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论文_王雅琼

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论文_王雅琼

国网天祝县供电公司,甘肃 武威 733299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电网安全性的主要手段。电网运行期间,以高压输电线路为载体,积极进行电网分配电能以及电力输送。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较为复杂,很多检修数据,不能通过观测获得,尤其是对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的检修,甚至一些检修需要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根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研究,记录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数据,保证施工技术顺利应用的同时,确保检修数据真实准确。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施工技术;检修方法

1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要点

1.1基本要点

基坑开挖、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属于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主要内容,具体施工要点如下:一是基坑开挖。该环节施工需重点关注合适的施工位置选择,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施工地点、施工设备、施工方法,相关施工流程和规范必须得到严格遵循。二是基础工程施工。考虑到高压输电线路转角塔会受到很大的上拔力影响,为保证线路的稳定性,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配合原材料的优选、针对性的坍塌度测试,即可较好服务于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三是杆塔工程施工。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建设位置的选择需结合地形、周边交通状况、杆塔材料,如周边地形、交通等条件良好,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式。如周围条件较差,则应着重考虑选择铁塔形式的杆塔,线路荷载的承载需同时得到重点关注。四是架线工程施工。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受到架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张力展放与拖地展放属于常用的两种架线施工方式,前者具备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的优势,后者则具备操作便捷优势,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张力展放作为架线工程施工方式。如特殊情况下需应用人工方式拖动导线的施工方式,施工过程需针对性选择方式拖动导线,并关注线路尾部余量的留出、基于临时拉线工作的紧线操作[1]。

1.2新技术应用要点

近年来各类新技术被引入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便属于其中典型。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实现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但近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水面施工、植被保护需要。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需首先做好总体策划工作,配套机具的针对性选择、直升机机型的选择、作业场地的选择与布置、针对性的施工组织与配合均需要得到重视。以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杆塔施工为例,可选用米-16型号的直升机,并提供170m×170m大小的起降点,起降点应存在植被覆盖且较为开阔,以此提高起降的安全性,减少尘土的出现,配合针对性的作业安全保障,即可为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2.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类型

2.1掏挖施工

掏挖施工适用的地基普遍为硬塑粘性土地基,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基坑的基础动工,而且,掏挖施工的工种并不单一,施工前应随掏挖地面深度不同而采用符合实际的施工工种。掏挖施工有一个特点是施工后地基的截面为圆形,使得基础的坚固性在承受外力时能发挥巨大作用。由于我国所有需要高压输送线路的地点的施工条件不相一致,导致了各个高压线路不同的施工情况,而可以节约成本的掏挖施工应用也体现了它的另一好处。

2.2斜插板式施工

此施工类型采用以底部支撑柱和斜插于混凝土中的塔腿为线路承重基础,凝固于混凝土中的塔腿部分承受了大部分的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平力的影响,使得基础稳固性提高。实际上,混凝土内所埋藏的各部件受力均处于较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横向作用力引起的效果偏差。此外,此施工类型也可以在保持受力平衡的基础上减少钢筋用量,大约减少材料用量的1/4。

2.3阶梯型施工

阶梯型施工类型的沿用时间最为久远,这得益于它的适用性强。其突出特点为挖土范围较大,步骤为挖掏、模板浇筑,回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此类型深度足够,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基础底板抗压性很高,因此不需要钢筋。但如果施工区域的土质较疏松,这种施工类型就很难适用。

2.4浇注桩施工

这种施工类型比较特殊,通常用于流塑地区或线路承重较大的直线塔等。高压输电线路于工作过程中发生抖动,产生拉力和压力,而这种类型将摩擦力作为其负担方式。虽然灌注桩施工容易实现,也相对安全,但是其所需成本也比较高。

2.5联合施工

联合施工的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要充分考虑施工地质和成本因素,增强对基础小或者挖掏工作较难进行的基础。其大体结构表现为首先浇筑的四角基础,以及承受基础受力和水平受力的纵梁和横梁,这些梁如同桥将基础连接构成一个优良的整体。但这种施工类型并非没有劣势,具体表现为更多的材料和技术掌握水平的需求,此外,施工过程很复杂,较难保证工程的完整性。

3.电力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3.1档案分析检修法

档案分析检修法的应用,主要基于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加以检修,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的检测设备,必须满足红外线检修要求,并且能够检修不同阶段的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变化。详细记录检修期间温度变化、温差变化以及热图谱变化信息,对记录信息进行仔细统计与分析,并且对比变化情况,以此获得相应的分析结果。

寻找信息变化中的速率规律,总结科学的变化趋势,进而诊断高压输电线路相关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准确判断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状态。

3.2同类比较方法

同类比较法的应用,也是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的重要方法。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回路中型号设备,根据温度、环境、工程情况等进行同设备对比。同类比较法在具体应用期间,必须注意一旦出现时间段相同背景下,三相设备运行不当,导致设备出现热故障现象。热故障现象的出现原因众多,比如因为电压引发的设备运行出现问题,热备发热。同时电流运行同样会引发设备发热。对于这种情况的检修,以同类比较的方法,对发热情况进行详细比较,以此来发现设备之间的温差变化,并且确定允许温差变化值,提高检修的准确性。

3.3带电检修措施

电力工程中的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存在较高危险性,因此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需得到重点关注。带电检修属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带电检修过程的干闪烁、雨闪烁、线路老化、绝缘杆老化、绝缘绳受潮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虽然防潮型绝缘绳早已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但这类绝缘绳并不能直接在下雨状态下作业,其仅用于应对突如其来的降雨。

带电作业需重点关注保护间隙的运用,以此降低作业危险性,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但考虑到紧凑类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存在安全距离难以测定特点,必须针对性控制绝缘串危险因素,重点实施间隙保护,绝缘检修工具限制的排除、不确定检修情况发生概率的降低、检修工具质量的保证也需要得到重视,并避免破坏间隙原有的动热稳固性,保证检修人员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确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是保障高海拔地区电力工程系统运行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海拔地区要在了解自身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现有高压输电线路管理工作要求和设计规范,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基础上提高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质量,并为电力工程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余海.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257-258.

[2]郑艺兵.浅谈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J].技术与市场,2018,25(11):174-175.

论文作者:王雅琼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论文_王雅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