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分析论文_刘莎莎

刘莎莎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方法:将收治的150例急诊注射室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急诊注射室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88%(P<0.05)。观察组出现存不良事件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4.67%(P<0.05)。结论:针对急诊注射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好感度。

关键词:护理安全问题;急诊注射室;防范措施

急诊注射室每日所接到患者较多,而且流动性非常大,药物种类多,所接触的疾病也多样化,所以,急诊注射室人员每日工作量非常大。长时间工作疲劳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懈怠、积极性不高、态度散漫的情况,本身注射室护理人员就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若出现消极情绪,会影响其操作能力,从而对患者产生护理安全问题[1]。所以,本文就针对急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患者注射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收治的2016年7月至207年17月共150例急诊注射室患者。根据随机抽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75例。

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28例,年龄6至68岁,平均年龄(7.3±0.9)岁。

观察组: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7至79岁,平均年龄(8.5±0.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为急诊注射室;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血液传染性疾病;③肿瘤;④认知障碍;⑤精神系统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对其发放满意调查表,将调查表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类,与各个科室召开治疗控制会议,分析各个科室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急诊注射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①患者较多,病情复杂,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较多,无法与患者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护理人员在核对信息时出现问题,从而耽误患者注射时间。患者疾病不同,所应用的药物不同,因为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所应用药物的剂量也有所不同,这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

②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没有时间进行巡视,从而无法第一时间察觉患者是否出现体液外漏、静脉炎等情况,措施最佳处理时间,进而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

③急诊注射室患者都是接受几天输液治疗,若护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为参照三查七对方法对患者所应用的药物、剂量、种类进行核查,这使患者机体极易出现不良症状。

④急诊注射室护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而且其工作年限较低,临床经验不足,工作方法不对,操作技能不完善,当患者有疑问时,未能及时作出解释和安排,一次性穿刺未成功或者在巡视过于敷衍,没有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和疾病变化,从而导致患者不满意[2]。

⑤一般晚上是疾病加重高发期,而且夜班护理人员较少,使其工作量增加,更没有空余时间对患者进行巡视。护理人员工作性质基本是倒班,这使其精力不足、判断能力下降,工作热情度不高。

⑥急诊注射室患者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在换药过程中极易出现差错。

根据以上急诊注射室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相对应护理措施:更改以往医嘱方式,让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培训,让其熟练掌握各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禁忌等。同时制定考核制定,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对成绩较差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让其多加学习,直到考核成绩合理方可上岗。

合理排班:可采用老带新的方法,让工作年限较长的护理人员带新人,让新人多加学习,同时培养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加强其遵守三查七对制度,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水平。让护理人员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多与患者沟通,安抚其心理情绪,因为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会使患者抵抗治疗,从而增加注射难度。良好的就医环境,可让患者心理舒畅,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例如在取水处安放小心热水,在地面安放小心跌倒等标志,让患者可以自我防护,还可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关怀。对留观室一定做好消毒工作,针对有传染疾病的患者进行有效隔离[3],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同时,让其掌握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在注射过程中,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出现不良后果。在注射过程中,机体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患者发放调查表,对此次护理服务进行评比,满分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5-79分为中立,低于65分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67%高于对照组的88%,两组的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诊注射室护理非常重要,若有环节不对就会导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一定影响。所以,加强安全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降低医疗纠纷的情况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注射室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为:护理人员操作技巧不足,专业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不认真[4];客观因素为:注射室工作量繁重,所涉及药物较多,使核查工作不严谨[5]。

本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即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还让护理人员做到工作细致,掌握更多法律法规。还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让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投诉率。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注射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院好感度。

参考文献:

[1]刘韦科,孙萍.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在门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59-160.

[2]张潭月,徐丹红.医院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3,22(2):68-69.

[3]于艳利.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4,3(1):619.

[4]陈丽云,杜珊菱,吴红兰,等.三甲医院门诊—急诊注射室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J].重庆医学,2016,45(27):3833-3835.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6.27.029.

[5]詹宪玲,孙明.儿童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56-257.

论文作者:刘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急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分析论文_刘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