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神田淘书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京论文,神田淘书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人们去东京旅游时,总会想到要在优雅昂贵的银座喝杯下午茶,在大百货公司林立的新宿疯狂购物,在平卖贱卖的电器市场秋叶原看看最新的产品,漫步充满江户时代情趣的浅草怀旧风雅一番,赶去生猛海鲜批发地筑地大啖生鱼片寿司,逛逛新新人类聚集的原宿体验另类情调,或去童幻世界尽享儿时欢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东京繁华热闹的市区内,还有一个散发着书香的好地方,一个爱书人的天堂,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旧书集中地,那就是神田区内绵延数十条街、几天也逛不完的“古本街”。
日文中,“本”就是“书”的意思。在30年代的文章里,倒常看到对神田古本街的描述。鲁迅曾提及他留学日本时的一大乐趣就是常去神田区一带为数众多的书店;周作人从1906年起就和古本街结缘;其他一些中国早期旅日留学生或文人艺术家,都曾撰文,津津乐道在神田古本街上寻书、访书、看书、买书,或沙里淘金般“淘”到珍秘好书的种种乐事趣闻。
神田区文风鼎盛
早在19世纪后期的明治年间,神田区就已逐渐发展成为书店云集、文人荟萃之地。其文风鼎盛,也与附近有多所大学有关,如明治、东京、日本、专修、女子等各大学院。来往的学生、教授、研究人员和由各地而来的藏书家、慕书者、学者等,整日川流不息,每家书店都门庭若市。一些古旧书店是世代相传的古书世家,他们对书籍的渊源、历史、版本等都了如指掌,对古籍的装帧、修补、整理也有专长。店主与顾客之间,除了买卖来往之外,更有亦师亦友、互切互磋的情谊。
神田古本街的书店中,卖古书、旧书、二手书的约有150家, 卖新书的约有60家,其他还有文房用品、乐器、画材等专卖店。总共两百余家与书籍文化有关的商店,散布在整个神田区内,但主要的书店大部分都集中在“神保町靖国通”这条主街的两旁与附近的支道,所以坐地下铁在神保町站下车,就到了古本街的中心精华地段了。
沿街走来,栉比鳞次的书店,一家紧挨着一家,每家门上都用古铜或原木镶嵌出一个古朴典雅的店名。大部分店面不大,也没有刻意装潢,橱窗中陈列的珍藏本,或店门前堆积的廉价书,往往就是门面的点缀装饰。店内两边靠墙从地面搭到屋顶的书架上摆满了书,连中间通道部分也筑起一道书墙,使得顾客们在店内移动时,都要侧身相让。间或有规模较大或数层高楼的书店,空间虽较为宽敞,但阶梯上、角落边也堆放着书。好在书虽多,却不杂乱,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有序,顾客很守规矩,哪里拿的书一定放回哪去。
书店云集 各有专长
像这样一个书店密集的地方,却没有恶性竞争,其主要原因是各有专长。除了少数历史悠久或财力雄厚的书店有能力经营各类书籍之外,其他小型书店各自选定经营的书种类别,以独占一味的方式来建立和巩固在古本街的一席之地,即使经营同类书籍,也会保持一定的店面距离,长期下来,自然而然形成了严密的分工合作、互补互助的营业模式。
寻宝好去处
多年来,由于我个人的喜好,神田古本街成为我“淘旧书”和“寻衅”的好去处。去的次数多了,虽然言语不太通,却也和老板们建立起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情。标明的书价,从不讨价还价,但有时老板会不声不响地少算一两百日元,数目虽小,却心意感人。当我发现,向他点头致谢时,对方立即报以一个友善的微笑。偶尔我因书太贵而犹豫时,老板会说等“古本祭”时再来吧,那时许多书都水半价或更低价出售,那爱书人买书的最好时机。
“古本祭”时,古本街的露天书市倍加热闹
在日本众多的庆典节日之中,神田“古本祭”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庆典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为鼓励老百姓充实自己以建设国家,特定于每年5月1日至14日为“儿童读书周间”,10月27日至11月9日为“大众读书周间”,并以多项活动加以配合。
5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人们看书的时间相对减少,神田古本街的书商们担心生意受到影响,于是组织起一个神田古书店联盟,利用每年大众读书周期间,举办一年一度的神田古本祭,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标签:日本东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