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平县博物馆 364300
摘 要:在武平县万安镇的关刀亭建有一座“魏公庙”,庙宇恢宏壮观,安放魏公神明塑像,每年正月廿六日开展隆重的祭祀活动,历六百余年不衰。今天虽然庙没有了,但延续六百七十多年祭祀魏公的民俗节日从未间断,热闹场面有增无减。据查,魏侃夫只是武平至正年间一个小小的县尹,却为何能得到乡民如此的爱戴,把他奉若神明?他的精神内涵是什么?魏公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呢?就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魏侃夫 当大义 浩然正气
魏侃夫,江苏省南京江宁人(《魏氏族谱》载),元末至正年间(1343-1368)任武平县县尹。期间,他勤政爱民,正义清廉,筑城防寇,崇儒兴学,保境宁民,建树丰伟,为武平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县民爱戴,是武平历史上官宦的标杆,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当地老百姓敬称他为“剥皮公爹”,视为心中的“神明”。几百年来,魏侃夫受到千万民众的追思爱戴,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化,而今形成了一种由民众拥戴助推的社会文化形态。
综合而论,笔者认为,魏公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胸怀坦荡,为政清廉
元朝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高澄魏氏后裔魏侃夫出生在南京市江宁府上元县石溪乡。父亲为他命名“锦舒”,愿他前程似锦。后来又为他取号“侃夫”,期望儿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刚直不阿、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魏侃夫的童年生活艰苦,虽说是书香家庭,但一家全靠父亲办私塾收入维持生计,微薄收入远远不够家庭事用,妈妈还得在田园种蔬菜,不时卖些菜,换些零钱,买点油盐,减轻家庭负担。正是在这样的家庭影响下,懂事的魏侃夫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他经常帮妈妈扫地挑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6岁时魏侃夫破学念书,在父亲严格教育下,刻苦认真,勤奋用功,每天都能自觉地朗读、背诵、练字、写作文,因此成绩优异。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遂送到南京城里的书院学习。在书院里魏侃夫学习用功,一直名列前茅。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他在科举考试中成绩突出中了进士(时年17岁),1341年被朝庭派往福建上杭任县事。
清康熙《武平县志》载:“魏侃夫,县尹,至正任。”其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任平川令。在朝为官,他秉承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信条,勤政廉政,俨然封建社会的一个士大夫、儒家文化的卫道士。在元代,七品芝麻官的俸禄不高,史载,县尹只有一锭五两银,改银为钱后才有十五贯。卸任后,魏侃夫本想叶落归根,“荣归故里”,可根据元朝官吏制,卸任后是给半俸养老的。固守清贫的魏公平常除了养家糊口外,身无分文,连舟楫盘缠也无法筹措,根本无力回到南京市江宁府上元县石溪乡老家,只能找离县城较近的万安安家落户。在那“一任府知县,十万雪花银”、“不贪不占,三十六万;若贪若占,千千万万”的历史大染缸里,魏公则奉百姓为天地,敬百姓为爹娘,这种情怀岂能不让百姓爱戴。
二、心系百姓,有所作为
魏侃夫在任期间时刻为百姓着想,为人民鞠躬尽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抵御灾害,重建家园。赴任武平的第二年(1344年),史载,武平正发生瘟疫,民不聊生。后来又发生特大旱灾,连月不雨,旱情十分严重,小溪干涸,田地龟裂,连岩前的蛟湖也干得见到底石,树木枯黄,五谷几乎无收。老百姓哀天哭地,拜神求雨,惨不忍睹。有的挖野菜、削树皮度日,有的上江西外出逃荒。魏侃夫看在眼里,痛在心中,时刻想着百姓。他经常深入农户,访察民情,上桃溪,下象洞,去十方,入东留,辛苦奔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通过了解实情,广集自救办法,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除苛政,减税收,鼓励百姓克服困难,积极生产,下定决心,重建家园。这样,在各方努力下,武平各乡村很快恢复元气,出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2.修城御敌,改迁县署。《志》载,武平县城城墙是绍兴四年(1134年)为防盗寇,使相张浚派官始筑了周长280步的土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兵荒马乱,连城起义军罗天麟等攻陷汀州府后攻下武平城。这事引起县尹魏侃夫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起义军能入城,主要是城墙倒塌造成的。为保卫县衙,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他高瞻远瞩,毅然决定修筑城垣,迁改县署。由此武平城池更加完整、更加坚固,他为武平人民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大好事。
3.筹拨经费,兴学明伦。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以往的制度进行了改革,为选拔官吏,扩大了科举制度,明确规定以四书、五经为内容,以八股文为形式进行考试选拔。因此,民间基层重教之风由此而开,大兴学堂,私塾、族塾、家塾、村塾遍布城乡。县尹魏侃夫崇尚儒学,特别重视教育,为设在孔庙的县学(又称学宫)请教谕讲学,聘训导管理员,并制定教学职责、考试制度、奖励办法等。他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等作为启蒙读物,教授《四书》、《五经》,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古有诗赞魏县尹云:“筑城迁署绸缪豫,兴学明伦作育勤。”这样,武平不断涌现出了一批举人、进士。魏侃夫为培养文人学士、开发武平文明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为民筑城,敢当大义
魏侃夫卸任后,携眷(妻谢夫人、子高祖、建祖)择居县北十华里的刘坊镇(今万安镇)。由于当时元末明初,时局纷乱,盗贼不断,土匪海元子经常骚扰,社会不得安宁。魏侃夫为保一方安宁及生命财产安全,于是召集乡中贤达,商议以上镇为中心构筑土堡作为防御工事事宜。万安乡贤一呼百应,立即动员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民工修筑土堡。为保卫一方境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人们全心投入,奋发蹈厉。就这样,一座牢固的长约三华里,高二丈多,宽三尺,并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土城堡,经过整整一年的时间建成了。面临雄伟的城堡,盗匪望而却步,不敢侵犯,群众长久治安,安居乐业。万安村民个个感谢魏侃夫,人人称赞魏侃夫,歌颂他为保境宁民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刘坊也从此更名为“万安”。
但是,好景不长,说是有一某姓祖坟围在城内,破坏了他的风水,便捏词向朝廷诬告侃夫及乡绅私造王城,图谋不轨,当时朝庭不分青红皂白,立即下令抓捕魏公及乡绅善士……为避免血洗村庄,魏侃夫挺身而出,声称修筑城堡系一人所为,与乡民无关,要杀要剐随时准备。时在正月二十六,朝廷对他处以剥皮的极刑,并被暴尸示众数日。
人长两条腿,站立才顶天立地;做人要担当,担当才凝聚人心。这是魏公留给我们的又一精神启迪。
四、浩然正气,魏公永存
对于朝廷把魏侃夫处以剥皮极刑之事,地方正义之士义愤填膺,他们联名上书,朝廷便派员下来明查暗访,确认冤枉实情,此案得以平反昭雪。为求补过,平息民怨,皇上追敕封魏公为光禄大夫,谢夫人为光禄太夫人,并荐魏公为土地隍公,供众人奉祀。 魏侃夫一身正气,义薄云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嬴得了民心,嬴得了由“人”化为“神”的 华丽转身。铁肩担道义,公道在人心,他的形象永远活在武平客家人的心中,他的义举将万世传颂、千古流芳。
由魏侃夫我们想到了当今的反腐倡廉。打虎拍蝇与当年魏侃夫筑堡拒贼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与其对敌高悬利剑,不如号召公仆们向魏侃夫学习,学习他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学习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学习他刚正不阿、敢当大义……
魏侃夫不愧为历史淘洗而留存的供后世为官者学习的楷模,他被当成神来崇拜不是人为的典型打造,而是百姓发自内心的崇拜,是人们弘扬正气、惩治邪恶的一面照妖镜。
魏侃夫作为万安百姓的保护神,他的形象、他的精神、他的人格魅力也将像历史上的正义化身一样重塑金身、熠熠生辉、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谢观光 《魏侃夫传奇》。
[2]刘良林 《从“剥皮公爹”想到的》。
论文作者:李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万安论文; 至正论文; 百姓论文; 武平县论文; 朝廷论文; 土城论文; 精神论文; 《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