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是危害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大多数路基沉陷、坍塌,翻浆等都不同程度地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有关,水的作用加剧了路基和路面结构的损坏,缩短了使用寿命。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排水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基;路面;排水
一、道路路基地面排水施工技术
1.边沟施工
填土高度与挖方路段不大于填方路段都必须布设相应的边沟,并对填方路基的坡脚做不渗水可透气的边沟布设。而处于重丘山岭地区以及平原地区的边沟,必须做分段出水口的布设。位于平曲线的边沟在施工过程中,其沟底纵坡要和曲线前后之间的沟底纵坡保持平稳顺畅的连接,禁止曲线内侧出现外溢和积水情况。位于曲线外侧的边沟要做一定程度的加深,促使其增加值与超高值相等。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汇水面积等确定。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为了充分发挥边沟的作用,减少边沟内的积水,一般在隔300~500m 处应该设排水涵,将边沟内的水引出。
2.截水沟施工
截水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部,其目的在于拦截山坡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以确保路基不受流水冲刷。针对一般土质,截水沟的边缘和挖方路基坡顶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小于5米,以维持边坡的稳定性。如果截水沟的长度大于500 米,应该在合适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牢固,在多雨地区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此外,还应该注意截水沟的出水口和其他排水设施之间的衔接应该顺畅。填方路基的截水沟和填方路基坡脚之间的距离最少要间隔200cm,同时把从截水沟挖掘出来的土壤填埋在截水沟和填方路基之间,建造一个偏向2%截水沟倾向坡度的土台,有利于处在填方路基内侧的地面水通过截水沟顺利排放出来。
3.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的水沟。排水沟的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应经过水力水文计算选定。排水沟的设置和路堤坡脚的距离应该不小于2m。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 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 500m2,其目的是将水流从路基排至路基范围以外的低洼处。为了防止水的冲刷和渗漏,截水沟应进行加固防护和防渗处理。
二、道路路基地下排水施工技术
1.明沟与排水槽施工
当地下水位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明沟或排水槽截流排除(浅层)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也可兼排地面水。明沟或排水槽必须深入到潜水层,且不宜在寒冷地区采用。明沟断面一般采用梯形,边坡采用1:1.0~1:1.5。明沟边坡一般应以干砌片石加固,并设反滤层以使水流渗入明沟,明沟纵坡宜适当加大,以保证水流及时排出。排水槽一般为矩形,可用混凝土、干砌或浆砌片石筑成,槽底纵坡不应小于 3%。当用混凝土或浆砌时,应视地下水流量及槽深设置一排或多排渗水孔,外侧填以粗颗粒透水材料,沿沟槽每隔 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留伸缩缝和沉降缝。
2.暗沟施工
暗沟的断面形式一般为矩形,亦可成上宽下窄的梯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基两侧边沟下设置的暗沟,用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层间水,同时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毛细水上升至路基工作区范围内而降低土的强度,引起冻胀翻浆等破坏。在路基填土之前或挖成之后,按照泉眼范围的大小,剥除泉眼上层浮土,挖出泉井,砌筑井壁与沟壁,上盖混凝土盖板。井深应保证盖板顶的填土厚度不小于50cm。井宽按泉眼的范围大小确定。如果沟身两侧为石质,盖板可直接放在两侧石壁上。暗沟沟底纵坡~般不小于1%,出口处沟底应高出边沟最高水位20cm以上,不允许出现倒灌现象。为防止泥土或砂砾落人沟槽或泉眼,以免淤塞,在其周围可铺筑碎石反滤层。
3.渗沟施工
不同形式的渗沟,用于不同地形特点的施工中,例如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 l%,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其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低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而管式渗沟则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当管式渗沟长度为100~300m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这三种形式的渗沟,其共同作用是为了切断、拦截有害的含水层和降低地下水位。在施工中,渗沟的布置应尽可能与地下水流向互相垂直。渗沟的横宽一般视埋藏深度、排水要求、施工和维修便利而定。汇积水流时,为防止含水层中砂、土挤入渗沟,应设反滤层。渗沟的施工与暗沟一样,宜由下游向上游施工,并应随挖随撑随填。
4.渗井施工
渗井用于排除路基附近的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即当平坦地区如果路基附近无河流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时,就可以设置渗井。渗井直径一般为50-80cm,井内填充材料由中心向四周分层次填入由粗而细的砂石材料;粗料渗水,细料反滤;填充料要求筛分冲洗,施工时需用铁皮套筒分隔,用以填入不同粒径的材料,要求层次分明,不得粗细混杂,以保证渗井达到预期排水效果。在下层透水范围内填碎石或卵石,上层不透水层范围内填砂或砾石;井壁和填充料之间应设反滤层。
三、道路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当前双坡排水与单坡排水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两种主要方法。如果车行道相对较宽的时候,应当采用双坡排水方案,已达到地表水在道路上停留的时间减少的作用。在车行道的两旁,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设置一个雨水口进行收集路面降水,同时和雨水支管汇集起来的雨水相结合,一起将地表水排到埋设在路面下的主干道里面。另外,在人行道的横坡上应当设置横向车行道的排水系统,使得人行道上的地表水能够通过横向排水系统自流地排到车行道的排水沟当中。在人行道边上设置各种各样的挡土墙,人行道边上应当在挡土墙上方进行截水沟的设置,把要流入人行道的雨水拦截起来。
对路面结构内部的排水施工技术。在对道路的各结构层进行施工的时候,每一层的结构设置都应当结合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纵横坡度的施工,能够让每一层均形成了一个适合排水的坡度,各层也能和盲沟或者是排水渠道相结合,把水很好地排出去。对排水层的施工要考虑到多雨或者是地表水比较丰富的地区的特殊性,应当采取设置排水层的方法把有可能渗透到路面结构内部的地表水及时地排除,以达到防止其渗入路基。设置排水垫层,在排水层的下方设置起能够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有效地把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拦截起来,不让其进入路基。排水层的设置要求有一定的纵横坡度,能够将渗入到排水层的水分快速排出道路外面。
结语
总之,造成道路水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能够重视预防水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针,对可能出现病害的路段进行现场检测和踏勘,并应深入调查可能导致水损坏的水源,深入分析水损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治理措施,道路的水毁灾害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章磊,焦晖.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
[2]成智.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认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5)
论文作者:庞建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路基论文; 渗沟论文; 边沟论文; 水沟论文; 明沟论文; 路面论文; 排水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