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景区村庄分类集群化发展研究
□文/孙婧雯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金华)
[提要] 为避免乡村无效建设,谋求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规模效应,针对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对村庄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案例区金华市汤溪镇实地调研,掌握其资源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总结景区村庄发展的资源依托型、文化依托型、环境依托型、产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五种类型,并提出村庄集群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 A级景区村庄;分类;集群化;乡村旅游;汤溪镇
当前,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压力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节假日选择乡村地区,寻求一种放松、休闲、安逸的轻度假、慢生活旅行体验,这些都为乡村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施建设等也同样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当下乡村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在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引导背景下,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浙江省积极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目标于2020年建设1万个A级景区村庄。在《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中定义A村是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从旅游交通、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与服务、特色活动与项目、综合管理及游客满意度调查评价六个部分对A级景区村庄进行服务质量等级评价。浙江省各地市创建热情高涨,兰溪的芝堰古村、永康的顾盼塘里、桐庐的高凉亭村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但随着创建进程的不断推进,面临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浪费效益低等问题,亟须挖掘地方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强村间协同带动作用,实现集群化发展。
全体人员还参观了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旧居和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回顾革命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前辈在艰难岁月创造丰功伟绩的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教育和洗礼。参观中,大家驻足凝视、用心聆听,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实物,体验当年五大会场简朴而庄严的场景,深入了解中共五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景区村庄集群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条件是集群化发展的基础。乡村地区不仅具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历史遗存、建筑风貌,丰富的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活动也是乡村独有的资源优势。集群化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延长产业链,实现最大效益。
(二)通过内部控制实现绩效管理关口前移,保持绩效目标和预算编审的衔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其成效也非常明显。预算绩效事前评估能有效核减不必要的预算资金需求,还能将不符合社会现实需求、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立项依据不充分的项目予以否决。建立明确的事前绩效评估制度,强化流程控制,可使财政资金真正聚焦于“做正确的事”,实现向效益高、需求迫切领域的流动。因此执行预算绩效事前评估程序,通过内部控制可实现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如图8所示)。
(四)产业依托型。主要依托现代农业基地、科技产业园、生态农园等产业基础,形成特色产业园区或休闲采摘景区村庄,满足游客观光、采摘、体验等需要。如牛桥村、瀛洲村、石羊村、上叶、横山头等村。
按照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抓住中国-东盟共享丝路商机、扩大开放、深化经贸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结合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打造出一支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师资队伍。考虑创业活动的综合性对经济、管理、法律、财会、心理、技术等学科的需求,打破专业、系部的界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学科交叉的“泛”专创型教研团队,优先给予资源分配、政策支持等,设立团队建设专项基金,在各级项目申报、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培育创业、专业教研能力突出的师资团队。
(一)旅游资源数量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汤溪镇调查面积104.5平方千米,旅游资源单体共101个,旅游资源数量较为丰富,特别是古建类(包括祭拜场馆类、景观建筑类、特色社区类等),旅游资源更为丰富近40个,约占旅游资源总数的40%。但是除了寺平古村落分布相对集中,集中了8幢古建筑和附属建筑外,其他资源分布都相对分散,有些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却因分布分散而不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二、案例区旅游资源现状及综合评价
汤溪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的分别是FDA传统与乡土建筑(12个),以祠堂、大院、厅堂等古建筑为主。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11个),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为主。ACI丹霞(10个),是金华市区丹霞地貌最典型、景观观赏性最好的区域。汤溪镇是金华市区除城区和金华山之外旅游资源类型最丰富、高等级旅游资源最多的区域,因此也是金华市区旅游资源丰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四级和三级旅游资源达到36处。尤其有汤溪镇区、寺平古村、九峰山高等级旅游资源集合区,成为金华市城区之外旅游业最具优势的区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金华市汤溪镇,是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山清水秀,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丰富的人文景观,历代名人辈出,沉淀深厚;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汤溪镇渐渐成为一座有工贸旅游特色的小城镇。镇域调查面积共104.5平方千米,调查得到旅游资源单体101个,由7个主类,17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构成,如表1所示。(表1)
表1 汤溪镇旅游资源类型一览表
(三)乡村旅游集群化态势初显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空间集聚性是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的一个表征。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间依托相互带动作用,形成新的乡村社会关系。这种空间集聚的特点在很多地区已经初步显现,金华市磐安北部包括尖山镇、玉山镇、胡宅乡等在内的上百个村,共六千多张床位,基本形成农家乐集聚区。对地区旅游经济的规模发展、合作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资源等级高,但文化遗存不丰富。金华市汤溪镇部分旅游资源等级较高,如菩提达摩祖师、李渔、丰子恺等历史人物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由于这些名人在汤溪的文化遗存不多,将此类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变得十分困难,也很难制作出较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一)资源依托型。依托村庄优越的资源基础条件,以欣赏古村落风貌和独特建筑技艺为特点,可致力于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及观光体验项目等。如寺平古村、下伊、下新宅等村。
三、A级景区村庄五种发展类型
通过分析案例区资源分布、市场条件等因素,总结出景区村庄以下五种发展类型:
(三)旅游资源规模较大,但与周边地区同质性强。案例区存在一些体量规模较大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与周边地区同质性过强而难于开发。如汤溪城隍庙有江南第一庙之称,九峰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色美轮美奂,但是这些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吸引力不足从而阻碍了其开发进程。
(二)乡村社会根植性特点为集群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世纪初,费孝通先生提出熟人社会的概念,乡村传统的社会关系网决定了乡村易复制性,知识溢出更有益于技术、观念等在村内村间的传播。另外,乡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都是根植于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这些都为乡村地区的集群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文化依托型。依托村庄独特主题文化及民俗风情等条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传统村落为主体,综合展示农耕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开展独特人文气息的旅游活动项目,为游客提供特色餐饮、文化体验等多种业态服务。如上境古村、鸽坞塔村等。
(三)环境依托型。依托村庄优美的自然景观、山水风光及环境特色,可致力于开发旅居养老产品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如节义村等。
同时,要求学生能将创新性思维更好地融入设计过程中去,这对传统的程序性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舟山石化)有1套液化气和干气脱硫装置,溶剂使用复合性脱硫剂,主要成分为MDEA,系统内胺液贮量约500 t。于2011年购置了1台离子交换胺液净化设备,由于系统带水和外排含胺废水量较大的问题,设备没有长期投入运行,系统胺液中HSS浓度不断升高。2016年4月的化验分析数据表明,胺液质量浓度为0.22 g/m L,HSS质量分数高达10.59%,导致设备腐蚀和胺液跑损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浙江海牛电渗析设备对系统内MDEA溶液进行HSS在线脱除操作。
(五)景区依托型。依托邻近的景区景点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等影响力及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游客,拓宽市场,为景区补充提供特色餐饮、民宿等基础服务设施,提升邻近景点承载力的同时丰富村庄业态,促进村庄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岩下村。
四、A级景区村庄集群化发展对策
村庄集群化发展一般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间集聚性;二是产业间相互协作关系。集群化发展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塑造区域品牌、激励创新发展,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汤溪镇旅游资源密集区包括三个区域:一是岩下村,以九峰山为代表,有16处旅游资源,以丹霞地貌为背景,集中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等多种资源;二是汤溪镇,这里是原汤溪县所在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三是寺平古村及其周边,有旅游资源7处,已成为金华市区西部旅游业的高地。对于景区村庄集群化发展的具体策略,建议从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一体化、乡村旅游产业高度融合、本地居民与游客共同参与三个方面展开。
(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一体化。景区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系统、特色商铺等,一体化建设即打破村庄原有的“小而全”的发展格局,村与村之间统筹谋划、联动建设。例如,考虑到村庄面积、资源、资金有限,仍需配备一定规模、等级的游客中心不免会造成资源浪费,建议集群村庄之间共同打造有文化特色、设施齐全、方便实用的游客中心。景区村庄标识系统统一设计制作,可以有效规避单独创建中的设计难、成本高、不规范等问题;设置村间标识系统,充分发挥集群村之间的相互联结、带动作用。
(二)乡村旅游产业高度融合。加强景区村庄中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包括特色产品设计、加工、制作等,延长产业链,实现规模效应。
由表4可见,揉捻压力、次数、时间3个因素均影响卷曲形茶做形效果,其中,揉捻压力的影响最大,次数和时间的影响较小。由于3个因素的F值和P值均未达显著水平,说明,3者对总体品质的影响都不显著。
(三)本地居民与游客共同参与。未来乡村不只是农民的村庄,也是市民的村庄。游客来到乡村,不仅可以因为一处景、一条巷,也可以因为一间民宿、一道菜、一个人。景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共同参与,维持良好的主客互动也是村庄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古康君,吕佳欣.景区村庄发展模式探究——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7).
[2]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韩苗.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6(10).
[4]李甜,严小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乐山市黑竹沟镇古井村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7.23(7).
[5]王小梦.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
基金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18R404063)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B
收录日期: 2019年3月19日
标签:A级景区村庄论文; 分类论文; 集群化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 汤溪镇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金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