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州市中医院ICU,山东,253000
2范杰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科
3李明明,德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段内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50)、研究组(n=5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既可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影响
在病情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治疗是首选抢救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如何配合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的相关操作,迅速恢复患者机体供气与通气功能,成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1]。优质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中,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研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50)、研究组(n=50)例。参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5±7.9)岁,其中因急性呼吸衰竭插管者16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插管者10例;自主呼吸停止插管者24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2.1±8.3)岁,其中因急性呼吸衰竭插管者15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插管者11例;自主呼吸停止插管者24例,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因等基本情况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插管时的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等情况,需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协助医生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观察患者插管后的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①气管插管护理。患者插管成功后,应用胶布将插管导管与硬牙垫固定,预防导管移位、滑脱。固定时不要过松也不要过紧,定时更换牙垫,将患者的双手束缚,预防患者出现自行拔管行为[2]。②排泄物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导管是否出现分泌物,如有及时进行清理,防止堵塞插管导管;如患者出现痰液,及时给予吸痰护理,在吸痰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时将吸出的痰在气道内滞留15s左右,避免引起患者出现不适感[3]。③心理护理:患者苏醒后,会因气管插管不适而产生恐慌、紧张等情绪,直接影响气管插管的效果,甚至会出现自行拔管的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解释气管插管治疗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绪。④家属支持:患者接受气管插管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医护人员除了实施心理干预外还要取得其家属的支持,让其参与到护理中,共同帮助患者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积极接受治疗;⑤导管性感染预防护理,定时为患者清理口腔卫生,预防出现细菌感染或口腔溃疡;如患者出现导管性呼吸系统感染,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为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式,减少感染[4]。⑥对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气管插管技能培训,减少气管插管失败率,培养护理人员抢救意识及快速反应能力,保证气管插管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术4个维度,每项10分,分数越高证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护理满意度越高采用( )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4/50),其中出现呛咳1例、心律失常1例、误吸2例;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13/50),其中出现呛咳4例、心律失常3例、误吸3例、误入食管3例;组间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5.741。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在呼吸衰竭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治疗是首选治疗措施,对提高急性呼吸衰竭、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气管插管治疗方式较为特殊,如不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导致插管导管出现脱落、移位等情况,使其阻塞患者呼吸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根据临床经验表明,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可有效减少因导管发生移位现象所产生的风险事件;此外,导管性呼吸系统感染也是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关键因素。因此,强化气管插管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5]。
优质护理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模式,给予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优质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在此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原因分析如下: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护理,增强导管的固定性,防止发生移位、脱落等现象,预防患者出现呼吸阻断现象;给予患者无菌处理排出物,防止出现肺部感染、误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消除负面心理状态,使其明白气管插管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通过家庭支持,让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能让患者获得家人的关爱,有利于通过家庭——科室——医护人员的途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定时为患者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能有效减少口腔感染与细菌感染;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插管操作技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6]。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此护理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琦.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 2017,23(5):163-164.
[2]胡欢欢.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3):245.
[3]陈玉梅.重症监护室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与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437.
[4]刘红梅.ICU气管插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474-475.
[5]黄萍.40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433-1434.
[6]彭沁波,唐良春,李莲,等.护理干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88-2089.
论文作者:周晖 范杰后 李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患者论文; 气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重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导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