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兴华[1]2002年在《营养条件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提出以小麦品种永良4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与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N、P、K营养条件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查明了N、P、K、Fe、Mn、Cu、Zn、Ca、Mg、S10种营养成分从分蘖到完熟七个生育时期的含量,及干物质和营养物质在单位面积上的累积量,建立了干物质及10种营养成分吸收的数学模型;查明了10种营养元素在生育过程中最快吸收速率及出现时期,基本明确了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平衡施肥对10种养分的含量、累积量、吸收动态模型及最快吸收速率、分布与运转等方面的影响。为高产优质春小麦科学施肥及综合配套技术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虎净[2]2015年在《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干旱区滴灌春小麦的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规律,为小麦滴灌施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小区试验设于2013年至2014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土壤质地为中壤土,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2013年试验设置氮磷钾叁因素大田试验(施纯氮0、210、300、390 kg/hm2,P2O5 0、60、120 kg/hm2,K2O 0、45、90 kg/hm2),其中N 300 kg/hm2处理有叁种不同的施肥方式(氮肥前置,中期施氮,氮肥后移)。2014年试验设两因素裂区试验主区分为漫灌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副区设叁个灌溉水平,分别设为W1,W2,W3(3000,5250,7500 m3/hm2)。通过取样测定地上部干物质及养分积累量,测定土壤含水量、根系指标等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耗水规律及增产机理。结果:(1)本试验最高产量为7529 kg/hm2,此产量下春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307 kg/hm2、60 kg/hm2、350 kg/hm2。氮肥、磷肥、钾肥肥量利用率分别为46.63%、17.05%、58.62%。(2)滴灌春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氮磷钾养分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57天,即拔节期到抽穗期,这段时期N、P、K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66%-79%、62%-69%、66%-70%。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N、P、K养分吸收量增加,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速率增大,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提前,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延长。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氮磷钾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分别为24d,26d,21d。(3)滴灌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7%,9%,2%,随灌水量的增加,养分向营养器官特别是茎的分配比例增大,过大时降低了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滴灌方式下在籽粒中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4.66-5.37%,3.81-4.63%,1.02-1.59%,茎的钾素积累低了4.19-4.72%。(4)小麦产量随着氮肥水平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最佳量反而对产量有抑制作用。施氮量对小麦穗粒数,穗数,千粒重均有影响,但对穗数影响最显着。在本试验施肥范围内磷钾肥主要影响穗数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产量。氮磷钾肥滴灌施入,对作物的产量都有增产效益,不同肥料的增产作用强度为氮肥>磷肥>钾肥。(5)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适宜耗水量为548.17 mm,漫灌耗水量较滴灌高出3.92-14.06 mm,拔节期和抽穗期为小麦需水关键时期。耗水规律为抽穗期>拔节期>扬花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苗期,各生育期耗水耗水模系数为7.53%,15.3%,22.11%,9.83%,15.53%,17.45%,8.96%,3.28%。(6)滴灌春小麦根长高于漫灌处理,且滴灌带远行处理高于近行处理。各处理水分适宜时根长达最长,干旱或者过度灌溉均抑制根系生长。不同灌水模式下滴灌处理平均直径低于漫灌处理,且随着灌水量降低,根直径越小。干旱胁迫较过度灌溉有利于植物扩大吸收面积,但适宜水分时根系吸收面积最大。(7)施肥量低于319 kg/hm2,灌溉量低于5587 m3/hm2时为春小麦水肥正效应区间,水肥极值(N=319kg/hm2,WD=5587 m3/hm2)产量最高,再增加投入量,则会产生负效益。水肥两个因素都呈报酬递减规律,且单位投入量增产效应下降程度:氮肥>灌溉量。N>268 kg/hm2,WD>4440 m3/hm2为肥料增产效应大于水分增产效应,反之则为水分增产效应大于肥料增产效应。结论:(1)氮磷钾养分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57天,即拔节期到抽穗期。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不同肥料的增产作用强度为氮肥>磷肥>钾肥。滴灌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7%,9%,2%,随灌水量的增加,养分向营养器官特别是茎的分配比例增大,过大时降低了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滴灌方式下在籽粒中氮,磷,钾积累量分别高出漫灌4.66-5.37%,3.81-4.63%,1.02-1.59%,茎的钾素积累低了4.19-4.72%。(2)滴灌春小麦全生育期适宜耗水量为548.17 mm,滴灌耗水量高出漫灌3.92-14.06 mm,拔节期和抽穗期为小麦需水关键时期。耗水规律为抽穗期>拔节期>扬花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苗期。(3)施肥量低于319 kg/hm2,灌溉量低于5587 m3/hm2时为春小麦水肥正效应区间。水肥两个因素都呈报酬递减规律,且单位投入量增产效应下降程度:氮肥>灌溉,N>268 kg/hm2,WD>4440 m3/hm2为肥料增产效应大于水分增产效应,反之则为水分增产效应大于肥料增产效应。
陈娟[3]2016年在《水氮互作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氮是制约甘肃河西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两个因子。随着农业水资源的日益亏缺和盲目增施氮肥造成面源污染范围的扩大,引进并推广新的节水耕作方式及氮肥减量化是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的关键途径,对实现河西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为此本试验采用固定道垄作栽培,通过2015年春小麦不同水氮处理田间试验,以低水1200(W1)、中水2400(W2)、高水3600 m3·hm-2(W3)为主处理,0(N0)、低氮90(N1)、中氮180(N2)、高氮270 kg·hm-2(N3)为副处理,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水氮处理下春小麦地上部与根系生长、产量、耗水规律、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植株氮素积累及转运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为目标,确定了水、氮优化投入量,以期实现小麦高产高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氮互作显着影响小麦生长。适宜的水氮供应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籽粒干物质累积及分配存在显着的互作优势,水氮供应量过高或者过低,互作优势减弱。相同施氮量下,干物质、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W3>W2>W1),旗叶叶片胞间CO2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大(W1>W2>W3),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随灌水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W2>W3>W1)。小麦生长对施氮量的响应取决于灌水量。W1处理下,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N2>N3>N1>N0),W2处理下,拔节至灌浆期,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不变(N2、N3>N1>N0),成熟期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3>N2>N1>N0);W3处理下,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N3>N2>N1>N0)。W1、W2处理下随施氮量增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均先增大后减小(N2>N3>N1>N0),W3处理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N2>N1>N0)。各处理旗叶叶片胞间CO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灌水与施氮均能增加小麦营养器官的干物质,W2N2处理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最高。2、灌水量及施氮量在一定阈值,水、氮对春小麦根系生长(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及根系活力)呈正效应,过高水氮投入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呈报酬递减效应。施氮与灌水显着影响根系生长,表现为灌水>氮肥>水氮互作。根系特征参数随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W2>W3>W1),根系特征参数对氮肥的响应取决于灌水量,W1处理下,根系特征参数N1处理下最大;W2处理下,根系特征参数N2处理下最大;W3处理下,根系特征参数N3处理下最大,适宜增加灌水量与施肥量(W2N2)有益于根系特征参数(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及根系活力)的提高;85%以上的小麦根系分布于0~40 cm土层,90%以上的根干重密度与85%以上的根长密度集中在0~40cm土层,W2N2处理能增加40~60cm小麦根系分布比例、提高根系活力、显着提高春小麦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边行优势,促进根系对下层及侧向水分和养分的截获和吸收;小麦根长密度垂直分布满足以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y=Ae-Bx;通过对小麦根系特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以W2N2处理促根效果最好。3、灌水量及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氮素积累具有互作效应,适宜的施氮量及灌水量对小麦籽粒氮素积累量呈正效应,过量灌水、施氮对小麦籽粒氮素积累量呈负效应。W2N2处理能够增加小麦花前氮素转运量及花后氮素同化量,提高小麦籽粒氮素的分配比例,进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及氮肥利用率。春小麦收获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垂直分布在表层(0~20cm)最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随施氮量增加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均有所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0~1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减小,其中0~8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减小,80~1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4、相同施氮量下,小麦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不变(W3、W2>W1),W3与W2处理差异不显着;W1处理下,春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N2>N1>N3>N0),W2处理下,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不变(N3、N2>N1>N0),W3处理下,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N2>N3>N1>N0)。籽粒产量边行及次边行的边行优势随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W2N2处理下,小麦单株籽粒产量边行及次边行的边行优势最大。W2N2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3.71kg.hm-2.mm-1);产量与0~2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呈显着抛物线回归关系,与2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呈显着线性正回归关系,与60~80 cm土层根长密度、根系活力无相关性。产量与0~4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呈显着抛物线回归关系,与40~6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呈显着线性正回归关系,与60~8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无相关性。从节约水资源、降低过量施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等方面考虑,固定道垄作栽培下,施肥量与灌水量控制在N2(180 kg·hm-2)与W2(2400 m3·hm-2)条件下有利于促进春小麦籽粒干物质及氮素累积与分配、春小麦根系生长,减小0~1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进而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是河西灌区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适宜的水氮组合。
李斐[4]2002年在《不同品种春小麦养分吸收动态模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以蒙麦36号等六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N、P、K、S、Ca、Mg、Fe、Mn、Cu、Zn十种养分在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体内的浓度变化;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的吸收累积及分布规律;百公斤籽粒吸收量、消耗系数、生产效率等。建立了6个春小麦品种十种养分的吸收动态模型,并利用模型算出了十种养分的最大吸收量、最快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时间。不同春小麦品种之间在养分吸收、分布、运转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养分之间在体内浓度、累积量、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及出现时间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寇雯萍[5]2010年在《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河西地区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春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条件下的生理适应机制,及其在抗逆条件下的养分运输机制。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材料选用甘肃省武威地区的春小麦永良4号,大田试验设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水平2个因素,不同生育期灌水分别为: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及苗期+灌浆期不灌水5个处理,另外设一个全生育期都灌水处理作为对照;氮肥设4个水平,分别为:0kgN/hm2(N0)、60kgN/hm2(N1)、120kgN/hm2(N2)和180kgN/hm2(N3)。在每个生育期测定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生物量的累积,同时对春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累积、养分分配、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生育期灌水对春小麦的生长及养分运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鲜重、地上干物重的差异显着,而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根系鲜重、根系干物质重的差异显着,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株高影响不显着。施氮对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的春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和根系鲜重、地上和根系干物质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的叶绿素具有显着的影响,且苗期不灌水对春小麦叶绿素的影响更大,施氮能增加叶绿素含量,且与施氮量呈正相关。(3)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的产量差异显着,而不同生育期灌水对春小麦的千粒重差异不显着。不同生育期灌水条件下春小麦的穗粒数、有效小穗数/m2、产量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成增加的趋势。(4)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春小麦的氮素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与全生育期灌水相比,苗期不灌水、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春小麦茎叶氮素的吸收差异显着,而苗期不灌水和苗期+灌浆期不灌水对根系氮素累积量差异显着。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的春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期不灌水处理使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大,苗期不灌水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大,拔节期不灌水、抽穗期不灌水、灌浆期不灌水的硝态氮逐渐向土壤下层运移;在不同土壤深度硝态氮含量总体与施氮量成正相关关系。
车升国[6]2015年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叁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王兵[7]2004年在《氮肥用量和栽培模式对西北旱地冬小麦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分和土壤养分是制约我国西北旱地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氮肥用量和栽培模式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本文首先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的氮肥用量,研究了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了垄沟、补水、覆草和常规栽培四种模式与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关系。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 冬小麦生物量随生长期后延而增加,不同施氮处理均在灌浆期达到高峰值。施氮量为0、120 和240kgN/ha 时,生物量高峰值分别为11941,16999 和17484kg/ha。由灌浆到收获期,冬小麦生物量逐渐降低,叁个氮肥用量处理,累积的干物质都有明显的损失现象。施氮可以促进冬小麦生长后期干物质向穗部分配,提高籽粒产量,但施氮量过高,成穗率和收获指数下降、干物质向穗的转移减少,产量明显降低。从拔节到灌浆期是小麦植株水分含量对氮肥反应的敏感期,施用氮肥可以显着提高此期小麦的水分含量。施用氮肥虽然可以提高小麦不同生长期的水分利用效率,但进一步增加氮肥用量水分利用效率并不显着提高。2 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亦随生长期后延而升高。氮在抽穗(4 月19 日)至灌浆期前(5 月9 日)达到吸收量高峰值:不施氮肥时,到达高峰值的时间较迟;反之,则较早;磷的高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前(5 月9 日);钾的高峰值出现在抽穗期(4 月19日),明显早于氮磷。增加氮肥用量,会促进作物吸收并累积较多的养分。开花或灌浆期后,小麦地上部分累积的养分数量逐渐降低。增施氮肥,作物体内养分在生长后期损失的数量增加,氮介于65.6 –101.2kgN/ha , 磷介于4.7-15.5kgP/ha , 钾介于65.3-118.2kgK/ha。氮肥用量低时,茎叶在生长后期减少的氮素并不能完全转移到籽粒;氮肥用量高时,籽粒累积的氮素除来源于茎叶外,生长后期植株还可由土壤吸收部分氮素,并转移、累积到籽粒。随氮肥用量增高,离开茎叶、而未能转入籽粒的磷钾的数量增加。施入土壤,而未被作物吸收的氮肥主要以硝态氮的形态残留在0-80cm的土层中。3 不同栽培模式的小麦生物量均在灌浆末期(5 月29 日)达到最大:垄沟、补水、覆草和常规四种栽培模式分别为17269、18396、15978、16874 kg/ha;垄沟和补水栽培不但生物量峰值产最高,而且生长后期生物量的下降也比覆草和常规栽培少,下降的生物量四种栽培分别占最大值的8.1%、7.8%、13.3%、15.8%。籽粒产量也以补水模式最高,其次为垄沟模式,分别为8323 和8149 kg/ha,覆草模式籽粒产量反而比常规降低6.6%。不同栽培模式处理的小麦水分含量差异不明显,且随生长期后延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但补水栽培模式可显着抽穗期的植株吸水量,这可能是补水栽培增加小麦产量
张雨新[8]2017年在《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河西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产量低及水肥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于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永良4号”春小麦为试验材料,根据前期的滴灌施肥试验,以N 180 kg/hm2为施氮量,在春小麦生育期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W1(55%、60%、55%、50%),W2(60%、65%、60%、55%),W3(65%、70%、65%、60%),W4(70%、75%、70%、65%)和对照(CK)(75%、80%、75%、70%))控制水平,研究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施肥水平下,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长,各处理株高、叶面积指数均不断增加,在成熟期充分灌溉(CK)对照处理分别比W4处理高2.2%和7.9%;不同水分下限处理条件下,春小麦干物质的总积累量和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量均为W4处理最大,比对照(CK)分别显着高5.6%和17.1%,这使得W4处理的产量比对照(CK)处理增加4.1%,W4与对照(CK)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2)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在拔节期和开花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的春小麦光合日变化分别呈双峰和单峰的变化趋势,且均以对照(CK)处理表现最优。灌水量的增加有利于小麦高蒸腾速率的形成,拔节期和开花期,对照(CK)处理的蒸腾速率分别比W4处理高3.9%、2.6%,W4与对照(CK)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3)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耗水特征影响研究表明,一定的施肥水平下,土壤水分下限的增长会增加各处理小麦的生育期总灌水量和耗水量,其中灌水量以充分灌溉(CK)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W4处理高26.6%、15.0%、9.3%和4.8%。整个生育期土壤均保持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各处理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高灌水量不利于小麦对土壤水分的持续消耗。(4)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分配、转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水量的增加会促进小麦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同化,与W4处理相比W1、W2、W3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显着减少29.3%、23.0%和15.5%,对照(CK)与W4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成熟期各处理小麦营养器官中氮素吸收量以对照(CK)处理最大,但其籽粒中的氮素吸收量比W4处理显着低10.4%。开花期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均以W4处理最大,但W4处理贡献率为最小(76.2%)。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各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W4处理下获得最大值。(5)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0-100cm土层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施肥水平下,灌水量的增加会加大土壤硝态氮向土壤深处运移,不利于小麦植株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生育期水分调控对小麦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显着性影响,成熟期0-100cm土层内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以W4处理最小,分别比W1、W2、W3和对照(CK)处理减少9.6%、7.2%、6.6%和1.4%。在以往关于作物水肥耦合效应及调控的研究中,较多的是研究旱作条件下的以肥促水,水肥互作效应,而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下限进行灌溉,进而调控作物的生长和水氮利用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综合考虑小麦生长、生理特性、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等因素,W4是基于本试验条件下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最佳土壤水分下限处理。
于立河[9]2012年在《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文中指出近年来,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中面积逐渐下降,全省不足600万亩,主要原因是品质较差、产量不高而导致的比较效益低,出现了播种量过大、施肥量过大等原因引起的倒伏、减产,以及小麦品质下降等问题。本研究为探讨位于高纬度的黑龙江省春小麦保优高产群体的调控途径,对比研究了生产上的不耐密(龙麦26)和耐密(克旱16)两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施用化肥总量(纯量,N:P:K=1:1.1:0.5)105、180和225kg·hm-2叁个水平下,采用300万株·hm-2-900万株.hm-2的不同群体密度,以及施用硅肥(纯量为15kg·hm~75kg·hm-2)对春小麦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及不同肥密群体的光合特性和光合产物分配特点;器官水平的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从光合、衰老生理角度分析了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最终进一步明晰了施肥和群体密度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高峰提前,由非气孔限制增加而引起的净光合速率的先降后增,各器官光合分配指数和干重均降低,最终导致根冠比下降;而增加施肥量,可通过降低气孔限制,而提高净光合速率,提高光合茎叶分配指数,而促进物质积累;不同基因型品种表现不同:与不耐密品种相比,耐密品种具有更大的根、叶光合分配指数,能在生育前期快速建成光合组织,并减缓了生育后期茎叶的早衰。2.群体密度的增加限制了小麦氮磷钾吸收与积累分配,降低了氮素农学效率,但提高了氮磷钾的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增加施肥量可通过提高钾的吸收与积累,而提高了茎叶的氮转移效率和氮素农学效率,并增加各器官的氮磷钾积累量,但施肥量的增加降低了氮素收获指数。3.高密度群体保障了耐密品种的收获穗数,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而不耐密品种在高密度群体下收获穗数减少,单株产量显着降低,造成减产;增加施肥量可改善植株碳氮比,延缓籽粒形成阶段的叶片衰老,提高光合产物分配效率,通过提高耐密品种的穗粒数和不耐密品种的千粒重而增加产量。4.群体密度的增加,造成了叶片蒸腾速率的降低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叶片的衰老导致籽粒形成期的碳氮比失调,碳代谢加强,氮代谢减弱,千粒重增加,而穗粒数与籽粒的容重、面筋质量降低,直接导致面粉的粉质特性和面团拉伸特性变劣。而施肥量的增加可有效缓解高密度群体对籽粒品质和加工品质形成的不利影响5.基施硅肥增加了群体光合面积,60kg·hm-2(SiO2)以下,可明显改善叶片非气孔限制因素,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尤其是增加了花期以前群体的光合速率,提高了营养器官的光合分配指数与物质积累,而超过60kg·hm-2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花期以后耐密品种的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运输效率下降。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以合理群体密度和施肥量为主要技术的黑龙江省小麦生产“早窄密”高产栽培模式,并在生产中应用,获得了良好成效。6.基施硅肥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协同吸收与积累,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氮磷钾元素的生产效率。但在不同类型品种上也存在器官水平的营养元素拮抗吸收与积累,尤其是降低了茎叶的氮素转移效率,而引起氮素收获指数的降低。7.基施硅肥促进了开花后叶片的光合碳同化,提高结实率与穗粒重,增加了耐密品种的收获穗数;同步提高了不耐密品种的花后源器官的氮代谢效率,改善了籽粒面筋质量,增加了面粉吸水率与面团断裂时间,增大了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但对耐密品种的品质影响较小。8.通过同源序列分析的方法在小麦全基因组上分离鉴定了4个与水稻硅转运基因高度同源蛋白所在家族成员,因其具有典型的Nod26-like内嵌蛋白保守结构域,该类具有6个螺旋状跨膜结构,分别命名为TaNIP2;1,TaNIP2;2, TaNIP4;1和TaNIP1: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除小麦TaNIP1:1蛋白被划为第一亚组NIP I外,其余3个TaNIP家族成员均被划归到第二亚组NIP Ⅱ。通过小麦不同组织和器官的qPCR表达结合小麦ESTs表达序列分析,表明小麦NIP基因按表达的部位可分成两类:其一为主要在花和花序中表达的,包括TaNIP1:1和TaNIP4:1;其二主要在根和茎中大量表达的,包括TaNIP2:1和TaNIP2:2。通过分析外施不同浓度硅对小麦株高、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叶片中硅含量的影响,表明硅影响小麦的株高和地上干重,叶片中硅的累积与表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且外源施用不同浓度硅对小麦根部TaNIP2:1和TaNIP2:2基因的表达影响不大,其表达与叶片中硅的累积无明显相关性。
张永清[10]2005年在《几种谷类作物根土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系是作物吸收水分、养分及合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器官,根系的生长发育状况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形成。然而,由于研究技术上的困难,关于根系方面的研究远不如地上部深入。加强根系研究,对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试验选择谷类作物中的小麦、谷子、黍子和高粱为供试作物,于2002~2005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试验农场利用盆栽、根管栽培、铁丝网箱栽培、水培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几种谷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规律、根系对胁迫的反应及根系的调控技术,主要结果如下: 1) 不同谷类作物根重在不同深度土体中的分布均呈现明显的“T”字型,符合指数递减方程Y=A·e~(-bx),但不同作物的b值(即垂直递减率)大小不等,高粱的b值最小,说明其根重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最小。对同一作物而言,随着生育期的推后,b值变小,表明谷类作物的生育后期下部根重的比例增大。不同谷类作物的总根长在不同深度土体中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前期呈“T”字型,但后期则呈“8”字型或卵型。前期符合指数递减方程Y=A·e~(-bx),但后期与多项式Y=ax~3+bx~2+cx+d的拟合程度更好。几种谷类作物的根重、总根长、株高及地上干重随生育期的推后而增长的规律都符合“S”型生长曲线。谷子、黍子、高粱及春小麦根系的空间分布有很多类似之处,如初生根和最早长出的2~3轮次生根主要趋向于垂直向下生长,与主茎延长线的夹角较小,随后长出的次生根则趋向于横向扩展生长,其伸展方向与主茎延长线的夹角明显增大,但最上部长出的次生根,入土角度再次变小而趋向于垂直向下生长;根系在土体中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与叶位互生对应的“二群”分布特点等。 2)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无论施肥与否,小麦根系均表现出根重下降、根长缩短、根活力降低、次生根数与根系吸收面积减小、根系SOD、P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和根冠比明显增高的趋势。施用有机肥促进了小麦根系的生长,改善了根系生理特性,增加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从而可以起到以肥促根、以肥调水、延缓根系衰老、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产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的影响。 3) 种植密度对谷子的根系生长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群体下,单株根数前期差异小,中后期差异大;而单位土体中的根量前期差异大,后期差异小。群体大(密度高),谷子根量、总根长及根系总吸收面积与活性吸收面积达到高峰的时间早,但衰亡的时期也
参考文献:
[1]. 营养条件对春小麦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的影响[D]. 邵兴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2]. 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及耗水特征[D]. 虎净. 石河子大学. 2015
[3]. 水氮互作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陈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6
[4]. 不同品种春小麦养分吸收动态模型及分布规律的研究[D]. 李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5]. 不同生育期灌水和施氮对河西地区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寇雯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6].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7]. 氮肥用量和栽培模式对西北旱地冬小麦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王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8]. 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河西春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D]. 张雨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9]. 不同肥密及硅肥对黑龙江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 于立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10]. 几种谷类作物根土系统的研究[D]. 张永清. 山西农业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