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新课程教学走入生活论文_张蕾,王金秋

让音乐新课程教学走入生活论文_张蕾,王金秋

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赵河小学 262500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校园,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春天,为生活教育和音乐教学的结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树立与学生生活结合的音乐教育观念

音乐源于生活,应服务于生活。她不能高高在上,成为高雅人士的专利。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就应充分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音乐作为个人终身的生活需要,成为有较高素质的音乐爱好者。对学生来说,我们应努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对类似生活情景的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进一步引发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学校音乐教育不要拒绝社会,而应融人社会;不要脱离时代,而应走进时代,音乐不仅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对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音乐学习的新内容和主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1.以“日常生活”为源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参与体验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儿童是自然之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儿童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一位哲人说过“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不仅是课本上的符号,它无时不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即教育”。因此,今日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当下的鲜活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2.拓宽学习音乐的渠道

改变狭隘、封闭的课堂式学习为开阔、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只有真正体会到了为什么要听音乐和怎样听音乐时,才能形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才能在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首先,应引导学生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重点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其次,在音乐学习中应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使学生从音乐创作、历史、美学和评论等方面分辨音乐的美与丑。再次,要了解学生课外音乐生活的现状,用音乐课堂上所学的音乐知识指导课外音乐欣赏活动。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是音乐教育的根本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有助于丰富中国音乐的持续发展和音乐新的内涵,增强我们对音乐的了解,随着社会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音乐教育更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探究出更加合理的音乐教学设计方案,适应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景。将中华的音乐艺术发扬光大!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一首好的歌曲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美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们终身。生活本身是美的,有了音乐的生活会更美。音乐教育生活化,必须充满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须充满成功与欢愉,成为学生一生最可怀念的金色时光。

论文作者:张蕾,王金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3月总第2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  ;  ;  ;  ;  ;  ;  ;  

让音乐新课程教学走入生活论文_张蕾,王金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