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社会化的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_生产社会化论文

生产社会化的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_生产社会化论文

生产社会化的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5.1 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1)04-0047-06

马克思以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历史状况和主要趋势为背景,提出了关于企业规模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一方面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企业规模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一定的理论工具,其中最有价值、最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在于:必须把企业规模的决定及其变化,放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双重作用下来理解,而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又是决定企业规模变动的基础力量;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理论更多地反映了19世纪及其以前的特定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和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其中所包含的某些结论必然具有历史的特点,这一点已经由当代发达国家所出现和存在的生产分散化、资本和企业小型化的事实所证明。

当代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新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企业规模发展规律的理论的任务。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理论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和分析工具,结合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特点,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的生产集中化和生产分散化、资本和企业规模大型化和小型化同时并存的二重化趋势寻求统一的理论说明。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不是决定个别企业规模的具体因素和机制是什么,而是研究决定企业规模总体发展变化及其主要趋势的一般基础力量是什么。在任何情况下,实际的生产单位的最大规模总是直接由生产资料的积聚规模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由所有者的货币或资本额所决定的。但是,这一点只是在企业的合理规模之内才是现实的,因为如果货币或资本所有权的规模超出了这个合理的限度,它就会成为“过剩资本”而游离于实际的生产和经营以外,股份公司的建立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点。因此,在不存在资本规模约束的条件下,合理的企业规模应该是多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微观经济问题,这并不是我们这里所要研究的。

一、生产规模与企业规模的基本关系

要对当代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生产集中化和分散化、资本和企业大型化和小型化同时并存的二重发展趋势进行更一般的理论说明,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基本关系。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在它们之间谁是原因谁是结果呢?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同,我们在理论上的研究重点也就不同。如果生产规模是企业规模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生产规模的发展规律出发去理解企业规模的变动;如果相反,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企业规模的变动规律出发去理解生产规模的发展规律。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发展史的考察中可以看出,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在简单协作的条件下,是资本规模决定企业规模,进而决定了生产规模。在这里,手工生产技术对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制约作用很小,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协作的规模“取决于资本家的钱袋”;在工场内部分工条件下,劳动分工所造成的生产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开始转变为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并进一步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对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发生作用;在机器和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完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劳动分工的主观原则让位于机器技术的客观原则,生产的最小规模已经不再由“资本家的钱袋”来决定,相反,生产的技术要求,既决定了资本家所必需的最低投资额(低于这个额度就不能足以建立一个企业),又决定了他的最大投资额(超过这个额度就会造成浪费,因而不经济),因此,是生产规模决定了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

自19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生产规模越来越受到技术发展的制约,而生产规模本身越来越成为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基本决定力量;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都是通过劳动分工关系的发展来对生产规模、进而对企业规模发生直接作用的。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及其表现,劳动分工体系虽然以一定的技术发展特点为基础,但它又不是完全由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它还受到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影响。

因此,在分析当代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发展规律时,应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前提,以劳动分工关系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结合一定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进行说明。

二、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

劳动分工的发展状况,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途径。因此,我们的分析重点就是生产社会化及其发展。

生产社会化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的结论都是从分析和运用这个范畴中得出来的。对于理解企业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说,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范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决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力量和因素,那么,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作为整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物质生产力发展的总体趋势,它的发展状态和特点,同样是决定企业规模发展变化的基础力量和因素。

在马克思(包括恩格斯)的理论中,“生产社会化”是用来表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的范畴。“生产社会化”是与“生产个人化”、“生产分散化”相对立的,生产社会化在生产规模上造成的结果和主要特征就是生产的集中化、大型化,因而它又是与“生产小型化”相对立的。实际上,马克思主要是在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这一含义上来运用生产社会化这一范畴的,这一点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发展的理论中得到证实。(参见邱海平:《马克思的企业规模理论研究》,载《当代经济研究》,2000(9)。)马克思确认资本主义生产力区别于以前一切社会生产的特征,就在于生产社会化及其发展,从简单协作到工场内部分工、再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资产阶级正是依靠生产社会化来战胜小生产的。在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而得以扩大。恩格斯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依据,在《反杜林论》中对生产社会化从生产资料、劳动过程、劳动产品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论述,明确地表达了生产的社会化就是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的观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第619-6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但是,我们看到,马克思基于机器和大工业的建立,对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时,似乎过于强调了生产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而忽略了他自己论述分工时对生产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的具体分析,似乎任何生产的一体化发展都是可以不受限制的、无条件的,以至于资本集中的程度可以达到超地区、超部门,从而达到整个国家的水平。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都把这一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的结论。

资本主义生产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历史表明,生产一体化和企业大型化既不是无条件的、没有限度的,也不是直线式发展的,更不是一切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把生产社会化等同于生产一体化、生产集中化和企业大型化,更不能把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等同于先进的生产力,而把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等同于落后的生产力;与此相关,也不能把生产一体化、集中化和大型化看作是一切生产的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正确理解这些关系,我们有必要对生产社会化这一核心范畴进行新的探讨。

到底什么是生产社会化呢?“生产社会化”指的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动态,即从“非社会的”变成“社会的”过程。那么“社会的”和“非社会的”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社会”是与自然相对立的概念,也是与个人相对立的概念,无论是哪一层含义,都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化”就是指由自然的变成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由个人的变成非个人的,即集体的、人类共同的。

人类生产从原始的采集业、狩猎业、捕渔业发展到农业和养殖业、家庭手工业,这本身就是一个从自然到真正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正是通过生产的这种发展,人类越来越脱离动物界,人类文明越来越取得自己独特的性质。就已经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来说,也存在一个发展水平问题,一般来说,越是落后的生产,表示生产受自然的制约越大,生产的“自然性”越强。也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发达往往造成了产品交换的不发达,所以,马克思把缺少分工和产品交换的经济形态叫做“自然经济”。这里的“自然”,不是指生产活动具有与动物获取食物一样的性质(即不使用制造出来的工具),而是指在这种生产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少,即生产的社会性弱。相反,产品交换的程度越高,表明生产的社会性也就越强。

马克思把由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理解为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正是通过交换,私人劳动转化成为社会劳动。因此,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本身都具有潜在的、间接的社会性,因为从一开始这些劳动就不是为生产者自己生产产品的劳动,而是为别人、为社会生产商品的劳动。但是只有通过交换,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潜在的、间接的社会性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社会性。一切商品的生产,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生产,但它们必须通过“交换”这一“炼狱”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产的社会化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而是一切商品生产所共有的特征。商品交换的程度越高,生产就越是需要“社会化”。因此,在一切商品生产中,都存在潜在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劳动的问题。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中所说的“社会的”是包含了这种含义的。例如,马克思在论述商品的使用价值时,明确地指出:“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马克思甚至直接把分工同“生产的社会性”看作一回事,他认为分工的发展就是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矛盾时所使用的“生产社会化”这一范畴,则是指另外一种特定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都把“社会化生产”看作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并且认为它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矛盾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详细而明确的论述。恩格斯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劳动产品的社会化等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特征,而且恩格斯所说的“社会化的生产”明白无疑地就是指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的集中化以及产品是许多人协作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三、生产社会化的二重表现与企业规模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结合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当代现实,重新反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社会化的理论时,我们认为,把生产社会化即集中化和大型化当作资本主义生产区别于以前的小生产的主要特征是正确的;认为某些生产的集中可以发展到垄断的程度,也是被证明了的;把资本主义私有制理解为与社会化生产是相矛盾的也是正确的。但是,把生产社会化仅仅理解为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并且认为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惟一形式,并主要根据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却是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的。

实际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即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生产集中化、一体化、大型化,另一种是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集中化也就是协作劳动的规模扩大化,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就是生产过程和环节的分化、协作内容的简化。生产集中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实际上是生产社会化的二重表现和形式。

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同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不矛盾的,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通过集中化,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力(集体力量)和规模效益;通过社会分工,实现专业化,提高劳动的个别生产力和专业生产水平(一切分工都具有的优越性)。

无论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它在内容和结果上总是表现为三种:第一种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集中和垄断(主要是横向一体化),美国的微软公司、INTER公司都是其典型代表,而且这种形式的集中和垄断是集中和垄断的主要形式。第二种是以一定的社会分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为特点的集中(主要是纵向一体化)。第三种就是二战以后出现的所谓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这是一种混合一体化。

正是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一体化,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资产总量的增大,有利于实现资产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应付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把相对较大的资本投入到广告宣传上去,从而扩大整个企业的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和“无形资产”,这同样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社会分工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和结果:一种是从集中化的生产中产生社会分工,即企业内部的分工转化为社会分工、企业之间的分工。这里存在双重的结果,一方面,一部分生产从原有的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了,由另外一些独立的企业来承担,因此原来的企业在生产内容上变小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原有企业的生产专业化加强了,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中发展创造了条件,企业可能变得更大了,对于经营从原来一个企业内部分离出来的项目的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社会分工发展的另一种形式是在现有生产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分工关系,即创造原来没有的生产,这一点在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一系列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建立,利用新的技术发明,生产和提供以往并不存在的新产品和服务。

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企业之间生产的产品差别化程度提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直接竞争强度。对于社会生产来说,如果说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是没有极限的,那么,专业化的发展同样也是没有极限的。

总之,生产的一体化和社会分工及专业化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这里的问题在于,为什么生产集中化和一体化不能把全部社会分工关系都转化成企业内部的分工关系?是什么因素在阻碍着这一点的实现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企业内部的分工还会转化为社会分工关系、从而出现生产分散化和企业专业化呢?为什么在生产的集中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垄断的情况下,在它的旁边还会产生中小企业呢?

应该说马克思关于企业和市场的理论中本来也包含着对这些问题的辩证解答,只是由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特定目的和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使他更侧重于回答了与此相反的问题,即为什么必然会出现生产集中化和一体化的巨大的甚至无限的发展。

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完整的理论分析来看,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关系和市场关系的分析和批判都是二重的,既分析了它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又分析了它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就企业内部来说,一方面,存在资本与劳动的对抗关系,工人的劳动不是自由自主的劳动,劳动同工人之间是一种异化关系,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生产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它避免了市场关系中的盲目性,“专制”的管理形式也有利于减少市场关系中的“交易费用”。但资本家建立企业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他只有雇佣足够的劳动力,才能获得起码的剩余价值,无论对于生产企业还是非生产企业都是如此。在一定限度内,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与他的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成正比,这正是资本集中、资本家的企业大型化的根本动力所在。因此,资本主义企业本身对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是二重的。这正是影响企业规模变动的最深刻的原因之一。没有这种二重性,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企业最终被更高级的劳动组织所代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只看到其中的一方面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对市场关系的分析同样是二重的。一方面,市场关系作为社会分工的结果和体现,实现了专业生产和经营,在促进生产上具有一切分工所具有的优越性,马克思对于各种具体的资本形式为什么会产生的分析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市场关系中的竞争规律,作为“强制性的”规律作用于每一个市场主体,正是通过市场竞争,在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欲望驱使下,通过每一个个别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盲目性,会经常使社会生产所需要的内在比例关系遭到破坏,从而造成资源和劳动的巨大浪费。市场关系的二重性同样是影响企业规模和市场关系变动的另一个最深刻的原因。没有这种二重性,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被“自由人的联合体”所代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样是不可理解的。因此,只看到其中的一方面也是不正确的。

既然资本主义企业和市场对于生产力的作用都是二重的,因此,它们实际上是互补的,都是生产力的历史的组织形式,从而,企业关系和市场关系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是,对这种转换不能仅仅从生产力这个方面来解释,而必须结合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关系来说明。

马克思正是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出发来说明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但是,马克思似乎过分强调了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对于资本家的有利性,而忽略了企业内部存在的劳资矛盾对于企业规模扩张的巨大抑制作用,也忽略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马克思自己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表明,正是劳资之间的对抗关系,使资本家对工人的管理随着资本规模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日益困难,经理阶层的出现,并没有消除劳资关系的对抗性,从而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由此而产生的管理上的深刻矛盾。

如果说每一个资本家都有资本、利润和企业最大化的主观愿望,都有独霸社会生产的欲望,但是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成为现实的。资本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必然受到这种扩大本身所产生的管理上的限制,也会受到市场竞争作用的抵消。另外,科技革命所造成的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也给众多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机会,这同样是对集中化和大型化的某种抵消。

总之,作为生产社会化的二重表现,同是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生产集中化和大型化同生产分散化和小型化是同时并存并且相互转化的,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的二重性及其相互转化,是影响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变动的最深刻的基础。

马克思曾经在理论上所预言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化受到了生产和资本分散化的一定程度的抵消,这正是直到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最深刻的原因之一。

[收稿日期]2000-12-09

标签:;  ;  ;  ;  ;  ;  ;  ;  

生产社会化的双重发展与企业规模的变化_生产社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