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丽 梁丽容 钟兰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手术室 广东佛山 528061)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科接诊且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病患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25)。A组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比B组的20.0%低,P<0.05。A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43.11±7.95)分,同B组的(50.58±8.41)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施护,可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症状。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针对性护理干预;腹腔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57-02
临床妇科手术中,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常见,过去临床医师通常采取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腹腔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全子宫切除术中。有报道称[1],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用时更短,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预后效果更好,但患者在围术期间依旧比较容易发生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从而对其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科接诊且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病患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5例。A组的年龄为35~66岁,平均(46.13±4.27)岁;子宫颈癌者,4例;子宫肌瘤者,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者,6例;子宫腺肌症者,5例。B组的年龄为34~67岁,平均(46.83±4.58)岁;子宫颈癌者,3例;子宫肌瘤者,1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者,5例;子宫腺肌症者,6例。比较两组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围术期间都予以常规护理,内容有:密切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变化;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术后指导取去枕平卧位;定期检查引流管情况,确保引流通畅。A组加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详细如下:
(1)主动和患者沟通,充分了解其心理需求及情绪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并予以患者贴心的照护。利用温和的语言关心、鼓励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等,采取最适的手段对其进行疾病宣教,比如:发放健康手册、播放相关视频以及口头宣教等。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优势详细告知患者,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临床经验以及既往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增强面对手术的信心。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情况,若存在皮下气肿,应在术后8~12h内予以低流量吸氧治疗,此外,亦可采取腹部加压以及局部理疗等方法加快二氧化碳排出的速度。指导取头低脚高位,将下肢以及下腹部适当抬高,减轻二氧化碳对膈神经造成的刺激程度,避免发生肩痛的情况。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和皮温等情况,嘱咐患者大量饮水,鼓励术后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适量的活动,以免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术后进食的方法、注意事项和时间等详细告知患者,对于肛门排气且肠道功能恢复的病患,予以流食,此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恢复至普食。告诉患者要采取少量多餐的就餐原则,对于进食量不足的病患,要予以静脉补充营养以及电解质治疗。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予以腹部按摩护理,加快肠道功能恢复的速度。注意检查切口情况,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与颜色,准确记录引流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1.3 评价指标
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2]评分标准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症状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严重。对比两组并发症(脏器损伤,皮下气肿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评分
A、B两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比B组低,P<0.05。如表1。
3.讨论
相比较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优势更加显著,但若患者在围术期中不能得到系统性的护理,将会引发诸多的并发症,比如:下肢静脉血栓等,从而对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3]。针对性护理干预为比较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予以多方面个体化的护理,从而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早日康复[4]。此研究中,A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B组低,P<0.05。提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脏器损伤以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几率,并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预后,建议采纳。
【参考文献】
[1]余秋莲,张娜妹,纪燕琴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59-61.
[2]周锁娣.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58-59.
[3]何倩.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209-1210.
[4]王英.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2,33(6):1104-1105.
论文作者:陈艳丽,梁丽容,钟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并发症论文; 腹腔论文; 术后论文; 切除术论文; 针对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