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致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论文文献综述)
罗雄[1](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卫恒先[2](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田谧[3](2017)在《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商业总体上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商业教育更是被排除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只能以家庭教育和学徒制形式得以延续并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小农经济遭到破坏,近代工商业出现并逐步受到重视,学校商业教育才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并最终纳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之内。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产生到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型阶段、制度确立阶段以及进一步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从横向看,社会政治变革、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政府的商业政策,都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从纵向看,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从萌生以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办学层次、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等诸方面不断完善和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为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发展商务”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缺乏近代商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情况下,商业知识教育杂糅于外语教学内容中,洋务学堂、教会学校中的商务英语教学成为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其中,张之洞在自强学堂中开展的商业教育活动是洋务派进行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典型案例。甲午战争结束,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并提出“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和“恤商惠工”的新型观念,催生了正规的高等商业教育机构的崛起。这一时期在南京建立的江南储才学堂所进行的商业教育活动,从教学层次与科目等方面来说,已具备诸多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逐步成型。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迫使清政府再次启动全面改革,开始“新政”。“新政”期间清廷不仅通过建立近代商业行政管理体制,制定各种保护商业发展的法律规程,鼓励成立各种商会组织等手段促进“重商政策”的落实,还在壬寅癸卯学制中确立了商业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民国成立以后,国体政体的变更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及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近代性的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使高等商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经过民国初期在实业教育变革带动下的初步改革,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彻底实现了制度的现代化,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到抗战前,高等商业教育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梳理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制度化不断增强、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等特点。其成就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了完整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同时也存在办学经费的匮乏、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明显的局限。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办好高等商业教育,必须坚持办学特色、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国家要制定政策鼓励商业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商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许苏[4](2016)在《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文中认为上海被公众视为现代中国的起点,这里不仅孕育了显赫一时的海派文化,同时还是早期中国电影的重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和早期中国电影同时达到了高峰,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聚焦1927年到1937年这段特殊的历史时空,试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海派文化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以及内在特点,同时,与早期中国电影之间结构起互为勾连、彼此映射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反映早期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宝贵经验。本文绪论部分提出论题,论证其研究意义、价值和可行性,并对研究背景和文献资料进行介绍,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从现代性视角对海派文化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作深入的探讨,同时对城市和电影的逻辑关系予以论证和说明;第二章对海派文化进行了概念剖析,从文化到海派文化,再到海派人文精神概念的推演,并将海派文化精神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进行探讨;第三章从美学角度观照1927年到1937年的早期中国电影的特色,试图从中寻找早期中国电影与海派文化声息相通的内在联系,如时代主题、市民趣味、梦幻制造等等;第四章从商业操作的角度考察海派文化与早期中国电影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从产业经营、类型生产、明星策略、报刊宣传,和商业噱头等方面予以论证和说明;最后结语部分,对海派文化作为上海城市精神之魂的现实表现进行言说,并对当下电影生产的积极借鉴的意义有所论证。
齐雪[5](2016)在《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 ——以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政府便展开了对日本战争罪犯的接收和处置工作。面对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新中国政府并没有将其处以极刑,而是创造性地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以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战犯,以“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战犯进行改造,成功地改造了日本战犯。对大部分战犯免于起诉,分批特赦,释放回国;对少数战犯进行起诉,判处最高二十年有期徒刑,并依改造情况提前释放。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不仅令其坦白了罪行,更使他们成为了推动中日友好和平的中坚力量。结束改造的战犯回到日本,绝大多数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和平事业。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在国际战犯改造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影响。对战犯进行界定和处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步入正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理所当然地受到了盟国的审判和惩罚。日本侵略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具备了改造战犯的一系列条件,出于扞卫国家主权、改善中日关系等种种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对日本战犯进行改造。1950年7月,新中国政府将日本投降后被苏联带回境内的日本战犯引渡回国,与苏联举行了正式交接仪式。新中国政府将从苏联引渡回来的日本战犯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看守制度,确保日本战犯在关押期间不出现任何状况,为顺利改造提供了保障。新中国政府用人道主义原则对待战犯,为他们提供相当于高级干部标准的伙食、整洁舒适的监舍环境、完善的医疗保障、丰富的文体活动等,使战犯在押期间受到了良好的待遇,为更好地改造日本战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造措施方面,新中国政府采取了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相结合的方针。思想改造方面,注重对他们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教育、反对战争教育,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毛泽东思想教育战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劳动改造方面,战犯管理所组织战犯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其中包括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烧制砖瓦等,劳动改造不仅使战犯管理所自给自足,更使战犯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除了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新中国政府还对日本战犯展开了社会教育,组织他们到全国各地参观,亲见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社会教育在战犯中引起极大反响,对战犯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4年开始,新中国政府组成了侦讯工作团,对日本战犯展开侦讯工作。日本战犯在侦讯期间坦白了罪行,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悔罪。随后,新中国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决定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其中罪行较轻的大部分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分三批释放回国。只有45名日本战犯接受了审判,判有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后也逐步获得提前释放。回国后的日本战犯,组成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终生为中日友好和平奔走呼号。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改造之所以取得成功,符合了正义终将战胜非正义的历史规律,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精神有着很大关系。同时,战犯改造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也是战犯改造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面对问题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的决策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忠于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新中国政府成功改造日本战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促进中日关系逐步缓和,在国际上树立了改造战犯的典范,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新中国的伟大形象。
刘泰来[6](2016)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西方掌握着国际话语权,中国只能被西方话语解读,其中太多的负面论调和抹黑话语,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影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近年来,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贡献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和智慧,要讲述中国贡献,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当下中国,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蕴,阐明中国价值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因此,研究这一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传承和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的有益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的和谐对接;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正确义利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大格局,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敢于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担当主角;建设世界一流智库,树立大宣传理念,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努力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融相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是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是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要求我们进一步凝聚中国共识、进一步丰富中国实践、进一步树立中国自信、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以战略思维推动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在对外话语传播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效。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选题的新颖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观点提炼,系统研究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创新思维、战略措施、鲜明特色、传播效果等等,认真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学术研究前沿问题之一。其二,研究内容创新:原发性的理论探索。本文力求按照逻辑结构,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造性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对这一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本文界定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概念,探析了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外宣传思想进行了简要梳理,明确了其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历史来源和文化根基,在世界格局变化和国内挑战中,明确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的特征,以及历史、理论和现实三大逻辑,概括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价值,阐述了其形成过程,论述了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系统地概括,对中国梦的世界意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等内容都进行了解读;从整体筹划、举措推进、路径选择等角度阐述了其战略思维;从历史与时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价值与真理、语言与思想五个方面阐明了其特色;从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考察了其传播效果;最后,对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和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其三:观点创新。在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文本系统性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提出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的观点;提出了人类交往的“挣脱——进入”理论,并以此论证中国可以从“落后就要挨打”的西方话语陷阱中挣脱出来,树立民族自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类可以从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中解脱出来,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构建和谐世界,开创美好未来;针对意识形态强化、泛化、淡化、弱化等概念,提出了意识形态“巧化”策略,意在增强对外意识形态传播的策略和手段的灵活性。此外,文中提出了话语自信,承诺性话语,世界民众获得感,人民话语等范畴。
孟拾年[7](2013)在《草根混央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篇一辞职考研那是一个雨夜,BP机猛响,宋扬飞奔到屋外IC卡电话机回了电话,当他得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的那一刻,宋扬对着空气狂吼,就像达到高潮时瞬间无意识的歇斯底里。之后,便是从云端跌落的落寞。宋扬或许并没注意到,他已经涕泗横流,分不清那是雨还是泪,是被自己感动,抑或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宋扬,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毕业,那个年
陈瑜[8](2013)在《中国大学研究(191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国人独立筹办的各类私立学校在中国大地不断涌现。在文化底蕴深厚、保守势力强大的北京,孙中山、宋教仁等国民党元老,为在北方“专门造就国民党人才”,扩大其在北方的势力和影响,于中华民国肇始之年的1912年末在北京筹办一所国民党党办性质的私立大学,初名“国民大学”,后数易其名,终以“中国大学”为世人所知。中国大学以践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和教育思想为基本宗旨,在办学实践中,积极借鉴日本早稻田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的办学理念和经验,以培养学术独立人才、造就模范国民、厉行国家主义、发扬共和精神、坚持学以致用、践行服务社会为办学方针和理想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颁布《学则》等规章,规范教学行为,实施近代国民教育的基本制度。作为国民党党办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上,高扬“三民主义”的旗帜和政治理想,通过开设经济学、商学系,以“贯彻民生主义”;开设法律系、政治系,以“发展民权主义”;开设国学系、哲学系,以“恢弘民族主义”。这些重点学系在中国大学甚至在当时高校群体中,堪称课程完备、理念新颖、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影响深远。中国大学学生群体热情活跃,追求进步,既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又兼备服务社会理念,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造力。他们成立学生会,完善学生自治组织;创办平民学校,普及大众教育;在校园内自发组建各种学术型、文体型社团,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他们有很高的政治热情,积极争取校内民主,开展社会活动,并勇于投身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自由、民主、人权的时代洪流,可以说,在民国时期北京发生的历次爱国民主运动中,都有中国大学学的莘莘学子踊跃参与奋臂高呼的身躯;正是在这些民主运动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批经受斗争考验的优秀学生骨干,为建立新中国准备了一批优秀人才。中国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国民党“二次革命”、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平伪临时政府、抗战胜利等重大历史事件,广大进步师生秉持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共和理念,不论时局如何动荡艰难,校内正义力量总是与时代进步潮流同步,并引领着它艰难前行。但由于中国大学自身与国民党政治集团关系密切,总是不由自主地受制于党派利益而参与政治活动甚至卷入政治斗争,学校内部派系纷争不断,内耗严重,终因管理不善和经费不济而被迫申请停办。尽管中国大学只存在了短短的36个春秋,但它为中国近代创办私立大学和开展新型国民教育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范例,它的成败无疑给后来者留下了一笔足可殷鉴的精神财富!
惠弋[9](2013)在《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浪潮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历史选择。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在全球化趋势益发明显的今天,不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依存,围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现象,而以国际化为立足点。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崛起,我们也应以民族性为根基理性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本研究题名为“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研究”,旨在从理论视角对中国围棋国际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并拓展中华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领域,以期为中华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提供可能的支撑,为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实践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切入点,遵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和国际与本土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对中国围棋国际传播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并提出促进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建议与措施。本研究除导论与结语外,主体部分共设六章:一、问题提出。首先明确研究对象——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在此基础上探源其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继之分析其现实意义、迫切性及中国的潜在优势。研究表明:全球化、多元文化、中国崛起、中国文化传播的转型、中国外交理念的拓展及体育强国建设等构成了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发展预制了它的视野和框架。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具有发展与创新中华体育文化、维护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影响力和消除文化偏见等现实意义。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失声已久,反观东亚的日本、韩国,前者借助先入场者的优势一度成为世界围棋的中心,而后者则挟围棋竞技实力崛起之势意图争夺围棋国际化的主导权,加之国际上对中国给予很高的期望,使得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具有紧迫性。而中国的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围棋人才、传播渠道及围棋文化资源等是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潜在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将其转化发展优势,从而推动中国围棋的国际传播。二、围棋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从整体上看,围棋国际传播表现为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历时性的国际传播过程;二是共时性的国际化结果。就过程而言,公元6世纪左右围棋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成为(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滥觞。19世纪末期,围棋重启国际化进程,渐次通过一些零星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世界上五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围棋活动开展,围棋成为世界各国民间文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就结果而言,围棋的国际化现实地体现为围棋要素流动与模式复制,尚未进入“全球体制”阶段,具有初步国际化的特征。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世界化、围棋人口扩大化、围棋资源高度流通、国际围棋体制初步建立及国际赛事成为集中舞台等几方面。三、围棋国际传播过程分析。人类传播是一个过程,它具有结构性。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作出阐释与说明。本研究以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对围棋国际传播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一)主体分析。围棋国际传播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存在着政府、社会和国际三类传播主体。相较而言,国家在文化传播方面权重更高,政府应该发挥更多主导作用。(二)内容分析。围棋国际传播的内容丰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人下围棋”。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围棋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包括围棋物质文化、围棋制度文化和围棋精神文化;从围棋文化自身特性的角度,围棋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包括棋艺、棋理和棋道。从传播学的角度,围棋国际传播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等的国际流通。(三)媒介分析。从媒介手段的角度,围棋传媒分为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与机器媒介系统;从媒介发展性的角度,围棋传媒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文化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中国围棋国际传播需要向长势良好的新媒体环境寻求发展机遇。(四)受众分析。传播具有主体间性,如果脱离受众(传播对象),围棋国际传播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围棋国际传播的受众,按照受众文化背景分为海外华人与其他海外公众;按照受众文化需求分为棋艺受众与其他受众;按照“市场”消费关系分为付费受众和免费受众等。而受众属性、受众围棋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及传授关系对于围棋国际传播具有现实意义。(五)效果分析。传播效果对于传播规划的检验与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传播效果分为环境认知、价值形成和行为规范三个层面。四、围棋国际传播的国际参照。围棋海外传播,日本、韩国具有典型性。日本、韩国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力求在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体现在围棋文化领域,日本、韩国通过海外派遣职业棋手、建立海外围棋设施、创办世界大赛、设立围棋文化(传播)奖励等方式积极向世界推介围棋。日本、韩国围棋海外传播的经验,如政府重视、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开拓传播渠道、借势新媒体及事件营销等,对于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五、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中国围棋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建设理念密切相关。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的品格,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就为围棋海外传播不断作出贡献。到了唐代,中国围棋文化在海外尤其是东亚传播达到高潮。晚清以降,中华传统文化呈现衰颓迹象,中日间围棋文化交流更是出现江河倒灌的现象。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围棋国际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举国体制的优势、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借鉴他人经验、开拓新渠道等。但也存在政府主导不够、缺乏长远规划、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资金投入、人才规格不能满足海外传播需求、渠道优势利用不足和研究探索较少等诸多问题。六、中国围棋国际传播对策研究。根据对围棋国际传播纵向和横向的系统梳理,借鉴日本、韩国经验,并利用传播学规律,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推动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深入:加强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意识;明确目标规划、落实传播效果;借势新媒体,推动围棋数字化建设;善用渠道优势,增强传播辐射力;加强科学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鄢显俊[10](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致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致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学校 |
(二) 时代新人 |
(三) 大思政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
一、 总体性原则 |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
三、 导向性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价值导向 |
(三) 坚持问题导向 |
(四) 坚持过程导向 |
四、 实践性原则 |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
(一) 坚定理想信念 |
(二) 保持政治定力 |
(三) 坚守人民立场 |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
(一) 习得学习能力 |
(二) 养成创新能力 |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
(一) 保持身体健康 |
(二) 增进心理健康 |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
一、 组织保障 |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
二、 课堂引导 |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
三、 实践养成 |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
四、 精准服务 |
(一) 学业辅导 |
(二) 心理疏导 |
(三) 生活引导 |
(四) 就业指导 |
五、 队伍支撑 |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丰富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内容与领域 |
(二)促进当代中国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 |
二、概念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概念界定 |
(二)概念辨析 |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空间的界定 |
(三)教育层次的界定 |
四、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商业教育史着作 |
(二)商业教育史论文 |
(三)文献史料类 |
(四)相关史料 |
五、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 |
第1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芽(1840—1895) |
1.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本土渊源 |
1.1.1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形式 |
1.1.2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
1.1.3 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
1.2“大变局”下的商业转型与新商业观的出现——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1 商业的变化 |
1.2.2 新商业观的萌生 |
1.3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嚆矢——商务英语教育 |
1.3.1 官办商务英语教育 |
1.3.2 教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
1.3.3 社会办商务英语教育 |
1.4 自强学堂——张之洞高等商业教育思想的试验场 |
1.4.1 张之洞的工商业教育思想 |
1.4.2 张之洞的商业教育实践 |
1.4.3 张之洞与自强学堂的商业教育经验 |
1.5 萌芽时期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
1.5.1 学校级别单一 |
1.5.2 课程设置新旧并存 |
1.5.3 商科尚未独立 |
第2章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1895—1898) |
2.1 商业教育的实践基础与舆论准备 |
2.1.1 实践基础 |
2.1.2 舆论准备 |
2.2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与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 |
2.2.1 早期改良派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
2.2.2 维新派的实业教育思想中的高等商业教育 |
2.2.3 早期实业教育思潮对高等商业教育初步发展的影响 |
2.3 商业教育中的新现象——近代商人参与办学 |
2.3.1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主要动因 |
2.3.2 近代商人捐资办学的方式 |
2.3.3 近代商人参与办学的特点 |
2.4 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型——以江南储才学堂为例 |
2.4.1 江南储才学堂的创设原因 |
2.4.2 江南储才学堂的开办 |
2.4.3 江南储才学堂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2.5 成型时期的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特征 |
2.5.1 近代性逐渐显现 |
2.5.2“会通中西”的课程设置原则 |
2.5.3 商业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第3章 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的确立(1898—1911) |
3.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制度确立的背景 |
3.1.1 近代商业体制的确立 |
3.1.2 近代商业思想的传播 |
3.2“癸卯学制”建立的近代商业教育体系 |
3.2.1 分级教学,体现“高等”特征 |
3.2.2 分科教学,体现“商业”特征 |
3.2.3 前后相继,体现衔接特征 |
3.2.4 统一管理,体现规范特征 |
3.3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和培养途径 |
3.3.1 国立高等商业教育 |
3.3.2 公立高等商业教育 |
3.3.3 教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4 商会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5 个人办高等商业教育 |
3.3.6 高等商业留学教育 |
3.4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
3.4.1 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思想 |
3.4.2 高等商务学堂——盛怀宣的高等商业教育实践 |
3.5 清末高等商业教育的特征 |
3.5.1 规范制度得以建立 |
3.5.2 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
3.5.3 中文教材开始出现 |
3.5.4 投资办学主体多样 |
第4章 民国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1912—1937) |
4.1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
4.1.1 时政背景 |
4.1.2 经济背景 |
4.1.3 教育背景 |
4.2 民初实业教育改革中的高等商业教育变化 |
4.2.1 实业教育改革的原因 |
4.2.2 民初高等商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
4.2.3 民初教育改革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
4.3“壬戌学制”与高等商业教育 |
4.3.1“壬戌学制”制订的背景——以职业教育为中心 |
4.3.2“壬戌学制”内容 |
4.3.3“壬戌学制”对高等商业教育的影响 |
4.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商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4.4.1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 |
4.4.2 学校数量不断增加 |
4.4.3 管理不断规范 |
4.4.4 上海商学院——民国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样本 |
4.5 民国高等商业教育的特点 |
4.5.1 密切联系社会 |
4.5.2 办学形成特色 |
4.5.3 严控教学质量 |
第5章 历史经验与启示 |
5.1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
5.1.1 制度化不断增强 |
5.1.2 借鉴性和本土性同时并存 |
5.1.3 受商业政策与商业发展状况影响明显 |
5.2 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成就与局限 |
5.2.1 成就 |
5.2.2 局限 |
5.3 反思与启示 |
5.3.1 办学模式多元化,学校发展各具特色 |
5.3.2 资金来源多渠道,学校发展自由灵活 |
5.3.3 政策制度倾斜实践,课业设计联系实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上海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何为现代性 |
第二节 上海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形成 |
一、租界社会 |
二、移民城市 |
三、商业都会 |
第三节 1927-1937:借来的时空 |
第四节 城市电影和电影城市 |
一、电影与城市 |
二、看电影去:一种社会文化仪式 |
第二章 海派人文精神影响下的早期中国电影 |
第一节 文化·海派文化·海派人文精神 |
第二节 海派人文精神推动下的早期中国电影 |
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
二、趋时求新,与时俱进 |
三、近商务实,以人为本 |
第三节 都市摩登和女性凝视 |
一、都市摩登:都市生活的文化想象 |
1. 城市意像:一种现代性的来源 |
2. 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像呈现 |
二、女性凝视:被消费的现代形象 |
1. 摩登女郎:海派的视觉象征 |
2. 被消费的银幕女性形象 |
第四节 市民趣味和雅俗共赏 |
一、市民趣味 |
二、雅俗共赏 |
第三章 美学观照:海派文化背景下的早期电影 |
第一节 时代主题和现实关怀 |
一、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 |
二、关注社会的现实关怀 |
1. 展现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 |
2. 对底层社会的人道关怀 |
第二节 明星策略与身体消费 |
一、明星策略 |
1.关于明星制 |
2.被建构的个体:明星案例研究 |
(1)胡蝶:传统女性形象的生产和传播 |
(2)黎莉莉:活泼健美的体育明星 |
二、身体消费 |
第三节 欲望生产和梦幻制造 |
一、欲望生产 |
二、梦幻制造 |
第四章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电影公司和经营策略 |
第一节 产业运营与类型生产 |
一、早期电影业的产业运营 |
1. 明星:股份制公司 |
2. 天一:家族式经营 |
3. 联华:影业托拉斯 |
二、类型生产 |
第二节 影院经营和发行策略 |
一、早期电影院线经营模式的发展 |
二、民族电影院线经营的崛起 |
三、1930 年代的电影院线的分布和经营 |
第三节 画报宣传和噱头设置 |
一、报刊宣传 |
二、噱头设置 |
结语 |
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 ——以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日本战犯的界定及其罪行 |
一、战犯的概念 |
二、日本战犯及其罪行 |
第二节 二战后各国对日本战犯的处置 |
一、东京审判 |
二、国民政府审判 |
第三节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必要性 |
二、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新中国政府接收与安置日本战犯 |
第一节 新中国政府接收日本战犯 |
一、日本投降后战犯的去向 |
二、中国接收日本战犯 |
三、日本战犯的基本状况 |
第二节 抚顺战犯管理所对日本战犯的安置 |
一、抚顺战犯管理所概况 |
二、抚顺战犯管理所的修缮和人员的配备 |
三、战犯入所的相关规定 |
四、战犯管理所的管理条例 |
第三节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总策略 |
一、接收前的设想 |
二、接收后的完善 |
第三章 人道主义待遇 |
第一节 伙食条件 |
一、伙食标准 |
二、具体情况 |
第二节 监舍条件 |
一、监舍的基础设施 |
二、监舍内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 生活待遇 |
一、放风 |
二、个人卫生 |
第四节 医疗保障 |
一、体检制度 |
二、治疗疾病与护理病人 |
第五节 文体活动 |
一、体育活动 |
二、文艺活动 |
第六节 通信与会面 |
一、与亲友通信 |
二、与亲友会面 |
第四章 思想改造与政治教育 |
第一节 党的历史上对在押犯的思想改造 |
一、建国前的思想改造理论与实践 |
二、建国后的思想改造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的难度 |
一、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 |
二、武士道精神与军国主义思想对战犯的影响 |
第三节 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的方式 |
一、日本战犯学习的日程表 |
二、对战犯进行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的方式 |
第四节 思想改造与政治教育的内容 |
一、反对帝国主义教育 |
二、中国革命前途教育 |
三、国际形势教育 |
四、战犯在思想改造中的转变 |
第五章 劳动改造和行动感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改造政策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改造思想 |
第二节 日本战犯的劳动改造 |
一、组建劳动班 |
二、制作食物 |
三、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禽 |
四、制作砖瓦 |
第三节 行动感化 |
一、党的历史上对罪犯进行行动感化的理论与实践 |
二、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行动感化 |
第六章 社会教育 |
第一节 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需要 |
一、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二、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
三、社会教育的条件 |
第二节 社会教育的实践——社会参观 |
一、社会参观政策的出台 |
二、第一次大规模社会参观 |
三、第二次小规模社会参观 |
第三节 对日本战犯开展社会教育的意义 |
一、感激共产党和新中国 |
二、认同共产党和新中国 |
三、促进日本战犯认罪悔罪 |
第七章 侦讯和宽大处理 |
第一节 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侦讯 |
一、侦讯的相关政策及准备工作 |
二、侦讯过程 |
三、侦讯成果 |
第二节 新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宽大处理 |
一、宽大处理的思想及政策 |
二、宽大处理的实践 |
第三节 归国后的日本战犯 |
一、“中归联”的成立及发展 |
二、“中归联”的主要活动 |
第八章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历史经验及意义 |
第一节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成功的因素 |
一、正义终将战胜非正义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 |
三、战犯改造工作者的献身精神 |
第二节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历史经验 |
一、“人是可以改造的” |
二、“符合长远利益” |
三、“赋予战犯第二次生命” |
四、“忠于事业、乐于奉献” |
第三节 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的意义 |
一、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 |
二、促进中日关系逐步缓和 |
三、在国际上树立了改造战犯的典范 |
四、对新中国国家形象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理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三、对外话语、对外话语体系等概念解读 |
(一) 对外话语及其形成与发展 |
(二) 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特征 |
(三) 对外话语的分类及其它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 |
(一) 主要观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二) 列宁宣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二、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 |
(一)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毛泽东对外话语思想 |
(二)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对外话语思想 |
(三) 全球化时代江泽民对外话语思想 |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胡锦涛对外话语思想 |
三、历史文化来源:在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 |
(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
(二)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 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准确把握中国的历史方位 |
(二) 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战略难题及其应对和解决的关键 |
第二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过程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
(二)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一) 对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
(二) 对提高软实力增强话语权具有重大作用 |
(三) 对参与全球治理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
(四) 提高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传播的新水平 |
第三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相通相融” |
(一)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二) “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
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
(二)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
三、“坚持正确义利观” |
(一) “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
(二) “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
四、“全球共同治理” |
(一) 习近平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 |
(二)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
(三) “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
五、“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一) “建设海洋强国” |
(二)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三) “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第四章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思维 |
一、大道行思: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筹划 |
(一) 坚持与巩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 |
(二) 传承与复兴:凝神聚气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与魂 |
(三) 开放与包容: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 |
(四) 开拓与创新: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
二、传播中国梦: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举措 |
(一) 大力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和谐对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
(二) 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 |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
(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赢信念仗传播仗 |
三、扩大影响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 |
(一) 占领人才高地:建设世界一流智库 |
(二) 引领传播革命: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 |
(三) 实现有效沟通: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 |
(四) 机制保障: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机制建设 |
第五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
(一) 在历史思维中担当时代使命 |
(二) 把握壮大和平力量的时代机遇 |
(三) 推动世界秩序走向文明的和谐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通相融 |
(一) 在全球意识中体现大国担当 |
(二) 扩大对外话语的世界民众基础 |
(三) 在共赢意识中深化合作发展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 |
(一) 彰显成功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性力量 |
(二) 破除对西方话语过分“求同”的误区 |
(三) 习近平对外话语对象的多元化 |
(四) 在核心政治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
四、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哲学意蕴 |
(二) 习近平对外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价值 |
五、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 |
(一) 话语环境创新: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语境 |
(二) 话语范式创新:理性式话语和感性式话语的结合 |
(三) 话语载体创新:以全媒体传播中国声音 |
(四) 话语表达创新: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魅力 |
第六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传播效果 |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评价 |
(一) 对传播主体的评价 |
(二) 对传播内容的评价 |
(三) 对传播介质的评价 |
(四) 对传播方式的评价 |
(五) 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影响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
(二) 理性看待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中国大学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大学诞生的背景条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办学热和私立学校的方兴未艾为中大诞生提供了时代契机 |
第二节 北京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为中大的诞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缘环境 |
第三节 孙中山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中大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
第四节 民初国民党势力与北洋势力的博弈为中大诞生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
第二章 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艰难缔造、风雨飘摇、披荆斩棘的起步时期 |
第二节 苦心经营、立规建制、蓬勃奋进的黄金时期 |
第三节 烽火连天、坚持办学、独立前行的艰难时期 |
第四节 风云突变、矛盾交织、山穷水尽的衰落时期 |
第三章 中国大学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活动 |
第一节 中国大学的办学方针 |
第二节 中国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中国大学的学科体系及教学活动 |
第四章 中大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 |
第一节 学生会与平民学校 |
第二节 学术型社团及其丰富多彩的活动 |
第三节 文体型社团及其活动 |
第四节 中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
第五章 中国大学迭宕起伏的学潮学运 |
第一节 参与“五四”运动和“二四”抗议活动 |
第二节 “三一八”事件与中大学生赵钟钰遇难 |
第三节 “九一八”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
第四节 “一二九”、“一二一六”运动和“血衣展览” |
第五节 “南下宣传”和“二月雪天” |
第六节 “驱祁”“迎何”学潮 |
第七节 争夺校政和“新五四事件” |
第八节 “王玉林事件” |
第九节 “反饥饿”与“罢课”“罢教”风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四、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历史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专家访谈法 |
六、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特色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围棋国际传播 |
一、释题 |
二、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 |
(一) 全球化 |
(二) 多元文化 |
(三) 中国崛起 |
(四) 文化传播转型 |
(五) 外交理念拓展 |
(六) 体育强国建设 |
三、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现实意义 |
(一) 维护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 |
(二) 发展与创新中华体育文化 |
(三) 构建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
(四) 增强中华体育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
(五) 减少文化猜疑,消解文化偏见 |
四、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迫切性 |
(一) 中国失声已久 |
(二) 日本抢先入场 |
(三) 韩国文化焦虑 |
(四) 国际期望增高 |
五、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潜在优势 |
(一) 基础性优势 |
(二) 人口规模优势 |
(三) 人才优势 |
(四) 渠道优势 |
(五) 语言优势 |
(六) 文化资源优势 |
第二章 围棋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古代:围棋国际化的滥觞 |
二、近代:围棋国际化的先声 |
三、现代:围棋国际化的现实 |
(一) 非洲 |
(二) 美洲 |
(三) 亚洲 |
(四) 欧洲 |
(五) 大洋洲 |
四、当代围棋的初步国际化特征 |
(一) 区域文化世界化 |
(二) 世界围棋人口扩大化 |
(三) 围棋资源高度流通 |
(四) 国际围棋体制初步建立 |
(五) 围棋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赛事成为围棋国际化的最集中舞台 |
(六) 围棋规则与术语的不统一成为制约围棋国际化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围棋国际传播过程构成要素分析 |
一、主体分析 |
二、内容分析 |
三、媒介分析 |
四、受众分析 |
五、效果分析 |
第四章 日本、韩国围棋海外传播的经验与启示 |
一、日本围棋海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 |
(一) 日本围棋海外传播的理念 |
(二) 日本围棋海外传播的实践 |
二、韩国围棋海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 |
(一) 韩国围棋海外传播的理念 |
(二) 韩国围棋海外传播实践 |
三、日本、韩国围棋海外传播的启示 |
(一) 政府重视 |
(二) 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
(三) 开拓围棋海外传播渠道 |
(四) 借势新媒体推动围棋海外传播 |
(五) 利用重大事件营销围棋文化 |
第五章 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
一、古代篇 |
(一) 中国古代开放的文化品格 |
(二) 中国古代的围棋国际传播状况 |
二、近代篇 |
(一) 中国近代的文化建设观念 |
(二) 中国近代的围棋国际交流状况 |
三、当代篇 |
(一)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观念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
(二) 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尝试与探索 |
四、中国围棋海外传播平台 |
(一) 政治 |
(二) 经济 |
(三) 文化 |
(四) 教育 |
(五) 体育 |
(六) 侨务 |
(七) 媒体 |
五、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
(一) 经验总结 |
(二) 问题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一) 加强政府主导 |
(二) 加大政策扶持扶持力度 |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力量参与意识 |
(一) 加强舆论宣传 |
(二)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
(三) 把围棋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 |
三、明确目标规划,落实传播效果 |
四、借势新媒体,推动围棋数字化建设 |
五、善用渠道优势,增强传播辐射力 |
(一) 解决理解与信任问题 |
(二) 创新赛事传播 |
(三) 加强语言转换 |
(四) 抓住“意见领袖” |
六、加强科学研究,指导传播实践 |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围棋进一步走向世界 |
(一) 与相关国际(体育)组织 |
(二) 与日本、韩国 |
(三) 与围棋文化输入国家和地区 |
结语 |
攻读博士期间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继往开来 迎接挑战──致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2]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3]中国近代高等商业教育发展史研究(1840-1937)[D]. 田谧. 河北大学, 2017(08)
- [4]海派文化视野下的早期中国电影1927-1937[D]. 许苏. 上海大学, 2016(04)
- [5]新中国政府改造日本战犯研究 ——以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例[D]. 齐雪.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D]. 刘泰来.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7]草根混央企[J]. 孟拾年.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6)
- [8]中国大学研究(1912-1949)[D]. 陈瑜. 北京大学, 2013(S1)
- [9]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研究[D]. 惠弋.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