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博爱康复医院麻醉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60例/组。对照组予以喉罩全麻,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及术后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喉罩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麻醉方法;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术后恢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来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晚期病变等疾病的医学技术,具有成熟性、标准性。但是相比年轻人,老年人身体机能更弱,术后易引发局麻药中毒、术后苏醒延迟等并发症[1],对手术疗效、术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便是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恢复的影响,以下是具体研究过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33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53±7.37)岁。实验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36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11±8.55)岁。2组患者在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差距不大(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麻。实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当发现其大腿肌肉收缩后,对电流强度进行逐步降低,直至<0.3mA。若发现患者相应肌群依旧收缩,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对腰丛、坐骨神经注射罗帕卡因(剂量为30mL,浓度为0.5%)[2]。用药后观察10min,阻滞平面确定后便进行诱导,为患者插入喉罩同时将其和麻醉剂相接实施机械控制通气。将潮气量、呼吸参数和呼吸频率调整至最佳值,术中对麻醉深度进行实时监测。
对照组患者喉罩全麻和实验组一致。
为维持麻醉效果,给予所有患者顺苯阿曲库铵、丙泊酚、雷米芬太尼。
1.3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
(2)记录2组患者在不同时刻的应激反应指标,应激指标包括IL-6、COR,在麻醉诱导前(T1)、置入喉罩5min后(T2)、手术切皮时(T3)、剥离骨膜时(T4)、术毕时(T5)、拔除喉罩后5min(T6)对应激反应指标值进行记录[3]。
(3)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从呼唤睁眼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应激反应指标值、术后恢复效果[用(`x±s)表示,t检验]投入SPSS 20.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若P<0.05,则2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
2 结果
2.1 2组患者麻醉情况
实验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427.59±45.31min)较对照组更长,完全阻滞时间(10.70±1.22min)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2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变化
在T3-T6时刻,实验组IL-6、COR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2组患者恢复效果
实验组呼唤睁眼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具体数据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髋关节出现问题的人数逐年增加。为了减轻自身疼痛,恢复步行功能,早日回归日常的生活、工作,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在医学临床上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范围较广,治疗效果优良。然而对于部分老年患者来说,因身体机能较差,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易引发患者神经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本文研究群体是老年患者,年龄较高,循环储备功能不佳,对血压波动具有不耐受性。若采取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不容易确定患者阻滞平面,可能导阻滞不全、手术失败等后果。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其优势是术后不需要担心肝素的应用,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其连续置管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术后功能康复,麻醉效果优良[4]。
喉罩全麻具有使用方便、迅速、气道维持较好等优点,不需要使用喉镜,相比气管插管,放置难度小,成功率高;它能建立气道以便自主通气和控制通气,即使喉罩放置位置不理想,也多能维持气道通畅[5]。此外,置管时眼内压增高程度减少,麻醉恢复期咳嗽减少,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降低。
据本文数据表明:实验组麻醉效果维持时间长于较对照组,完全阻滞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IL-6、COR应激指标和术后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喉罩全麻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时间较长,术后恢复迅速,在医学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真,邱灿金.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4,24(6):930-931.
[2]王中林,田春,丁佳慧,等.单侧腰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9):2641-2644.
[3]关传友.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2965-2965.
[4]张俊秾,杨伯炜,杨国栋,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30-30.
[5]钟剑平,何绍旋.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2):1234-1237.
论文作者:谌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关节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