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_音乐论文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_音乐论文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篇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上论文,篇章论文,中国论文,近现代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02 (2001) 03-0149-06

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1916年,北京大学由学生发起组织了一个社团——音乐团,几经演 变,于1919年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22年,由音乐研究会又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 乐传习所。本文通过探讨北京大学早期音乐教育从社团性质的音乐研究会向专业音乐教学机 构音乐传习所演变的过程,探讨学界泰斗蔡元培如何推行音乐美育,以让人们了解中国近代 音乐史和音乐教育史上的这个重要篇章。

一、音乐研究会的前身

在“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探求新思想、新知识、 新文化的热潮,各种新的社团像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 为《新青年》),参加该杂志编辑及撰稿的主要是在北大任教的新文化界人士李大钊、胡适 、刘半农、鲁迅、蔡元培等人。《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对新小说、新 戏剧、新音乐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它的影响下不断涌现出一批批进步社团和刊物 ,北大的音乐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民国五年秋(1916年),北京大学一批爱好音乐的学生,他们自发组织了一个课外活动组织 ——北京大学音乐团。团长夏宗准,主要骨干有周文燮、林士模、唐鸿志、林秉中、余名钰 、戴臣水、戴明之、廖书仓、查士鉴、谭伟烈、秦元澄等同学,宗旨是陶冶性情、活跃课余 生活,提高音乐修养。不久“音乐团”改名叫“音乐会”,他们认为“音乐团”的“团”字 易与“新剧团”、“技击团”相混,有伤大雅,故改名。音乐会下设二个部,即国乐部和西 乐部。1918年2月制定了自己的会章(注:《北大日刊》63号,1918年2月3日。),会章共二章十条,其内容包括宗旨:研究音乐,陶 冶性情;会员:凡是对音乐有兴趣的本校学生,有无音乐基础均可报名参加;会长:夏宗淮 ;教师:可聘一二名教师,薪水由学校承担;会费:会员承担部分,学校酌情补助;活动内 容:中西音乐兼采;会所:景山东街华美春。音乐会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参加青年会 主持的万国音乐会(1917年),北京发生火灾、水灾,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参加义演救灾,得到 了社会上的好评。由此可见音乐会是由一批爱国进步的青年组成的。但由于音乐会没有专职 老师,只是一些学生凭着热情和爱好,故业务水平很难提高。于是他们向蔡校长反映,并得 到校长的大力支持,首先由校长请来了山东诸城琴派一代名师王心葵(王露)先生任国乐导师 ,教授琴、瑟等古乐,同时校长还提议改组。1918年6月6日(音乐会)改组为《北京大学乐理 研究会》,由蔡校长亲自草拟章程(注:《北大日刊》156号,1918年6月6日。),该章程并作出一些新的规定。如宗旨:敦重乐教,提 倡美育;会员:校内外学生均可入会,只是会费标准不同。并设置一些课程,如音乐学、音 乐史、乐器、戏曲等,由于初创阶段,师资有限,课程暂以现有教师设置,分为琴、瑟、琵 琶 、笛、戏曲五类。

1918年陈仲子毕业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师范科,并于当年秋季来到北大,为了实践他在日 本所学,建议将乐理研究会改组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讲习会》,并由他草拟《北京大学附 设音乐讲习会章程》(注:《北大日刊》279号,1918年12月24日。)。宗旨是以敦促艺术之进化养成国民之美德。讲习门类分中乐、西乐 二 部。西乐部拟设两科,即普习科和专习科。中乐部仅设专修科。普通科讲习期限为二年或一 年半,专修科不拘期限。并定于1919年1月8日正式启用。然而不到一个月就被废除,改名为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这一改组首先是由蔡元培校长提出的,诸会员随附于后。一月三 十日便公布了新的章程(注:《北大日刊》300号,1919年1月30日。),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从《音乐会》到《音乐研究 会》之间经历了数次改组,即音乐团——音乐会——乐理研究会——附设音乐讲习会——音 乐研究会。那么从音乐会(1916年)到附设音乐讲习会(1919年1月8日)则可算是音乐研究会的 前身。

二、音乐研究会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一成立,就制定了新的章程,此章程共十二条。由蔡元培校长任该会 会长,宗旨为研究音乐,陶养性情。会址设在北大二院东屋。会员分校内校外二种,专业设 五组:钢琴、提琴、古琴、琵琶、昆曲。并制定了该会开会制度,按性质分:(1)每年秋季 召开职员选举大会;(2)音乐实践交流乐理研讨会;(3)遇有特别事召开临时大会;(4)职员 会;(5)音乐演奏会,即半年或一年举行一次。音乐研究会自1919年至1922年近三年半的时 间,一直由蔡元培校长担任会长,主持会务,督促工作,这三年间音乐研究会做了大量的工 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工作有:

(一)组织建设与发展

音乐研究会每年召开一次选举大会,对职员进行投票选举,不断地加强组织建设,从北京 大学音乐研究会职员姓名表(注:《本职员姓名表》,《音乐杂志》(北大)第一卷第八号,1920年10月。)中得知,该会的职员主要有所长一人、主任干事一人、中西文 文书三人、会计一人,古琴、丝竹、昆曲、钢琴、提琴、唱歌,各组一名干事,杂志编辑三 人。除所长由校长担任外,其他均由学生担任,由此可以看出该会组织机构较健全、分工明 确。

对章程每年也进行一些修改。如宗旨第二年改为:研究音乐、发展美育;专业由五组扩大 到六组即:古琴、丝竹、昆曲、钢琴、提琴、唱歌;章程由原来的十二条改为八章三十四条 。由此可见音乐研究会的章程是十分细致和完备的。

音乐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无论在学校 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吸引了很多校内外音乐爱好者入会,从《北京大学 音乐研究会九年第一期姓名表》(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会员姓名表》,《音乐杂志》(北大)第一卷第七号1920年9月。)中得知,不到一年的时间,会员就发展到二百余人。可谓 兴旺发达。

(二)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研究会的导师,有长期任教的,有临时聘用的。有时教师不够,也请一些水平较高的 学生承担部分辅导工作。除聘用国内导师,还聘有外籍教师,如纽伦(英国)、哈门司(荷兰) 等。国内的导师主要有:王露、萧友梅、杨仲子、陈仲子、赵子敬、刘天华、包玉英、吴瞿 安、陈万里等。该会导师大多是由蔡元培校长亲自延聘。

最早来北大任教的应属王露(王心葵)先生。王露,中国古琴家、琵琶家,1878年生于山东 诸城。师从王心源学虞山派琴曲,后潜心研习王冷泉传谱的金陵派琴曲。融二派之长,独成 一家,琴艺精湛,出神入化,与王心源、王冷泉一起被誉为“诸城琅琊三王”。1904年留学 日本,他精研西洋音乐达六年之久,1909年回国,获学士学位。1918年5月18日,经章太炎 推荐,邀请王心葵先生来校举行琵琶、古琴演奏会,演奏会吸引了一千多名师生前去欣赏, 得 到大家一致好评。蔡元培先生随即聘请王露为国乐导师,承担古琴、琵琶教学工作,王露欣 然留在北大任教,他是该会第一位导师,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古琴教学进入高等学府之先河。 可是,王露先生不幸于1921年12月15日病故。

萧友梅,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01年赴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后在东京帝国 大学学习教育学,1909年大学毕业归国。1913年又赴德国留学,1916年7月以论文《十七世 纪 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于1920年3月底回国。他是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在国外获得音乐方面博士学位的音乐家。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蔡校 长亲自出面,邀请萧友梅加入北大阵容,萧友梅回国后不久便来到北大。当时没有音乐系, 在所有学科中以中文系为最近,所以萧友梅作为中文系教员,为音乐研究会教课,一人承担 了四门课,即普通乐理、音乐史、和声、作曲法。萧友梅的到来,使音乐研究会的进展迈入 了新的里程。他除教学外,还编写教材、作曲、组织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等,可以说他的到 来,标志着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

陈仲子,191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师范科,于当年秋季开学来北大任教,教乐典、 和声、钢琴、箫。

杨仲子,1919年毕业于日内瓦瑞士国立音乐学院。他于1920年夏回国来到北京,并积极投 入到音乐教育事业中,1921年被聘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教授钢琴。

刘天华,民族器乐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县人。他自幼喜爱音乐,曾向 周少梅、沈肇洲学习二胡、琵琶,并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1921年底国乐导师王露病逝,经 原在常州中学向刘天华学习过的北大学生吴干斌向蔡校长推荐,1922年4月19日,刘天华受 蔡校长之聘,来北大音乐研究会任国乐导师,教授二胡、琵琶等,1932年6月病逝于北京。 音乐传习所的六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收获最大的一个阶段,他不仅教学,还从事创作,编 写教材、演奏和理论研究等工作,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改 革和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音乐研究会的主要活动

教学、编印音乐杂志和主办音乐会是音乐研究会的三大主要工作。

1.教学

音乐研究会成立不久就进行了教学上的安排,从音乐研究三年的课程安排表(注:1、《北大日刊》311号,1919年2月18日 2、《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姓名表》,《 音乐杂志》(北大)第一卷第七号,1920年9月30号 3、《音乐研究会各组每周练习时间表》 ,《北大日刊》869号1921年10月19日。)可以看出, 课程设置分四方面:(1)音乐理论(和声、乐理);(2)西乐(钢琴、提琴)(3)民乐(古琴、琵琶 );(4)昆曲。由于不断引进教师,课程也相应增加。

除此外,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丝竹改进会》(注:《丝竹改进会简章》,《音乐杂志》(北大)第一卷第七号,1920年。),其宗旨是:改良中国丝竹乐器 。聘陈仲子先生为导师。成立了一个中乐唱歌班,经常参加演出。另外还成立了西洋细乐队 ,由萧友梅主持。

2.音乐会

举行多种形式音乐会,有导师演奏会,学生演奏会,有小型的,有大型师生同台演奏会, 有 丰富多彩的游艺会,还有种种义演等。演出活动频繁,半年内多达二十几次,平均每月二、 三次。音乐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同时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受到普遍好评。特别强调的是,蔡元培校长非常关心和支持此项活动,每有演出,蔡先生总 是要出席聆听,甚至亲自参加演出。如1919年第一次音乐演奏会,蔡元培校长作为本次音乐 会的节目主持人,首先登场一一介绍节目,故令人觉得这是一场非同小可的音乐大会。再如 1919年11月11日举办的同乐会,音乐会开始之前,蔡校长作为主持人作了非常精彩的演说(注:《北大日刊》488号,1919年11月17日。) 。他从中西方的思想观念、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客 观上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认为要建设和发展中国近代音乐,就应“采西学 之特长,以补中国之缺点。”使二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近代文化。要 建设和发展中国音乐,应重视音乐,兴办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这些正是建立 此会的初衷。蔡元培的演说,正是他的音乐思想的具体体现。

3.音乐杂志

北大音乐研究会的一项特别成果就是出版了国内最早、影响最大,专业性最强的一份刊物 —— 《音乐杂志》,这份刊物自1920年3月创刊到1921年12月停刊,一共发行了二卷,每卷共十 期。由蔡元培先生撰写了发刊词(注:《音乐杂志》(北大)第一卷第一号,1920年3月。),他提出对于西方文化,要坚持一要“输入”;二要“研 究”、“选择”,而后“吸收”;三要有“更进之发明”以参于世界著作之林。《音乐杂志 》的创办,是蔡元培革新北大,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美育领域中 的具体体现。杂志的内容包括诗歌、中西乐谱、教材、介绍中外音乐家、社团活动报到等, 《音乐杂志》的出版,对于介绍和传播西方音乐,整理和研究传统音乐,开展和普及音乐教 育,总结与交流音乐社团活动经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近代音 乐文化留下一份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三、正规的教学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音乐研究会毕竟属于课外活动性质,很难达到专业音乐教育的效果。于是由萧友梅最先向 蔡校长提议改组,由学校组织办成正式的教学机构,改名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 此项提议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并让萧友梅草拟章程,1922年8月学校评议会通过北京大学 附设音乐传习所简章,1922年10月开办,成为北京大学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由此,结束了 音乐研究会三年半多姿多彩的活动,跨入新的发展里程。

关于音乐传习所名字的来历,当初是这样的,萧友梅参照欧美综合大学附设音乐学院的模 式,将音乐传习所办成音乐学院。实际上,该所的英文全称是:The Conservatory of Musi c of the Peking National University,即“国立北京大学音乐学院”。由于“开办时间 仓促从西名Conservatory of Music译来”(注:《音乐传习所对于本校的希望》,萧友梅《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刊》,1923年。)。故得名音乐传习所。

音乐传习所简章(注:《北大日刊》1069号,1922年8月19日。)共四章十二条,从简章中可以看出:该所以养成乐学人才为宗旨,一面 传习西洋音乐(包含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其分科为本科、师范科、选科三种。 本科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分理论、作曲、钢琴、提琴、管乐、独唱五科,只定毕业标准 ,不定毕业年限,学分为120个,凡修满所定学分即可毕业。师范科,分甲、乙种暂定二年 ,或修60个学分即可毕业。选科专为有音乐兴趣的爱好者提供学习机会,分理论、唱歌、西 洋弦乐器、中国管弦乐器各科,不定修业年限,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从史料上看,未发现有 本科教育的记录。从甲乙种师范课程表(注:《北大日刊》1069号,1922年8月19日。)中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包括三方面:(1)音乐理论 课(和声、乐理、作曲、音乐史等);(2)音乐实践课(合唱、视唱、中外乐器);(3)基础理论 课及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授法、英语等)。从以上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即重视专业知识 的教育,同时也重视整体素质的教育,既有西乐也有民乐,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兼容并包’ 的办学思想,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是比较科学的,同时是相当完备的。

该所还规定了演奏会的形式和时间,演奏会共分二种,一种是导师或来宾演奏会,每礼拜 一次。一种是学生演奏会,每学期一次。传习所的经费由学校拨款,占本校全年经费约八十 分之一。(注:《音乐传习所对于本校的希望》,萧友梅《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刊》,1923年。)

从以上的简章中可以看出,音乐传习所同音乐研究会相比较,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 是 一个课外活动组织,而是一个由自己招生,自己聘师,课程独立,有学分、学制,由学校组 织成立的正式教育机构。

北大音乐传习所自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成立至一九二七年,这几年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有 :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招生、组织管弦乐队、举办音乐会等。

1.教师队伍建设

从多次演奏会的节目单以及课程安排上可以了解到,当时在音乐传习所的主要教员有: 萧友梅(乐理、和声、作曲、音乐史、管弦乐队指挥),杨仲子(钢琴),嘉祉(钢琴,俄国人) ,刘天华(琵琶、二胡),易韦斋(作词)。至于管弦乐器的教师大多都是管弦乐队的正式队员 。

2.招生分配

传习所每年进行单独招生,招生名额由学校规定,每年“只有学额四十名”(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招男女生广告》,《北大日刊》1069,1922年8月19日。)。从招生广 告上可以看出,学生还分官费和自费二种(注:《音乐传习所对于本校的希望》,萧友梅《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刊》,1923年。

),学生毕业后到原省教育部门报到。

音乐传习所学生既有北大的学生,也有来自校外的师范生,甚至有年龄很小的选科生。音 乐 传习所的体制很特殊,是半独立于北大的。

3.管弦乐队

在音乐研究会的后期,有一个小小的西式队,称为“细乐队”,大概只有几个人,音乐传 习所成立,乐队的组织就更是刻不容缓。管弦乐队的来历根据萧友梅在《音乐传习所对本校 的希望》中所说,民国前二十三年(1889年),赫德利用海关税项,在海关附设一个音乐部, 组建了海关管弦乐队,延聘葡、意、德、荷、英各国音乐专家,初成立只有二十几个人。赫 德去世后,因经费无着而解散。民国三年(1914年)京汉路局法人何图,召集乐队重组,改名 为“北京外洋音乐会”,民国八年又因缺少经费而解散,蔡元培先生对此非常同情,将乐队 转接过来。由于传习所经费有限,只能聘六位导师,所以开始只能演奏小型节目,以后扩大 到16人左右,管弦乐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北大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创建于一九二三 年四月,它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二个由中国乐师组成的管弦乐队,第一个管弦乐队由曾志忞创办于一九一一年,但没有开过什么正式的演奏会,北大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由十七人 组成,萧友梅任指挥,经常举办音乐会,管弦乐队音乐会当时叫“大乐音乐会”,大乐音乐 会演奏的曲目以西洋作品为主,如海顿、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逊、韦伯、柴可夫斯基等 人的作品。除序曲、第三交响曲、舞曲及改编的管弦小品外,还演奏一些大型的作品,如贝 多芬的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国人演奏的西洋 交响音乐。音乐会中还介绍了中国人的管弦乐作品,如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和“哀悼 进行曲”。特别是“新霓裳羽衣舞”,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西式管 弦乐曲。它标志着中国交响音乐的开始。由此可见北大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虽然不是第一, 但它的社会影响及演奏水平远远超过第一。它推动着我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在我国近代音乐 史上有 着特殊的历史地位。

4.音乐会

蔡元培先生竭力推行美育,萧友梅亦认为推行艺术教育是提高整个国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所以他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并提出“国民音乐会”的构想。主张经常举办音乐 会,以引起国民对音乐美的爱好和提高民众的艺术鉴赏力,并从中增进对世界各民族优秀音 乐遗产的了解,最终达到为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进步和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对专业音 乐教育来讲也是将课堂学习从社会艺术实践相结合,反过来对促进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也是 有积极的影响。因此,音乐传习所除教学、科研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多种形式 的音乐会。音乐传习所成立以后,举办音乐会成了该所的重要活动之一。目前已查询到该所 音乐会的记录共有34次,平均每月二次,十分密集。音乐会的类型有大乐音乐会、来宾音乐 会 、导师音乐会、学生音乐会等。这些音乐会大多数是在北大二院举行,还有在校外举行。由 此可见北大音乐传习所举办的音乐会不仅在校内,还面向社会,为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广大 民众音乐欣赏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嘉祉音乐会,成了北大音乐传习所的告别音乐会,根据目前可查 资料记录,这是该所最后一次大的活动,一九二七年华北正控制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中,当 年六月张自封为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任潘复为国务总理,刘哲为教育总长。七月二十一日 ,刘哲提出改组北京高等学府。八月六日组合九所高校为京师大学校,他自己兼任校长。刘 哲认为音乐“有伤风化,无关社会人心”,准备将北大、女大、艺专三校的音乐科、系全部 取消。后经音乐界力争才保住了女大的一个系。为时五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专业化的高等音 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就这样夭折了。

音乐传习所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到一九二七年八月,只有五年,但其在近代专业音乐教育 史上的开创之功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大学早期音乐教育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仅有八年,但它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中 国近代教育史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创建了我国近代最早的管弦乐队,创办了我国最早的 专业音乐刊物——《音乐杂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民乐教育进入高等学府之先河。北大音 乐传习所是我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二十年代以后成立的其它音乐教育机构,其办学 方针、办学模式基本上因袭了北大音乐传习所,它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并确立 了中西兼容的教育体制。北大早期音乐教育,为培养近代专业音乐创作人才、引进和传播西 洋音乐、继承和改良民族音乐、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以及普及音乐教育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5-11

标签:;  ;  ;  ;  ;  ;  ;  ;  

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