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蒋绍华

探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蒋绍华

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能够使工程质量和生产率卓效提升,能够保证构建规整化、户型规范化的装配式建筑出炉,降低了设计失误率,出图率提升,特别是能够紧密连接生产中的上下游公司,信息化推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切实完成。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BIM技术的发展,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阶段着手,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整个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装配式建筑在BIM技术的结合下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等理念的不断深入,装配式建筑正在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有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减轻噪音、施工污染少等特点。而BIM技术在信息化时代对建筑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的建筑工程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施工主要采用“现浇筑”的方法,由工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隐患,导致原材料及人力的浪费。装配式建筑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绿色节能、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有其很大优势。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如缺乏规范和标准,预制化产业链及管理不完善,预构件标准化不统一等,导致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以及维护过程中都存在问题。

2.BIM技术应用现状

BIM技术完整的模拟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经过优化的模型,还可以体现项目各个时间点所需要的材料、施工工艺、预制预留等信息。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核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实现建筑信息化,能很好的解决在项目工程各个阶段建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总策划力不足、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因此,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相辅相成,可以使建筑业更快更好的实现装配式施工。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

BIM技术相对传统技术而言主要有协调性、可视性、模拟性、出图性以及优化性五个特点。工程管理人员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及BIM技术的特点,优化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等,从而提升设计、施工的准确性及质量。

3.1深化设计

在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项目模型,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优化管线排布,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审核,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模型,有效指导管线综合排布及预留预埋,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可能出现的局部预埋件无法对接及回厂重造等情况。

3.2出图、交底及施工

相较于传统图纸而言,BIM技术强大出图功能可以为厂家提供准确的模型信息,指导厂家完成各个部件的预制加工,最终实现无缝对接。

3.3完善的运行维护体系

BIM技术作为全面的建筑信息模型,不仅可以在施工阶段指导施工,同时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运行和维护。经过优化得到的模型和实际完成的建筑保持高度一致,在模型中包含建筑物的各个系统,各个部件及组装信息。建筑信息模型实时同步模拟,无论建筑物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取相应的模型信息,高效实现建筑物运行维护。此外,即使建筑物需要被拆除,模型也可以筛选出可回收再利用的部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在现代建筑业中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预制构件。而且整个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导致信息不集中,在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和组装中就会出现配合不协调。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准确及时的收集到各构件的信息,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不能被很好的把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最后对于已经完成好的装配式建筑,当出现某个构件损坏或者不合格的情况时,由于信息难以及时收集和处理,导致整个建筑物的损坏。而把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就会很好的帮助解决以上问题。

4.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第一,BIM技术可进行地理位置及场地的规划与分析。在装配式建筑当中发挥着非常明显地作用,其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定位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第二,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图的绘制与模型的建立。BIM技术的应用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其绘制的施工图当中,每一个元素都是由工程的基本含义,譬如:构件的空间尺寸、施工材料的基本属性等等,以此便促使模型参数间产生一种密切的联系;第三,BIM技术的利用,如果工程设计中有管线冲突等矛盾便会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对其做出及时性的更改;第四,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进行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可为造价人员供应充分的工程量信息,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将误差降到最低。

4.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生产制造阶段的应用

装备是建筑构件生产过程当中,将BIM技术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包括构件的材料类别、几何尺寸等信息植入到各类预制构件当中。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编码具有唯一性的基本属性,为此,建筑构件在实际生产-存储-运输及吊装等过程当中能够促使信息的精准无误。BIM的应用能够为建筑构件的生产管理子系统供应所需的数据资料,同时,能够将每一个预制构件的存贮、质量检测、生产等信息返还到BIM数据库当中,以此实现BIM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完美融合,达到预制构件零库存、无任何缺陷的最佳目标。

4.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阶段的应用

第一,改善预制构件库存及现场管理条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顺利地实现对建筑构件的实时性追踪与合理性掌控,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非常精准地获取信息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将信息传达出去,减少了人工作业的误差;第二,BIM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系统性掌控,在3D-BIM模型的基本前提下,相继引入了时间与资源维度形成5D-BIM模型,从而对装配式建筑的各类资源投入状况及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模拟,从而实现了对工程施工计划的动态化管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成本资源投入直观真实的呈现在广大工程参与人员的面前。

4.4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结语

为更好地响应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装配式建筑逐渐演变为二十一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其中,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弥补了固有建筑中信息收集与处理上的一系列难题,可以说,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有效应用为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白庶,张艳坤,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15(11):106-109.

[2]宫文军,曹杨,巩俊松.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构件系统设计与优化[J].安装,2014(1):55-57.

[3]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15):25-29.

论文作者:蒋绍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探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论文_蒋绍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