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文化哲学的新领地:日常生活批判——访衣俊卿博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常生活论文,领地论文,哲学论文,博士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衣俊卿,男,1958年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1月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求是学刊》主编。主要著作有:《实践派的探索与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译著有《日常生活》。迄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问:从您近年的学术成果和办刊实践来看,您似乎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文化哲学领域中,这是否与您对哲学本身的理解有关?
答:的确如此。近年我所从事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交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进行的。此外,我主编的《求是学刊》从1992年起一直开设“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专栏,力图对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的演进做大尺度的、广义的文化哲学透视,从而揭示世纪之交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演化的新态势、新发展和新突破。
在我看来,真正的哲学应当是人类文化精神的外显。20世纪的人类学、文化学、人本主义思潮、新马克思主义等从不同侧面揭示着这样的主题。文化所昭示的是人的世界和历史的最深层的东西,即人的生存模式或生存方式。所以,文化哲学研究不再停留于历史的表层,而是切入它的深层和内核。这样的研究可以把对人及其世界的形而上的理性反思和实证的文化历史思考结合起来,为面临困境与挑战的中国哲学提供真正的生长点。
问:文化哲学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您是否把日常生活批判当作文化哲学的一种特殊形态来加以研究?
答:是的。进入90年代后,我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全部研究都集中到日常生活批判领域,我承担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文明与日常生活哲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了有关日常生活批判的系列文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经过近四、五年的研究,我初步完成日常生活批判的奠基工作。
日常生活批判并不是关于生活中某些具体哲理的阐发,而是一种植根于人类历史和生活世界的哲学立场,是文化哲学的一种新视野或特殊领域。我对人类社会结构做了一种新的划分,把它当做一个金字塔式的三层结构:(1)处于金字塔顶部的是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的领域,是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知识领域。(2)处于金字塔中部的是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它主要由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构成。(3)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生活领域,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获取与消费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个人交往活动;以及伴随上述日常活动的重复性的日常观念活动。在这个金字塔结构中,前两个层面构成了非日常生活世界。而日常生活批判就是对处于金字塔底部的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又不为传统理性所关注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思考。
问:那么,您是如何走向这一研究领域的?
答: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促使我开始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动因主要是我的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在逻辑要求。在文化哲学研究中,我始终追求“总体的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生成。为此,我力图对人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模式做出总体性的揭示。80年代后期,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想来展示人的实践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存在方式;二是通过对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来揭示和分析批判20世纪的人类文化—历史困境和技术世界中现代人的异化受动的生存方式。但我发现,自由自觉的和异化受动的两种生存方式并不能涵盖人的全部文化模式,人的另外一种生存方式,即自在自发的生存模式同样左右着人类历史的演化。这一发现把我推向日常生活领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为模式正是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
问:除了这一理论动因,是否还有现实的动因驱动您展开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答:毫无疑问,文化哲学绝不是一种纯粹学斋式的理论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比理论的逻辑更强有力地推动我走向日常生活批判这一领域。从本质上讲,现代化决不简单意味着财富的增长和技术的改进,它应当是人的生存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或重塑。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人们生存方式的本质特征既不是自由自觉性,也不是异化受动性,而是自在自发性。即是说,未经过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大潮洗礼的人们,其生存活动既很少体现为自由自觉的创造与建构,也较少体现为异化受动的非本质的存在,而是表现为一种原初未分化的、自在自发的、重复性的生存态。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主要任务不是揭露和扬弃普遍的、人们已自觉地体验到的异化,而是如何促使这些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走向自由和自觉。
问题在于,是什么因素塑造了人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我以为,是体现农业文明基本精神的自然主义和宗法伦理主义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人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而这种生存模式是这些民族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主要羁绊之一。正因如此,过去百余年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诸多争端大都是在文化层面上展开的。然而,过去的许多激进的文化启蒙运动大都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文化启蒙并没有真正触及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文化传统的真正寓所或深刻根基不是由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领域和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领域所构成的非日常世界,而是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世界。
经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哲学探索,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扬弃人的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即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就要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而传统文化的转型落到实处,应当是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
问:通过您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为了建构关于总体的人的完整理论,还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现代化的进程,都十分有必要建立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具体形态的文化哲学。您能够概要地描述日常生活批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吗?
答:我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规定日常生活批判的内容的。一是建构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包括从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图式诸方面对日常生活领域的界定;进而从分类学的角度分别阐释日常消费世界、日常交往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的内涵;并从总体上揭示日常生活的一般运行特征,如日常生活的一般满足和高峰体验、冲突与裂变、中断与灾变等。通过这些分析,使日常生活得以在理论上显现。二是构造日常生活批判重建的模式,从文化学的视角揭示传统日常生活作为传统的、自在的文化的寓所的地位;从历史学的角度阐释日常生活世界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从价值学的角度揭示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对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的正面与负面效应,从而把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本质内涵而加以展示与阐发。
在上面我所列举的日常生活批判的各方面内容中,对于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图式的分析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批判的价值取向。经过分析我发现,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主要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1)自在的活动方式: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2)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传统习俗、经验、常识;(3)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4)自发的调控系统:家庭、道德、宗教。
依据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图式的分析,我这样提炼出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思想: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日常消费活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构成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凭借给定的归类模式和重复性思维以及血缘、天然情感、经验常识、传统习俗等加以维系的自在的、未分化的、近乎于自然的领域,它直接塑造了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这种自发的日常主体是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典型的活动主体,它与工业文明条件下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基本素质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非日常活动主体格格不入。因此,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要实现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使人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束缚,由自在自发的日常生存状态向自由自觉的非日常存在状态跃升。这是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的内在机制。
问:从您的论述中,的确可以看出日常生活批判重建对于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实践意义,问题在于,应如何准确地把握对日常生活世界批判重建的具体含义?
答:这应当从对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的价值学分析谈起。从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日常生活及其自在自发的活动图式具有两重性。在积极的意义上说,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为个体的生存提供必备的基础,为人提供熟悉感、安全感和“在家”的感觉,同时,日常生活的自在性图式和重复性思维与实践可以造成经济化效果,这是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和科学、艺术和哲学等精神生产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但是,在消极的意义上说,日常生活的自在自发的图式和结构又具有压抑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的倾向,使人处于一种未区分和无名分的存在状态,处于自然的和自在的存在状态。当人们以这种日常生存方式去从事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和自觉的精神生产时,整个社会就会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内在活力。这往往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真实写照。因此,所谓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抛开日常生活而存在,也不是说要每个人均成为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而是要打破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的过分统治,从而通过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人类精神来增强主体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使人由自在自发的存在状态进入自由和自觉的存在状态。其结果是个体完成独立化过程,无论在日常活动中还是在非日常活动中都既能适度地运用日常生活图式和重复性思维,又能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可以断言,自由自觉的主体与充满竞争与创造性的开放社会的二位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
问:您认为目前的中国社会非常需要经历一场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吗?
答:毫无疑问。业已完成现代化进程的民族都经历过日常生活世界的改造与重建,如市场经济大潮斩断了人对土地的依赖和人身依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改变了人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相比之下,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改造与重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同其他民族相比,中国这一古老的农本社会具有过分强大与沉重的日常生活结构。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之点加以说明:(1)中国几千年的农本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它本质上是一个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其中绝大多数人口是传统农民,他们终生被封闭在家庭与天然共同体中,凭借着自发地溶进血脉之中的传统、风俗、习惯、经验、天然情感、血缘等文化基因而自在地生存。(2)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植根于原始的、自在的“天人合一”观念之上,其主要导向不是超越自然关系,把人从日常生存中提升出来,而恰恰是对自然的肯定与回归。儒家通过对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基于血缘宗法关系的伦常的强调,道家通过对“自然无为”的赞美,大大地强化了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色彩和自在性、重复性、封闭性等本质特征。(3)至关重要的是,中国日常生活结构不但自身十分强大与沉重,而且具有蚕食自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领域的倾向。这一倾向至今十分严重,例如,在现实社会活动中,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人情关系在经营交往与社会活动中横行,连哲学和艺术这种最需要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变成按固定模式和框架进行归类与复制的重复性活动。这些都说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人自身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十分繁重。
问:可以看出,您的工作已经在中国哲学界的文化哲学研究中开拓了一块新的领地,不知日常生活批判在国外的研究情况如何?
答:应当指出,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回归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导向,如胡塞尔晚年对“生活世界”的回归,维特根斯坦晚年对“生活形式”的思考,海德格尔对“日常共在”的批判,列菲伏尔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剖析,等等,从不同侧面涉及到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但是,他们的这些思想还不够系统,其价值取向又各异,因此,虽然可以作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但无法现成地接受。我的研究除了参考这些文献外,更多地依据现代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哲学、民俗学,尤其是依据对人类文化和中国文化演进的思考。
问:真诚希望您的日常生活批判能取得更深入的成果,能谈一下您今后的打算吗?
答:我准备分两步走。近期的打算是,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沿革和当代变化做实证性研究,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具体揭示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远期打算是,把我在实践哲学、异化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等方面研究中所形成的关于人的自由自觉的、异化受动的、自在自发的三种生存模式的见解整合起来,尝试建构起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哲学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