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经济新动能培育研究-以地理信息小镇为例论文

基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经济新动能培育研究-以地理信息小镇为例论文

基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经济新动能培育研究
——以地理信息小镇为例

● 陈文伟

摘要: 本文选取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作为对象,经济新动能相关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要素参与、效率优先”的运行机制,促进小镇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创新驱动。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具体研究新模式建设,新模式中需要打造地理信息产业主导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通过以地理信息为特色构建新产业体系,培育“新载体”拓展动能转换新空间来实现新模式的构建。然后对于小镇建设新动能培育中新动能转换比率、新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人才流失这三方面分析面临的问题,为小镇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可参考意见。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小镇建设 经济新动能

一、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发展概况

2014年特色小镇最早出现于建设杭州云栖小镇,2015年浙江省两会政府报告提出小镇建设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特”和“小”,发展创新性块状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同年,德清地信小镇加入浙江省37个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名单。地理小镇以打造国际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坚持推介招商、强化以商引商、注重专业招商,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招商工作,截止到现在,德清已有百余家地理信息相关产业聚集到此。坚持特色主导产业、功能复合叠加、新型形态的要求,以“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打破了传统产业园区建设的局限,配合小镇原有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以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基础,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2018年11月首届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在德清地理小镇召开,德清地理小镇建设翻开新篇章。

狭义新动能=新经济=经济新动能。经济新动能与新经济是一个经济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培育经济新动能需要建立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德清地理小镇以主导地理信息产业为特色,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技术,挖掘地理信息衍生产业,结合生态经济挖掘新业态,打造经济发展产城融合新模式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二、建立小镇培育经济新动能运行机制

“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动能形成的内在机理,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是经济新动能培育机制的原则,政府指导提供必要指导与管理监督,市场运作优化了资金来源,企业主体增强了发展创新活力。培育经济新动能,首先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要素参与、效率优先”的运行机制。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理方式灵活化

德清地理小镇筹划构建的雏形,最早在2011年由浙江省测绘局和地信局与德清县政府共建地信产业园,同时,建设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宜居人文旅居的生活区、高端企业竞争的先行区,从而将地图测绘这一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窄的行业上升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度,由德国的罗兰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咨询,将产业、城市、科技纳入小镇规划布局要素,提供统一战略指导规划,邀请新加坡的CPG 集团对地理小镇进行过程管理,规范建设。通过政府组织,搭载专业机构的平台,市场运作的体制,让小镇建设充满活力。

图1是500 hPa位温误差与降水场的关系。由图1a、b可知,在预报6 h、12 h时,位温误差大值中心几乎与降水中心一致,范围集中在降水大值区范围之内;随着预报时间的增加,预报18 h、24 h后(图1c、d),扰动位温的误差大值区不只集中在降水大值区,而是沿着降水大值中心向四周扩散,范围明显增大。由此说明湿对流区域是此次飑线过程中误差易快速增长地区,也是预报不稳定区域所在。

(二)全要素参与,产城人高度融合

1.整合创新要素,打造地理信息产业生态链。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首先打破产业发展封闭式生产模式,构造全产业链闭环,从芯片研发开始向信息服务,中间经历装备制造、数据生产、产品开发、软件研制这四个环节,构成全产业链闭环,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达成产业的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聚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发挥,构成产业生态链。

小镇整体空间布局按照功能划分为三类,彼此联系,成为联动的复合功能体系。人才区注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区。以产业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又给科研区提供资金支持。综合区在公共设施方面统筹城市建设,为企业提供高标准办公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居住环境,推动产业区、科研区建设。三区建设将产、城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同时不脱离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促进内生动力的良好循环,实现多元化复合发展。

(三)效率优先,体制改革创新

3.融合消费者交互,实现供需平衡。消费者交互即让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交付,形成供需平衡一体化发展,达成产业的自行调解、资源的有效聚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充分发挥。在传统产业链中消费者处于最后一个环节,即服务——提供消费者产品或技术服务,而消费者交互式的新型生态链的构建需要将消费者与芯片研发、产品开发、软件研制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参与研发的需求反馈,这三个环节的可以做出调整,让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交付,形成供需平衡一体化发展。德清跑步节APP等在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和新软件上,呈现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可为政府、各行业部门、个人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满足管理、生产、生活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实现供需平衡,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服务于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传统动能转型升级。

三、打造地理信息产业主导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

王老鼠要养鱼了( 下)(龚祥根等) ............................................................................................................ 8-60

(一)以地理信息为特色构建新产业体系

德清地理信息特色小镇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联通上游企业、衍生产业以及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功能完备的闭合生态系统,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产业的基础支撑,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实质性目的是形成复合功能体系,叠加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功能要素,实现“产-城-人”三者的良性交互。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在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创造多样化空间布局来实现对产业的有效依托,资源整合,以城兴产。

2.助推产业跨界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产业跨界融合,强调行业之间、行业内企业之间共生共荣。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核心产业本身建设,更注重与外部产业环境和谐共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通过打造地理信息产业生态核心产业、衍生产业和配套产业的三产融合,实现地理信息产品上游中游下游全把控的闭环连接,同时小镇是集文化内涵、部分社区功能以及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发展平台,以产业为核心,形成各行业之间各要素流通的闭环连接。如无人机的应用实现智慧农业,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态旅游等等。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发展,构造新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

库区地貌类型为梁峁状黄土地貌,库区受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地形较复杂,沟谷发育,黄土梁与沟谷交错排列。在水库回水范围内,两岸多为土质岸坡,仅在库尾基岩裸露。库区左岸坝址至三岔口段,自然边坡15°~20°,三岔口至库尾段,自然边坡 30°~60°。库区右岸坝址至三岔口段,自然边坡50°~70°。岸坡上部为上更新统(Q3pl)淡黄色低液限粉(黏)土,厚3~10 m,下部为中更新统(Q2pl)淡红色低液限黏土夹钙质结核层构成。水库蓄水后两岸土质岸坡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岸。

效率优先进行体制的深化改革创新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要条件。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推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采用PPP模式参与小镇基建工程和公共配套服务建设,5000万“地信梦基金”由专业投融资机构共同筹备,为地信小镇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德清科技新城组织成立2 亿创新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母基金来支持小镇地信产业发展,政府落地相关项目的贷款支持、补助金、技术扶持资金等产业培育政策。

(二)培育“新载体”拓展动能转换新空间

1.打造地理信息创新创业空间。新经济的发展培育,高端人才的带动力量不可或缺,而人才能否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的平台与空间也是极其关键的。德清县政府通过政策的支持,资金的帮扶,组织搭建地理信息梦工厂国家创新空间,并接受市场上其他投融资机构的投资注册,为参与地信小镇建设发展的企业提供帮助与服务,涵盖创业开始的辅导、行业指导、技术支持、市场调研、融资帮扶等等各项一站式服务。

长三角是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新技术具有逐利性,趋向创新性技术研发,追逐高附加值产业,地理信息新技术研发与传统工业制造业技术融合存在困难,从而形成德清地理小镇新旧动能转换比例低的现象。

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一生很重要。而一个农村小学生要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因为受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影响很大,那么学校班集体这个家庭的任务自然就很重。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会变坏”班主任应努力当好一个有爱心的班主任,了解班风,学风,了解每个学生,无论知识上还是心灵上,班主任就是孩子心目中最信任的人。在各项活动中班主任该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旁敲侧击的否定,在全班形成一种能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现象的集体舆论。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量化打分,把它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条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2.完善配套服务,构建复合空间体系。在配套服务方面,主要是宜居环境的建设来打造人文社区,吸引高端人才的落户,特别是地理信息相关产业人才,推动小镇园区建设、产业集聚。建设目标为基建完备、商务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情怀丰满、科技特征鲜明的综合区域,从而拓展新动能培育空间,由单一的产业园区转变成叠加丰富功能综合系统。

培育经济新动能就要发展新经济,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符合新经济发展的定位,有利于经济发展“全面、绿色、协调、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地理小镇通过探索新产业体系、新空间承载的来打造新模式,促进新时代城市新旧动能转换。

四、小镇在经济新动能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难,新旧动能转换比例低

与传统都是使用定价的估算方法,很多电力单位并不重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运用。以至于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执行力非常的弱。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非常的多,其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比较复杂,它涉及到整个工程的各方面支出。大多数电力单位为了方便可能不顾及出现的突发情况,过于简单的使用定价估算方法。其二,部分电力单位过度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根本不重视其中的造价估算问题,而且他们本身也不擅长于这方面的操作,就很难形成严谨的工作流程,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执行相关事宜。

(二)新经济指标体系尚未健全,新经济发展难以考量

美国在2007年提出新经济指数思想的基础上,于2014年建立了美国新经济指数体系,该指数体系采用了5个关键领域的25个指标。如何针对德清实际给出考核有关地理信息新经济发展指标仍然存在困难。

(三)比邻杭州上海,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德清县比邻杭州,外来人才流入少,落地生根本地化困难;中心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导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高科技人才短缺。

五、未来发展建议

(一)聚焦人才培育,提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软实力

长远谋划人力资本培育,项目靠人才推动,人才靠项目落地生根,二者缺一不可。德清地理小镇可以结合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开发具有地理信息特色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帮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创新投融资模式,放宽市场运作,完善“专业机构+政府服务”机制创新,改善双创生态。

(二)加强产业园建设,提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硬实力

推进地理信息产业中核心企业引进,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扩大产业优势,完善全产业链闭环。加强园区道路建设,网络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开拓产业园示范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研发。

(三)推进与杭州全面合作,加快融合互联网经济

德清现已规划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轻轨地铁在规划筹建中,助力地理信息小镇融入杭州未来新经济。互联网经济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新的驱动力,是培育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方向。德清县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可以依托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信息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来融入杭州未来新经济,在促进地理信息小镇发展的同时,打造德清地理信息+,推进新经济的增长,新动能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陈军.经济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2018.嘉兴学院商学院.

[2]徐伟锋.探索“全域旅游”引领下的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模式[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3]特色小镇成为打造经济新动能的新力量[J].中国经贸导刊,2016(31):16-18.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标签:;  ;  ;  ;  

基于特色小镇建设的经济新动能培育研究-以地理信息小镇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