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时间区间为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奋乃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且对其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在数值上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效果以观察组占优。结论: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得以保证。
【关键词】氨磺必利;酒精;精神障碍;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饮食条件得到优化,酒精的摄入量也在不断提高。长期摄入酒精会使得患者的脑部神经受到损伤,进而诱发精神障碍[1]。目前酒精所致急性或慢性精神障碍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多是由一次性或者长期性饮酒过量所致,属于物质滥用型精神障碍[2]。这类疾病尤其是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酒精的戒除,继而治疗精神障碍。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临床常用的替代治疗药物,在治疗中,虽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可能使得患者产生长期的依赖性,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其它精神疾病的发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障碍时,由于长期酒精依赖患者多数的躯体状况和营养状况欠佳,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随着近几年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使用,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我院在临床工作中以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120例男性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时间区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对照组中,患者年龄范围为34~56岁,平均年龄(44.23±3.28)岁,病程1~8个月,平均 病程(4.23±1.02)个月;观察组中,患者年龄范围为35~55岁,平均年龄(44.01±3.02)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4.21±1.22)个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3];(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3)患者对本次研究所涉及的药物无过敏史;(4)患者与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对其体征与症状进行检测,在检查结果的基础上,首先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替代疗法来解除患者对酒精的依赖,历时7-10日,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的平衡,改善营养状况。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奋乃静(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223),初始剂量4mg/d。在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如不良反应相对轻微或者无不良反应,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则可以在2周内对其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1),初始剂量100mg/d。与对照组的剂量增加方案基本一致,慢速加至治疗量,剂量≦800mg/d,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心电图。
在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不运用其它物理疗法或者合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如果患者有较为严重的失眠或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可针对性的进行用药或剂量调整。
1.3 评价指标
1.3.1 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其主要包含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体重骤增、失眠等。
1.3.2 如果患者在用药后,精神状态改善75%以上,临床症状消除,自知力大部或完全恢复,视为痊愈;如果患者在用药后,精神状态改善30%~75%,临床症状相对改善,自知力改善,视为好转;如果患者在用药后,精神状态改善不满足上述两项内容,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在数值上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效果以观察组占优。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n,%)
3讨论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餐桌习惯。在交际中,人们需要通过酒来拉进彼此的距离;在生活中,部分人群通过饮酒来缓解自身的压力,相关文献指出,适当的饮酒能够有效的缓解个体的疲劳;同时国内对酒类的管控松懈,这也使得饮酒现象逐年递增。但在饮酒的过程中,如果不对其量加以控制,就很容易出现过量的现象。一次性饮酒过量,或者长期饮酒过量,都可能导致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出现。尤其是长期饮酒会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更为严重的是酒精对大脑皮质的直接损害,可导致精神状态异常。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单纯以戒酒作为主要措施。但戒酒并不能使得患者已经受损的精神症状得以恢复,治疗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既往多使用奋乃静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在不少临床研究中发现,奋乃静会导致较多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或其它运动障碍,或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或者皮疹等不良反应。氨磺必利是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作为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对多巴胺D2-和D3-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且无镇静催眠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较少与其它药物产生影响,且对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弱。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得以保证,可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小虎,蒲玲莉.氨磺必利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28-30.
[2]张冬梅.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3):279-280.
[3]徐莉,陈连洲,曾德志,董雪刚.氨磺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4):1379-1381.
论文作者:杜辉,宋细莲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患者论文; 酒精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剂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