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183;简单#183;融入心灵--也是关于“学教”的一些理解_济南的冬天论文

自然#183;简单#183;融入心灵--也是关于“学教”的一些理解_济南的冬天论文

自然#183;质朴#183;融入心灵——兼谈对“以学定教”的一些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朴论文,心灵论文,自然论文,学定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自然、质朴,能融入心灵

      有位老师在参加全国中语会“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中上《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这样导入:“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然而,黄山的环卫工人更因一种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游览黄山时这样评价他们:‘了不起!了不起!正因为有他们辛勤的劳动,黄山才能这么干净、这么漂亮!’为什么安南能对黄山的环卫工人作出这么高的评价?我相信当你们聆听了近代学者梁启超在89年前的一次精彩的演说,一定会找到答案。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去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

      这则看似十分精彩、富有激情、极具震撼力的导语,其“起点”和“落点”,即首句“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和末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去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是不适切、不自然、不接地气的。尽管这节课获得了全国中语会“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但上《敬业与乐业》没必要从天下奇美的黄山引到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对黄山环卫工人责任行为的高度评价,再引到课文《敬业与乐业》上来,尤其是劈头一句“黄山以其秀美迷人的风光名扬天下”,同时还屏显黄山的一幅画面,却是为了引出《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真让人觉得有些尴尬、俗气,有哗众取宠之嫌。即便赛场在黄山市也用不着。虽然目的是为了引出责任,也紧扣“敬业”,但上《敬业与乐业》没必要从“天下奇美”的“黄山”说起。还有,走进《敬业与乐业》确实是能处处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但作者这次演讲的目的并非为了让读者感受他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因此作为导语的落脚点就不能定位在感受作者的“博学多识、平易近人”上,这与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强调首段、末句有统领全文的作用是一个道理。若注意力不集中,这则导语还容易让人误听成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所以能对黄山的环卫工人作出这么高的评价,是从梁启超在89年前一次精彩的演说中获得启发找到答案的。

      下面介绍两则很简单又很自然、适切的导入语。

      一位老师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这样导入:“同学们刚刚享受了国庆的快乐,但请同学们不要忘了为了我们的快乐而浴血奋战的无数英雄们,来看一段渡江战役的视频。”看完视频,教师继续引导:“假如你是战地记者,能否在一分钟之内用一句话把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力争不超过15个字。”从而将课自然扎实地落定在新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上。

      上面这一节课授课时间是10月9日。无独有偶,一位老师上《济南的冬天》时直问学生:“今天几号?生答:“7号。”师问:“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生答:“立冬。”师顺势导入:“对,从今天起就进入冬天了,恰好,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写冬天的,写哪里的冬天?”生自然而然回答“济南的冬天”。师板书课题,并补充说不是北京的冬天,也不是祁门的冬天,而是济南的冬天,并在课题“济南”下加着重号。接下来,紧扣文本内容很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简介济南。

      可见,日常教学中无须为了一堂课的开场白而搜肠刮肚,功夫到一定的时候便会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有位老师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八个方面谈了语文教学导语“内容”的确定:(1)以“记”导入,从文体角度设计导语;(2)以“寺”为内容,从地点角度设计导语;(3)以“夜”为内容,从时间角度设计导语;(4)以“游”为内容,从事件角度设计导语;(5)以“月”为内容,从景物角度设计导语;(6)以“闲”为内容,从情趣角度设计导语;(7)以“吾”为内容,从作者角度设计导语;(8)以“文”为内容,从单元角度设计导语。①角度虽多,但无一不是就地取材、自然天成,读后让人很受启发。

      语文教学中,一提及导语,人们便会想到各种导入技巧,可谓五花八门。但这些导语往往是从“形式”上来定位的,轻浮有余,厚重不足。我认为设计教学导语须遵循一个重要原则:与课文内容直接关联,越近越好,即“以学定导”。

      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安排、每一个内容的确定,都要与文本内容直接关联。这也是我对“以学定教”的核心理解之一。我上《出师表》时,对“三读”内容的确定——紧扣“言事”读清思路,紧扣“陈情”读透忠诚,进而读出作品蕴含的诸多意义——哪怕是作者没认识到而被学生发现的,都是以文本为解读依据且能言之成理的。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为何译成“因为”而不译成“认为”?学生能从译为“因为”的字里行间中悟出诸葛亮谦逊的美德,而译成“认为”就有种自以为是的味道。这些都是源于文本内容、作者品性而琢磨出的,如此才能使文言虚词的品悟融入学生的血脉加以内化。

      二、自然、质朴,须还原本真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阅读要还原作者原意。他在《读〈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阅读就是顺着作者思路,进入作者胸境。

      如有的老师在教学《背影》时,和学生纠缠在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节外生枝上,就违背了文本的个性,大大失去了《背影》教学的本真。②同时,这类与作者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文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更不能贴标签,戴帽子。而要强力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注重借助作者的生活经历去咬文嚼字,要搀扶着学生贴着语言去分析感悟文本中特定的内涵、特定的爱,让学生认识到爱不仅是担当,是责任,是无私,是奉献……爱也是误解,是等待,是妥协,是包容等之类的本真。这比单纯地说爱更有意义。③

      阅读教学承担的首要任务是带着学生去阅读作者的意图,探寻文本的本真,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更靠近作者的写作初衷,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使文本的内涵自然融入学生的心灵。④

      《心声》中的李京京为什么非常喜欢并执着要求朗读、最终在公开课上全身心地融入情境、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万卡》这篇小说,且被深深地感动掉下眼泪,并打动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都入情入境?那是因为李京京和万卡相似的生活遭遇,使他难以割舍自己和这篇文章的联系,所以很容易在感情上和《万卡》中的主人公产生强烈共鸣,他是想借此发泄心中郁积的块垒。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都应源于这个“根”,否则就神话了李京京的朗读。如果换一篇反映家庭幸福、父母和谐相处的文章,也许李京京就没有这样的积极性了,也很难这么动情了。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还要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性阅读。《济南的冬天》语言生动优美,把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写得淋漓尽致,文章所有笔墨几乎都在写济南冬天的“温晴”,并默默倾注作者的“温情”。正如有位老师上《济南的冬天》时总结道:“山水草木总关情,其实山水草木本无情,是谁有情?作者老舍。”所以,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得紧扣这个“本”,引领学生领悟“景语”中的“情语”,“温晴”中的“温情”。

      我们读《观沧海》《饮酒》这两首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观沧海》中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归来,他想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正和大海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一致。如果写他打了胜仗回来,像陶渊明一样悠然地“采菊东篱下”,那就显得英雄气短了。曹操赞颂大海,实际上是在抒写自己的壮烈情怀。而《饮酒》抒写的是陶渊明告别了争名逐利的官场,在“飞鸟相与还”的夕阳余晖中采菊于东篱之下,既表现出闲适宁静的心境,又表现出坚守节操的品格。陶渊明对菊花自有一番眷恋之情,可以说,菊花是他精神品格的化身。若写他归隐之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那岂不可笑?这都是源于文本的本真,以学定教。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教学《老王》时,就力避有悖文本的解读。黄老师认为教《老王》这样写人的现代散文不能或者说主要不能关注作品中作者所写的人物,而应更多地关注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个“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我”的解读上,通过老王和“我”的对比,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由“读老王”到“读杨绛”。作者在文中敢于揭示出自我的虚伪和矫情,便是一个尤为值得敬重的人(教鲁迅的《风筝》更应如此)。再如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对老王的解读不能仅着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需要。老王的善良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应把这种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为深层的内涵,去关注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如果我们用心品读文本,以对近似老王一类人的理解,并不难读出老王精神的孤独和对温暖亲情的强烈企求渴盼,而非奢望杨绛这样有身份的文化人对自己进行“平视”和“尊重”,无论是当年贫困的年代还是今天这样富裕的年代,这一点几乎是相通的。⑤可见黄老师注重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注重探寻文本的本真,就容易融入学生心灵。

      三、自然、质朴,也贵在简约

      语文课堂务必要追求简约,要善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别把课堂弄得太复杂。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踩点太多,点多就难以突显亮点;没有亮点就难以融入学生心灵。

      语文课堂要善于用“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简化的环节、简便的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薛法根)。那么,简约的语文课堂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务必注意“两头”。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专为表演给人看的故作姿态的“导入”,才算是像样的“开头”。教师开头的几句话,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应该能产生“热身”的效果。

      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一文,紧紧抓住孔乙己的“手”展开教学,找文中写“手”的句子进行分析,并让学生寻找文中可以写手的地方再次尝试写“手”,最后让学生想象孔乙己死后“手”的模样,描画这时的手。“两头”设计绝妙。黄老师整堂课始终顺着学生发问,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游刃有余,从容自然,看似随意,实则用心。

      其次,简约的课堂要求教师课前反复研读文本,善于根据需要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

      《蜡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文中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但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因此,教学这篇文章就可以这样化繁为简:整体感知后,着重引导学生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教《桥之美》就可把“品读、感受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把握文本所蕴含的审美特色”作为教学亮点。因为让审美趣味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体验画家积淀多年的审美经验,感受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绝非易事,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然后选取一个主问题“我喜欢________桥,请听我读:‘________’它美在________”贯穿课堂,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探求美的欲望,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感受桥之美。教《紫藤萝瀑布》从开头一句“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这个关键句子,巧妙切入,一步步设疑:作者为什么停下脚步?作者看到了怎样的一棵藤萝?作者为什么被花吸引?这三个问题基本就支撑了全文的教学。《核舟记》可围绕“奇巧”展开教学,《口技》就抓一个关键字“善”。⑥

      一次,我在借班上《出师表》时就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简约,简约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学情。原来备课时我安排了疏通课文等文言文教学的常规环节。后来在了解到学生已上过《出师表》以后,就把原先的几个环节删掉了,把疏通课文改为对文中重要词句释译的抽查,以点带面。到课堂上索性连这个环节及时代背景简介都去掉了,保留经反复甄选的对“表”这种特殊文体的简介,这是缘于它能牵动整堂课核心教学内容的解读。这也是视具体学情而简约的“以学定教”。

      一篇课文所承载的信息是包罗万象的,所蕴含的感情也可能是深厚繁复的,可挖掘、讲授的知识点多如牛毛。很多老师胡子眉毛一把抓,字、词、句、篇“一个也不放过”。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于漪说:“教怎样的课文,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减头绪,要削枝强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南京市中华中学吕莉老师在上鲁迅的《雪》时,简单快速导入后,请学生朗读全文,一生一段,读后纠正学生的读音。接着向学生发问:“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你喜欢哪儿的雪?在文中找出喜欢的句子,并且读出你喜欢的感觉。在学生纷纷找出各自喜欢的句子并读出喜欢的味与说出喜欢的理后,教师顺势再发问:有的同学喜欢“江南的雪”,有的同学喜欢“朔方的雪”,那鲁迅喜欢哪儿的雪呢?要在文中找出证据。学生又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从“滋润美艳之至”等句子,有的同学从全文的篇幅,有的同学从鲁迅故乡在江南,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等内容中读出鲁迅喜欢“江南的雪”;有的同学从“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等句子中读出鲁迅喜欢“朔方的雪”,特别是有位同学读“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读得真够味。一读完,老师立马点赞:仅凭你的读就听出了你和鲁迅有心灵的共鸣!教师由此总结:鲁迅既喜欢“江南的雪”,又喜欢“朔方的雪”。这时有学生建议改成:鲁迅既喜欢“江南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整堂课简约清晰,重点突出,自然实在。

      有的老师由课文结尾反推全文,也是删繁就简的形式。

      再次,简约的语文课堂,还要注意锤炼教师的课堂语言。简约又不简单的课堂教学,要想上得精彩,需要教者有非凡的功力。须谨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锤炼语言,惜唾如金!教师课堂上不能“徘徊”太多,不能“拖拉”“说废话”“抢夺话语权”等。

      总之,简约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课标、熟悉学情的前提下,深入研读教材,通过反复选择、优化,有时还要勾连整合等,才能最后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经过简约的以学定教很能融入学生心灵。

      四、自然、质朴,同样不乏创意

      自然、质朴、简约照样有“创意”,完全能够以“平”见“奇”,以“朴”见“色”。前面列举的诸多案例都能证明这一点。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好的教学创意往往带来教学中的精彩无限。特级教师袁卫星教《祝福》时,将教学环节作为法庭审判的形式,要求同学们审视祥林嫂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以及凶手是谁。这种研读既抓住了文本的核心要素,又自然巧妙、快捷深入地解读了文本。

      需要提醒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意,并非“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而是要有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求新非以“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之名信马由缰地教学,应基于课标处理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多元或深刻理解,应把握住教材的核心价值,能甄别筛选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并随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什么永远比如何教重要,不触及教学内容的整合改造,仅在教学形式上打转,在师生互动交流上造势,营造浮华的创意,这是教学的歧途。离开对教材的研读,不能正确把握教材意图、教学内容精髓的教学行为,很可能会陷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境地;离开对教学的预设,不能充分把握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形成很难得到保证;离开对课标的理解,课堂上生成的精彩也难绽放出最华丽的光彩。对教材的研读、对教学的预设、对课标的理解是“以学定教”的充要条件。当然,“以学定教”重在尊重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触摸文本之精魂,才能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

      有位老师在上《出师表》时,受制于一个荒唐的理由,引导学生纠缠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中国的动机不纯,说诸葛亮发动战争是为了报先帝忠陛下,这是愚忠,并耗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辩《出师表》的去留与否,还问学生身边有无小人。读书当然要推敲细思,提倡用自己的智慧去理解,有自己客观正确的看法,但这样存心诘难作者的泛化的多元解读实际上已经变了味,这样缺失主流观念和标准的对话实际上演变成了无聊的辩驳与争吵。如此“创意”教学即便融入了学生心灵也是没有意义的。

      五、自然、质朴,最能融入心灵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也非学生作秀的场所,需要的是真正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教师既要善于“煽风点火”,也要注重自然质朴。越是自然、质朴,越能融入心灵。

      这里仅摘《傅雷家书两则》中的一段内容予以启示。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⑦

      信中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字字蕴含着父亲“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句句都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处处都写到儿子的心坎上。读罢,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真是感人至深。重视学情的自然、质朴的课堂,比无视学情的花哨、做作的课堂,更能融入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是雕刻心灵的钥匙。最好的语文教育,就是对心灵的点燃。

      ①马亚丽.初中语文教学导语内容的确定——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7):57-59。

      ②殷小平.文学教学的本质追寻[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4):44。

      ③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J].语文教学通讯,2014(4B):30。

      ④沈晓昕.文化:阅读教学不可缺位的元素[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5):37。

      ⑤黄厚江.《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2(9B):20-26。

      ⑥余青.用亮点点亮课堂,让智慧开启心灵[J].语文教学通讯,2014(4B):39-44。

      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0。

标签:;  ;  ;  ;  ;  ;  ;  ;  

自然#183;简单#183;融入心灵--也是关于“学教”的一些理解_济南的冬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