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存取与拥有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现代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也面临着结构性的变革。其中一大显著变化就是由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所构成的虚拟馆藏与本馆的现实物理馆藏共同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两大基础。由于虚拟馆藏具有不受馆藏地点与使用地点之间的距离限制等优点而且益受到图书情报界的关注。于是在图书馆馆藏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出现了如何处理“拥有”本馆馆藏和“存取”馆外信息之间的关系问题。近年来这一主题已成为了图书馆学一大研究热点。
为了了解国内外关于“存取与拥有”(access and ownership)这一研究主题的研究状况,我们分别对国内外两种较权威的数据库(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文摘》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即LISA和我国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统计,下面是统计的具体数据。
在LISA中的检索结果:
输入access and ownership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关该主题的研究论文分布状况如下:
时间段
论文数量(篇)
1960-1980
7
1981-1990
40
1991-2000
212
总计 259
其中,直接以access and ownership为标题的论文有47篇。
再将access和ownership分别用作标题词进行检索,其结果如下:
以access为标题的研究论文数量
时间段 论文数量(篇)
1960-1980
277
1981-1990
888
1991-2000
1940
总计 3105
以ownership为标题的研究论文数量
时间段 论文数量(篇)
1960-1980
5
1981-1990
20
1991-2000
85
总计 115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的检索结果
国内的研究情况总体也具有同样的特征。由于国内没有全面的检索工具,我们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数据库作为数据统计来源。但由于“拥有”这个词在汉语中含义比较宽泛,检索意义不大,所以在此仅用“存取”作为检索入口。
检索结果如下:
时间段任意词 标题词
19954 0
199625 0
199739 0
199852 1
199963 0
2000第一季度19 0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存取与拥有作为一个研究主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图书馆学界的关注,特别是对存取的研究更是发展迅速。
1 当前对存取与拥有研究的误区
出版物在数量上的增多及其价格的上涨使很多图书馆逐年增加拥有的馆藏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图书馆能够方便地借助存取方式来获得本馆以外的信息资源。于是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图书馆将越来越依赖对远程信息资源的存取,绝大多数图书馆将更加强调对于信息资源的存取而不是本馆馆藏建设的发展,图书馆馆藏建设将从关注“拥有”到更关注“存取”,“存取”将逐步代替“拥有”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目标。总之,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将实现从收藏到存取的转移,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必将实现从“拥有”到“存取”的转变。
网络下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果真要发生这种转变吗?
实事求是地说,图书馆开始实行“存取”的馆藏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一种降低成本(cost-avoidance measure)的措施。实践也证明这种新的馆藏发展与服务方式是行之有效的。现在确实有很多图书馆都能够提供更好、更快的存取服务(better,faster access),读者不用考虑所获得的信息到底为哪一个图书馆所拥有。这样一来,各个图书馆的馆藏无形中都扩大了,读者所能够获取的信息资源也增多了。正是因为存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存取寄予了过多的期望,甚至出现了存取将取代拥有(Access over ownership)的观点,“重新思考图书馆馆藏发展策略”(rethink the library'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hilosophy)成为一些文献中频繁出现的论点。重新界定馆藏的概念,重新思考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重新认识这种新馆藏(redefined collection)等呼声日益高涨。到1991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的成员馆中有80%在文献资源建设活动的规划或实施中都强调了存取而不是拥有的政策、服务和资金再分配。
显然,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正在面临一次巨大变化。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存取比拥有更重要,即在认识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多一些存取,少一些拥有(more access and less ownership)。笔者曾经也是这种观点的积极支持者。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进行审视,却发展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将存取与拥有对立起来去争论是拥有比存取重要,还是存取比拥有重要,是没有意义的。
毫无疑问,要正确认识存取与拥有,首先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
(1)存取与拥有是互相辅助的关系
存取与拥有是图书馆提供信息的两种来源方式,信息的来源方式在图书馆的发展中随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因此,只要能够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的方式,都应该认为是合理的。一定要论证哪一种方式更好,或者一定要分出一个高低,把其中一种方式凌驾于另外一种方式之上,或者要取而代之,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存取与拥有作为两种不同的信息来源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应该互相辅助,互为补充。事实上,“拥有”意义上的图书馆意味着“信息仓库”(warehouses of information),就其所拥有的文献而言,是直接满足用户各种文献需求的最佳保障。但“拥有”需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面对日益增多的读者需求,仅靠本馆拥有是难以实现图书馆目标的。而网络环境催生出的越来越多的信息存取提供者恰恰可以弥补图书馆拥有的不足。图书馆通过对这些馆外文献资源的存取,不仅大大提高了为读者提供信息的能力,同时也缓和了传统图书馆为追求拥有的数量而陷入的尴尬。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存取有许多优势,但就信息资源的现状而言,存取在当前还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能够以全文存取的信息资源数量有限,目前的数据库虽然种类繁多、含量巨大,但是读者有时只能获得索引或文摘,而不能得到原始文献。因此我们既不能固守传统的拥有模式而不发展存取,也不能仅依赖存取而取消拥有,而应该视两者为互相辅助的关系共同发展。
(2)存取与拥有是长期共存的关系
不可否认,资金问题、出版物价格问题、读者信息需求复杂化等问题迫使图书馆在馆藏建设工作中寻找新途径,这样就使存取方式应运而生。存取模式是需求驱动(demand-driver)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据图书馆统计,读者每年发出的存取请求逐年增多,也就是说,读者的存取要求日益上升。馆际互借(ILL)就是存取方式的早期形式,但馆际互借存取的文献多是印刷型,从本质上看,一馆存取的恰恰是它馆的拥有,也就是说,一馆的拥有正是它馆存取的前提,没有拥有就无从存取。尽管现在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供存取的文献类型不断多样化,除图书馆外能够提供存取服务的信息内容提供商也不断增多,尤其是计算机化的存取方式(Computerized Access)为图书馆开展存取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好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取方式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获取文献信息的时间问题、被拒问题、费用问题,以及存取能否实现连贯性(consistency)与可靠性(reliability)的问题等。正是由于存取模式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我们得出了存取不能替代拥有的结论,也说明了现代图书馆仍然还需要拥有的原因。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存取和拥有的关系将是长期共存的关系。
(3)存取与拥有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存取与拥有各有优劣,图书馆仅仅采取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必须是两者兼顾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研究表明,如果一种期刊在某个图书馆一年内的使用少于5次,那么它更适合于存取模式;如果是10次或更多,那就视不同学科领域而决定选择存取或拥有模式。存取是有适用范围的,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在所有领域都可以实行存取策略。对价高用少的(highpriced,low use)学术期刊,存取有较好的效果,而如果对这些期刊实行拥有方式就可能不经济,将带来资金、藏书空间等问题。反之,在拥有模式中,读者可以对馆藏文献随意进行浏览,在浏览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又与自己的研究兴趣密切相关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显然在存取模式中是不会发生的。存取模式要求读者对自己的检索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获取的信息是特定的、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读者自由使用文献的权利。而恰恰有相当多的读者仅仅是以浏览为目的,借以达到启发思路、扩大视野、激发灵感的作用,所以,对于这种需求的读者,拥有则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存取与拥有的关系必然是缺一不可的关系。
(4)存取与拥有是互动关系
存取与拥有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就是说在某些图书馆存取的成分要大于拥有,而对于另外一些图书馆则相反;某一个图书馆在一个时期存取的成分要大于拥有,而在另一个时期则会有变化;而且一个图书馆内不同类型的文献在存取与拥有的比例上也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在变化中的。所以从整体上看,存取与拥有是一种互动关系,就好象是一个天平上由游码分开的左右两边,游码不是一定在中央,也不会永远偏在某一侧,而是在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中游动。这个游码就好象是表明存取与拥有互动关系的一个尺度。我们相信认同这种互动关系才是合理的,依赖这种观点建立起来的存取与拥有模式才是有利于图书馆馆藏发展工作的。
2 如何正确理解存取与拥有的关系
存取与拥有这一主题是当代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新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正确理解将对图书馆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应该注意保持存取与拥有关系的平衡
在认同存取与拥有之间的互相辅助、长期共存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应该注意保持存取与拥有关系的平衡。也即是在存取服务与本馆馆藏建设之间达到平衡,在合作发展馆藏与本馆馆藏建设之间实现平衡。理解存取与拥有的关系还应该从馆藏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应该为实现馆藏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平衡存取与拥有关系,使两种模式的馆藏发展策略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广大读者。从目前的信息资源分布状况看,由于信息资源朝着多类型、多载体、多元化方向发展,有些信息资源适合于存取模式,而有些信息资源仅适合于拥有模式。所以全部依赖存取的馆藏服务体系不可能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要。为此,图书馆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什么样的信息需求采取拥有方式予以满足,而什么样的信息需求采取存取方式予以满足。显然,研究这个实际问题能够为图书馆制定更适合时代要求的馆藏发展政策提供指导。
(2)应该以资源共享为宗旨
存取与拥有问题与资源共享概念是分不开的。存取这一主题的实质应该是一种共享馆藏的观念(shared collection concept)。可以说,存取与拥有问题是在资源共享的时代大主题背景下产生的,探讨存取与拥有问题离不开如何实现资源共享,不管是存取模式还是拥有模式都应该以资源共享为宗旨。在1994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和俄克拉荷马大学基金会(University of Oklanhoma Foundation)就联合举办了以“存取、拥有与资源共享”的专题会议,有论文提出了“资源共享=存取+拥有”(Resource sharing=access+ownership)的公式。可见共享馆藏(shared holdings)应该由拥有型馆藏和存取型馆藏共同组成。这再次证明存取与拥有之间缺一不可的关系。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看,一馆的拥有可供许多馆存取,因此分工合作、资源共建应该是图书馆资源共享或曰存取的基础。没有各馆特色化的拥有,哪来他馆的存取?显然资源共享的观念与要求影响着存取与拥有之间的关系及图书馆馆藏建设所应该采取的具体模式。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图书馆之间需要在存取与拥有之间作适当的协调。
3 如何在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合理运用存取与拥有的关系
存取与拥有问题是当今图书馆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存取与拥有关系的正确理解,我们认为当代的图书馆馆藏发展理论与实践还需要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构建符合网络时代的存取与拥有理论
国外对存取与拥有问题已经做了很多研究,比如面对存取与拥有的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Arizona Libray,UAL)于1990年开始组织了存取与拥有政策专项研究(Task Force on Access/Ownership Policy),并提交了一份专门报告——《存取与拥有政策专项研究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ec on Access/Ownership Policy),全面分析了当时有关该问题的研究文献,收集了用户对这两者关系的意见,为图书馆解决存取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们国内的研究还很不够,就目前检索到的文献,还没有看到专门以存取与拥有为标题的文章,存取与拥有问题只是在其他相关领域被提及,如在关于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未来等问题的研究中有一些论述,但都很不全面,也不深入。因此,就存取与拥有问题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为形成符合网络时代的存取与拥有理论作出努力是很有必要的。
(2)确定适宜的馆藏发展模式
由于信息技术的作用,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拥有向拥有与存取并重是图书馆馆藏发展的必然趋势。即使在存取与拥有并重的模式中,对存取与拥有比例的选择在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不同的馆藏类型方面表现出的特征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一个图书馆首先应该确定本馆最常用的资料,以拥有的模式获取这些资源,而对那些利用率低的文献应该采取存取模式,即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数据库或因特网服务来实现。对于具体何种类型的文献应该采取哪种模式,除了以上通过利用率来判断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作下面的具体分析:
经济性分析,即能否以最少的花费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时效性分析,即能否迅速、便捷为读者所获得;
易用性分析,即是否好用,是否符合读者的信息利用习惯;
用户分析,即经常分析用户反馈信息,了解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满意程度。
通过以上具体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制定合理、正确的馆藏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才能确立适宜的存取与拥有模式。
(3)开拓图书馆馆藏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为了使每个图书馆在馆藏发展中实现存取与拥有的平衡,合作发展馆藏(joint collection development)应该成为各个图书馆共同面临的任务。美国图书馆界的尝试表明,图书馆共同体(Library Consortia)之间开展存取服务是最有效的,从经济角度看,它比商业化的文献传递服务(commercial document delivery)要省钱,比传统的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效率高,比本馆购买拥有特定书刊要划算。在图书馆共同体内,各个成员馆之间互相提供存取服务,而且具有优先权(prority access)。这样就促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到图书馆共同体中来,以享受尽可能多的存取服务,最大限度地扩充本馆馆藏。为了实现存取与拥有的平衡发展,我们应该积极调整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包括存取与拥有政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组织结构,信息服务人员的重新分配等。可以学习国外成立存取部门(access unit),以集中力量来获取各种文献(包括购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渠道)。国外还有图书馆设立专门的经费,象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UAL)就设有信息存取预算(Information Access Budget)。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收稿日期:2000-09-25)
标签:access论文; 图书馆论文; 文献论文; access数据库论文; 外文文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