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对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下肢慢性伤口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采用传统方式换药,观察组以新型敷料换药,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3.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5.30)d,观察组患儿换药过程中Wong-Baker评分为(1.4±0.3)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儿童下肢慢性伤口在换药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可有效缓解换药过程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新型伤口敷料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205-02
因儿童对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与应对能力较差,为创伤事故高发群体,易发生严重创伤[1]。创伤后遗伤口的治疗周期较长,效果不理想,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院近年来对下肢慢性伤口患儿换药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效果较为确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下肢慢性伤口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6.2±1.8)岁;受伤原因:车祸30例,高处坠落15例,碾压6例,其他4例。观察组55例患儿,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为1~15岁,平均年龄(6.7±2.2)岁;受伤原因:车祸32例,高处坠落14例,碾压6例,其他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受伤原因等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在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伤口及全身情况进行测量、评估、记录,对疑似伤口感染患儿,对创面渗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在伤口评估完成之后,对存在明显坏死组织伤口,先以过氯化氢溶液(3%)对伤口进行清洗,以生理盐水将药液冲洗干净,以无菌纱布擦干,再以聚维酮碘(1%)进行消毒,然后以生理盐水将药液冲洗干净,再以无菌纱布擦干。
观察组根据伤口外观的颜色,分为粉期、红期、黄期、黑期,按照伤口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敷料。对伤口外观出现干硬黑痂,以施乐辉清得佳水凝胶,在表面覆盖脂质水胶体敷料优拓,以拧干的生理盐水纱布与两张干燥无菌纱布做外层敷料;对伤口有黄色分泌物,且渗液较多伤口,采用优格的优赛,以3~4张无菌纱布做外层敷料;对基底颜色晦暗,伤口渗出物有异味患儿,以银离子敷料优拓SSD做敷料;对伤口基底较为红润者选择优拓与透明敷料;对腔洞与窦道渗液较多患儿,以藻酸盐类敷料填塞,在渗液减少之后,以水凝胶进行填塞。
对照组在伤口评估与清洗完成之后,以无菌纱布或聚维酮碘(1%)浸润无菌纱布对伤口进行包裹,对有窦道患儿,以生理盐水纱条进行填塞。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情况[2]:以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评价,量表按照无痛到剧烈疼痛记为0~10分。(2)以我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儿或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满分100分,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3.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5.30)d(t=5.291,P<0.05)。
2.2 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换药过程中Wong-Baker评分为(1.4±0.3)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3)分(t=4.936,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新型伤口敷料种类较多,但临床报道大多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患者分使用情况报道较少[3]。本研究对观察组患儿采用新型伤口敷料,主要包括水胶体类敷料、透明半透性敷料、油纱类敷料及抗菌敷料等,在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不适或过敏现象,且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效果较为确切。本研究对观察组患儿加多使用优赛,优赛的主要成分是藻酸盐加水胶体,是从海藻中提取出的藻蛋白酸,其敷料柔软性好,敷贴性好,同时也可用于腔隙与窦道引流或填塞。它能够将创面同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开来,形成一个湿润、低氧、微酸的环境,利于创面生长。在更换时容易同创面脱离,从而减轻了换药过程中造成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3.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5.30)d,观察组患儿换药过程中Wong-Baker评分为(1.4±0.3)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3)分,证明采用优赛作为伤口敷料利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儿换药过程疼痛。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证明新型伤口敷料因效果确切,更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总之,对儿童下肢慢性伤口在换药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可有效缓解换药过程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金婷,程咏梅,赵朋,等.再生纤维素/胶原蛋白复合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J].功能材料,2014,14(45):14150-14151.
[2]吴春芳.新型伤口敷料在老年病科常见褥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63-264.
[3]张功艳.湿性伤口敷料用于压疮护理的价值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7,10(12):181-182.
论文作者:张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敷料论文; 伤口论文; 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下肢论文; 过程中论文; 纱布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