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十六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六大报告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的报告,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体现了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闪烁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辉,是我们党进入新阶段以来又一篇激励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宣言。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三个代表”思想是理论创新最新最重要的成果
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在“七一”讲话和“5·31”讲话中,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灵魂,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实现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也是党对自身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反映。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P11)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是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一大关键,因而也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根本走向的一大关键。
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1](P12)。“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一定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最高标准,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句话的提出,进一步表明,我们党是何等自觉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任务,并由此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来保证党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13年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取得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最新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把它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以非凡的胆略号召全党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党的代表大会首次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脉相承,又有发展。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党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又是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武器,同时还是检验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是否保持活力而避免僵化的标准。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坚决维护“三个代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起点,是承上启下的新阶段,是我们新的奋斗目标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首次提出我国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思想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20多年的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十六大将“小康社会”提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小康社会”既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更是一种理论,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主题。与我党其他文献论及的“小康社会”不同,报告首次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途径、内容等诸方面。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P19)的“小康社会”。这一提法拓展了我党关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论,标志着现代化理论更合乎中国国情、更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从邓小平提出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到江泽民在十六大宣布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1](P20-21)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在“5·31”讲话中江泽民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深刻阐述了“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2002年7月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表明我党对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文明内涵认识更加深刻。强调政治文明建设、强调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助于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上达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思想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分配制度上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保护非劳动收入,规范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新思想。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1](P15)这是我党建党以来第一次公开表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中国不仅不歧视投资行为,还将从体制上、政策上甚至法律上实现对投资行为及其收益的保护。虽然十五大已经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P28)。十六大报告还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1](P28)也就是说,不会干预人们多赚钱,但会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过高收入,保障过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既调动积极性,又注重公平。十六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新观点、新思想,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后富”理论,也是落实共同富裕目标,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丰富了我党的分配政策。“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次被写入党的报告,体现了我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勇气和魄力。应该说,这是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形象而又通俗的新诠释。这些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除上述提及的几方面的全新的论述和思想外,可以说,党的十六大报告的字里行间处处闪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光芒。这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是在对历史经验总结,对时代特征的思考和对党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把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认识和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将指导新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