游等级,并提出协同发展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以城市为合作主体的跨区域和大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应成为旅游合作和协同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旅游合作的三大要素为合作主体、合作对象和合作效益,以城市为合作主体开展旅游合作,可有效满足上述三大要素条件。以城市为合作主体的跨区域和大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应成为旅游合作和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②共生理论可为旅游合作和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定量分析方法支撑。③可从城市旅游能级、对外关联和外向功能三个方面构建共生关系综合评价指数,对京津冀城市旅游共生关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公式为:

。④制定京津冀城市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共生体制、基础设施支撑、多中心包容性、创新型集群、相关产业融合是京津冀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的关键。

      4.2 讨论

      本文从定量分析视角初步探索了共生理论与城市群旅游的有机结合,需要进一步探讨之处有:本文只考虑了截面数据下的京津冀城市共生关系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面板数据下的动态能级评价;本文构建的共生关系综合评价指数也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标签:;  ;  ;  ;  ;  

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共生关系分析及协调发展对策_共生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