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特别是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内部复杂性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重点加强对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为了更好地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除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外,还需要围绕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进行重点创新和优化,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变革,它可以全面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解决现阶段可能面临的各种缺陷和障碍,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1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作用
1.1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项目中其规模和复杂性都在不断提高,然而借助信息技术使得各项目活动的时间也在缩短,同时业务流程也在不断的提高。如: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设备智能化、业务自动化等等,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对资源进行实时的调整和配置。另外,为了提高项目执行中文件的管理、传送、查阅和收发的效率,在执行过程中也借助了办公自动化软件。
1.2 节约施工管理成本
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借助成本管理软件,确保了相关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有序进行,提高了其管理效率,进而有效的控制了工程的成本。
1.3 提高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
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我们采用以前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会造成企业纵向以及横向信息渠道不畅,然而我们采用信息化手段,则可以打破空间、时间和地域限制,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更加的及时、准确、快捷和全面的掌握企业内外的各项信息,从而在工程上实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同时在跟进工程项目过程中,还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对策,进而提高其工程管理质量与效率。
1.4 保证其资料的完整性
由于建筑项目周期长、面积较大和信息管理难度大,如果信息收集、储存和整理不全面,极易造成信息的丢失,进而带来工程管理信息的损失。若采用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传送、储存和复制,可有效地提升了信息的传递和查阅的效率,使工程信息资料更加的全面。
2当前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虽然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不过并不是所有管理内容和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部分环节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例如很多施工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模式依然延续了传统管理方式,还包括施工资源的管理,这些企业都是项目经济和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后才进行安排,很多资料的收集和记录也采用了人工记录和整理的方式进行,这就降低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对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很大影响。
2.2 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势必要通过现金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进来具体操作,不过很多施工企业不具备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因此这些软件以及硬件难以发挥其优越的性能,很多功能都无法落实到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这就使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降低。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深入,尤其是材料设备管理方面还没有使用信息化技术,大部分都是采取人工管理模式,这就使建筑工程管理中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增加,也提高了管理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企业、施工单位之间缺乏信息共享
企业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模式目前还主要是传统的模式,虽然也能够起到信息共享的效果,不过传统的方式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的延时性,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的及时性。所以,在进行合作的时候,很多信息的传递受到了延误,而且在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疏忽,导致传递的信息错误,这就是建筑工程的管理出现很大漏洞,也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改善措施
3.1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
要加强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首先必须积极提高管理意识,这是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就建筑企业内部来说,先要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形成良好的认识,结合目前社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的实际情况,意识到对管理信息化加以应用的重要性质。积极探索,注重信息化的落实和发展,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出管理信息化相关的规划、步骤以及程序等。
3.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和推广还需要重点加强资金的有效投入,确保相应的建设项目信息管理模式能够得到更充分的资金支持,进而能够保证后续信息设备的选型和采购,信息软件配置应用合理,有效满足建设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的需要,避免因资金有限而影响其引进效果。当然,这种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不仅仅要求自身建筑工程企业加大该方面的倾斜,还需要需求政府政策方面的扶持,鼓励政府在纳税以及其它方面给予信息化技术普及的企业一定的便利条件,如此也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引入积极性。
3.3完善信息化技术,提高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的介入是建设项目的重大技术变革。如果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信息化的运用包含了对施工技术、施工资料、施工进度、施工投入、施工质量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也就是说,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例如,在进行材料采购时,企业就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取相关厂家信息,并且利用网络技术对厂家进行深入了解,选出较为满意的供应商,同时,双方可以就材料的价格、质量等各方面通过网络进行沟通,最终在网上达成交易。这样既可以货比三家,降低成本,又避免了人工劳顿之苦,节约了人工成本。在质量审批时,也可通过网络进行审批,使信息管理透明化,促使市场健康发展。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数据库,使工程所需的预算资金、施工状况、技术水平、人员数量等更直观化的展现出来,为领导人员做决策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为企业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使企业稳固发展。
3.4研发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软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也必然会不断提升,而信息化技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不断更新,这就需要研发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并且结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开发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深度和范围,使其能够适当时代的发展。
3.5拓宽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范围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上均是对绘制图纸和各个施工环节所涉及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如各种决策信息、施工资料等。对于建筑施工工程而言,开展的各项环节均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而项目工程中所需要的网络计划大多数都是比较粗略的,难以对其进行精确的编制,也就是说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相应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能够真正显示出强大的作用价值。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引进和改进,不断提高信息管理平台的适应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最终保证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发挥最强的作用价值,减少建设项目建设中的潜在缺陷。
参考文献
[1]吴博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82~183.
[2]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73+276.
论文作者:唐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