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卫生科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研究有效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有效沟通,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精神评分(41.5±5.7)分优于对照组(68.1±3.9)分,依从性(93.62%)与对照组(73.91%)相比明显较高,生活质量评分良好,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能够改善患者负性心理,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提高临床依从性,行之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有效沟通;精神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08-01
精神病是指因大脑与丘脑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在行为、思维、情感与感知觉方面产生异常,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流行病学表明,精神病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疾病,治疗期间若没有得到社会、医院、家庭的有效配合,患者病情则会发作反复,造成严重伤害n 3。临床中通常应用保守治疗方法维持患者情绪处于平稳状态,但是临床疗效不甚理想,而且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情绪不稳。我院对精神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93例精神病忠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模式,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精神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93例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41. 76±3.21)岁,平均病程(8. 13±3.85)年;女性22例,平均年龄(42. 39±4.72)岁,平均病程(8. 06±3.41)年。对照组46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43. 51±3.49)岁,平均病程(8. 34±3.97)年;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 92±3.66)岁,平均病程(8. 17±3.25)年。精神分裂症46例,癫痫引起的精神障碍23例,心境障碍24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内容,确诊为精神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外科疾病、内科疾病、脑器质性病与躯体疾病;②意识障碍,语言、沟通障碍;③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如下:
①充分了解患者社会功能、生活习惯、服药等各个方面情况,进行常规指导;②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针对性的给予心理疏导;⑧根据患者的家庹背景与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沟通,方法如下:
①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定期家庭访视,运用语言、手势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探视时间保证在1h以上。②护理人员在每次访视时应当全面评估患者情绪变化与心理动态,针对患者工作、生活与学习给予合理建议,鼓励患者正确看待事情,树立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③访视期间,详细询问患者精神情况、作息情况与服药情况,灵活应用心理暗示法让患者明白只有严格遵医嘱用药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目的,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④许多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缓解,精神意识逐渐清晰后,就会越发感觉自己是家庭累赘与社会废人,不可避免的出现抑郁、自卑、内疚、焦虑心理,一味沉浸在悲观中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出现轻生行为。⑤家访期间,细致的向患者家属讲解关于精神病方面的知识,使其认识到临床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明确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与具体剂量,高度重视服药检查与监督,避免患者服错药、拒药、丢药与藏药。⑥若患者拒绝服药,未能按时起居、主动服药、保证安心休养与保持个人整洁,主动以行动疗法启发、支持、鼓励患者加强自我护理,考虑患者意见与其制定共同目标,定期予以检查,适当利用强制性手段调动患者主动性,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1.3评价指标:①以BPRS评价患者精神状态,35分以下表明患者无各种精神症状,病情随分值升高逐级加重;②以自制的调查表对比两组依从性变化:③以EORTC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说明生活品质越高。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神状态
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41.5±5.7)分与对照组(68.1±3.9)分相比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依从性
观察组临床依从性93.62W0(44/47),对照组临床依从性73. 9190(34/46),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病是因在生物学、心理学因素与社会环境影响下机体大脑功能失调,致使患者的情惑、行为、认知与意志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所好转后,往往会因心理负担加重而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此时需要社会、医院与家庭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一般来说,精神病患者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自控能力下降,某些刺激性的语言可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自伤、自缢、伤人或逃跑行为。张琦等认为,积极运用有良好的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患者的心理负担与心理障碍显著降低,而且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治疗信心。Middleton提出,根据患者不同特征有效沟通,在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有利于精神疾病尽快康复,达到恢复功能、维护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明显,精神评分(41.5±5.7)分优于对照组(68.1±3.9)分,依从性(93. 62%)与对照组(73.91%)相比明显较高,而且生活质量良好,说明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倡导科学服务观念、提供周到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改善不良精神状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综上所述,精神病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能够改善患者负性心理.保持心理稳定与平衡,提高临床依从性,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晓红,李建明,精神病病人病耻感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0,21(04): 176-177.
[2]张春娥.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评估与干预措施[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3]张琦,浅谈以语言沟通为前提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l.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12-14.
[4]Middleton, L, Uys, L.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nalysis of talk in episodes ofpsychiatric student nurses conversations with clients in community clinics[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10,65(3):576-586.
论文作者:陈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程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