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域特征是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地域特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考虑。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地域特征的主要内容,并就如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体现地域特征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性特征
引言
伴着全球化科技文化理念的融合,一些园林设计师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只注重形式,盲目跟随潮流,使园林景观变的毫无地方特色。为了改善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创造良好的文化建设环境,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充分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入,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征,让园林景观成为城市的名片。
1.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下,与当地的风俗环境人文景观相融合,逐渐形成富有当地特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随着时间的经久酝酿,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对于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各国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我国各地区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很好的例证。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内容
2.1地域自然特征
地域自然特征包括水文特征、气候特征、地质地貌特征、植被特征等。根据某些特定地域的气候不同我们会设计不同的建筑构建不同的植物配置来有效地将自然地貌合理运用起来。山、水是风景园林塑造的重要元素,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所不可或缺的。地貌特征的形成是来自地球表面在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而地质地貌与风景园林中的植被和建造亭台楼阁有这密切的关系。植被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因子,具有净化空气和欣赏的作用。植被的地域性变化较大,且分布规律,因此,地域植被特征对风景园林的影响非常大。
2.2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当地的历史遗迹、社会历史发展背景等等。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当地的历史文化也是自然形成的,包括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各种文化成果等等,都是当地文化的体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将这些文化成果浓缩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规划到风景园林中,可以为风景园林景观增添文化色彩。
2.3地域实际应用特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深受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影响的设计师们不再仅仅 根据地形地貌、堆山理水、筑亭建台。他们从地貌中寻找地域自在生成的美,巧妙利用大地的肌理构成设计的语汇,重新审视现存物,用艺术的语言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场所方面的有关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善于利用需要进行设计区的现有物体,并且善于将那些不起眼甚至惹人嫌弃的物件美化。使之转化为适合当地特色符合设计主题的亮眼风景。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方法
3.1充分把握视觉元素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视觉元素首当其冲,主要体现在色彩、光线、材料以及尺度定位等多个方面。园林景观需要通过必要的视觉刺激来勾起人们无限的兴趣与喜爱之情,进而才能让观赏者感受到景观背后更深层次的涵义。其中,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视觉体系中能够给人带来最直接、最猛烈、最有效的视觉体验,值得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色彩进行调配运用时,也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做到为园林景观搭配最适宜的色彩。例如,我国四川地区盛行“彩叶风”,金叶水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当地的园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种植。
3.2充分把握历史文脉
风景园林设计中,文脉是一个必不可少且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元素。设计者应充分考虑文脉的价值,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园林景观,赋予园林景观更深层的意义。在保持文脉历史延续的同时,也将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以苏州园林为例,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向来受到人们的大力称赞。其设计理念不乏蕴藏着浓厚的古代哲理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其中充分体现着对历史文脉的“写真”。又如湖南衡阳的石鼓公园,宋仁宗根据衡州知府刘沉的奏请,赐匾额“石鼓书院”,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睢阳书院并称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在清代鼎盛时期,建有书舍30余间,书舍内配有书案、书柜、凳、箱架等物品,供师生阅读、讲习、研讨。现今书舍作为书院历史文化的展厅,展出“千年学府、石鼓胜迹”的模型、文字、图片、照片等历史文脉轨迹,传承书院历史、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
3.3充分把握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当地植被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乡土植物群落构成了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例如,椰子树成为南国秀丽风光中的一抹亮色,而白杨树则代表着北方刚强与无畏的地域文化精神。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乡土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例如,我国四川地区盛行“彩叶风”,金叶水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当地的风景园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种植。又如拥有“野草之美”的浙江永宁公园就是充分应用乡土植物成功打造的园林景观代表,该设计中将现有的大量乡土野草予以保留,如芦苇、菖蒲等,如图1所示。
图1 浙江永宁公园植物景观
3.4充分把握社会景观
当注意观察各地的社会景观时,定会发现其中无不隐含着纷繁复杂的人性化思想。风景园林景观能够透露出区域文化,但是它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要与社会景观协同作用,共同来映射城市文化。社会景观是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改变的,同样作为区域文化的传播载体,社会景观不断见证着历史的演变。基于社会景观在城市中的巨大作用考虑,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与之相互契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材料和工艺等资源来构建人文景观,从而使建造出来的景观更贴近当地人的审美情趣。
结束语
除了古代园林的经典之作,我国的现代的风景园林也遍布大江南北。但是,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园林设计中而真正脱颖而出的着实为数不多。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设计出优秀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充分把握视觉元素、历史文脉、乡土植物以及社会景观等地域特征,设计出文化底蕴浓厚,艺术表现突出的风景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李惠.风景区景点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2]钟美浪.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3]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论文作者:李继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地域论文; 特征论文; 文化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文脉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