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 51402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试验。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问题开展研究。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注意点;研究
前言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质量控制。其中,材料质量则成为了整个质量控制过程的一个基础环节。如何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成为了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 科学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有助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践操作中,一些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整个检测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一、对环境温度湿度密切关注
建筑材料性能受温度与湿度影响比较明显,在检测与试验中需要加以重视。以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 为例,这种防水材料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在开展拉伸试验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控制在23℃ ±2℃的范围。笔者曾经选取同一母体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 样品,分为9 个组试件,每3 组为一个试验组,以5℃为极差单位开展纵向拉力对比试验,分别在 23℃、28℃、18℃的环境中开展试验,试件抗拉强度试验平均值数据显示,以23℃标准温度环境开展试验的数据为标准,28℃环境试验平均值要低于标准环境平均值2.93%,18℃环境试验平均值要高于标准环境平均值3.68%,由此可见,检测与试验环境对于材料检测与试验的数据能够产生影响,从而造成数据精确性降低。在检测与试验中,一定要将试验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确保检测出来的数据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试验
2.1材料检测与试验项目
目前,我国建筑业中存在的建筑材料众多,例如石材、水泥、木材等结构性材料;油漆、瓷砖等装饰性材料;防水、防火、防潮、保温等专用材料。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就会用到许多不同种类和功能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大多为建筑材料商提供,其所提供的材料质量好坏与否并不能直接保证,而需要对进场的每种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且检测项目要以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当地建设部门规章为检测依据,保证各项材料试验指标都能够符合施工要求。例如,混凝土用的粗骨料要针对含泥量、密度、泥块含量进行检测;水泥则需要检测其细度、强度、安定度以及凝结时间;钢材需要检测抗拉强度、焊接质量、反复弯曲以及冷弯等。
2.2取样试样
在建筑市场里最常见的检验材料的方法就是取样试样。所有需要进场施工的材料都需要经过取样试样进行检验。取样主要是指按照规定要求将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本,并将这些样本作为试样进行检验。不能够特意的制作试样,也不能随意的决定试样的数量,否则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得到与事实相反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取样试样的时候,取样数量、取样部位以及试样方法都必须要恰当合理。但是需要注意,虽然取样数量越多,检测结果可能会越真实,但是需要注意取样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该材料的可用性,如果取样过多,就会导致工程资源的浪费。所以,如何把握取样的“度”也是十分关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数据误差要能够区别对待
即使严格按照程序与标准进行检测与试验,由于人员、设备与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检测结果还是会具有一定误差,对误差要区别对待。允许同一组试件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超出了就要重新开展试验。同一样本在同一仪器上开展的相同方式检测误差为平行试验误差,在不同环境与设备中检测出现的误差为对比试验误差。对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样品,可以采取同一样本分两份,一份由质检机构开展检测,另一份由本单位检测,对比检测试验数据,如果误差较大要分析原因并优化改进,提高本单位检测试验成效。在建筑材料试验过程中,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试验方法不正确;第二,试验环境的湿度或温度不符合要求。例如,夏天进行混凝土搅拌之时,拌合用水最好使用深井冷水,水温应该在20摄氏度以下,水箱最好加设隔热设施,拌合用水也尽量避免在水箱中长期存放。拌合混凝土的水温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后续强度降低,影响其耐久性能和工作性能;第三,试验操作人员未按照试验要求进行相关试验。例如,试验人员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之时,并不是将钢筋拉断,而是在缩颈的时候便停止了,这便是一种错误的试验做法。建筑材料决定了未来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影响着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因此,试验要求必须要准确,要尽最大努力将误差降低为零。
2.4对检测试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
在试验过程中,往往并不是都尽如人意的,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离散性。所以,为了提高检测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对样本检测试验中出现的一些数据,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取舍。如开展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对于组件3 个数据值里面突破平均值 ±10%范畴的数据,要舍去不计,以其他数据开展平均值计算。其他如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计算平均值都有专门的数据取舍规定。数据结果修约要严格按照按照 GB/T8107 - 87 《数值修约规则》开展,以“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位作为尾数修约的方式,还要按照要求保留其有效位数。如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提出,钢材性能测定结果要对照规定标准强度值要求开展修约。未明确要求的强度值≤00N/mm2时,以1N/mm2为修约的间隔,强度值处于200-1000N/mm2之间,以5N/mm2为修约间隔,强度值>1000N/mm2状态下,以10N/mm2为修约间隔。数据计算过程中不可修约,如砂表观密度试验,按照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应当开展两次试验,在每一次的表观密度值计算中不要进行修约,对两次计算结果平均值尾数修约为0,将误差传递对试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加荷速度因素影响
在常温试验情况下,如果在测试材料力学性能时加荷速度较快,试件的变形将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就会高于材料固有的强度。例如在测试钢筋的屈服点时如果加荷速度较快,屈服点值会有所提高;测定水泥、混凝土、砖等试件的抗折、抗压时,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因此,应严格按照材料的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操作试验机,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值。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拉伸到出现颈缩时可逐渐减小油门,使颈缩现象缓慢发展直至试件断裂,以减轻试验机的振动和响声。一般情况下,标准中的加荷速度是以应力(N/mm2、kN/mm2等)为单位的,为了更加直观方便,也可以折算为试验机度盘上的格数。
结束语
作为检测试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建筑工程中,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全面提高材料检测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浩.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研究.科技传播.2012.03
[2] 徐文君.建筑工程材料监理与检测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5
[3] 王宏.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建筑材料检测.科技风.2012.09
[4] 施川燕.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中国建设信息2013.04
[5] 高璋生.建筑材料检测科学性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福建建材.2015.08
[6] 时晓艳. 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论文作者:杨枫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数据论文; 试样论文; 平均值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