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重大意义及其在广东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断论文,广东论文,学说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战略思想,加速科技进步,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个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①因此,进一步深入认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重大意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
1、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在研究大工业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时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劳动数量了,……相反地却决定于一般的科学的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序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②在研究劳动生产力的性质时,他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③还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④这就把科学发展水平与劳动生产力联系起来了。从科学生产力作用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⑤。此外,马克思曾经肯定: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又说:“生产力当然包括科学在内。”⑥在指出科学生产力与其他生产力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作为资本所固有的属性而体现在固定资本里面;既是科学的力量,又是在生产过程内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最后还是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面去的技巧。”⑦
马克思的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科学与生产力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揭示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规律的基本思想:科学与物质生产过程有机结合,物化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提高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水平,才能提高物质生产力;科学的发展提高生产力要素的智能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然,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基本论点。
2、科学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
根据历史发展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广度和深度的时代,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已大大超出马克思所处时代里科学对生产力发挥的作用。
在产业革命早期,生产、技术和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显地表现为生产——技术——科学发展顺序,到了产业革命后期和产业革命以后,由于蒸汽机及早期机器体系,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力和新的运转方式,第一次改变了生产力的历史面貌,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这一时期,英国的整个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在这一时期,英国拥有世界30%的重要科学发现和50%的工程技术发明。正是由于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和以早期纺织机、蒸汽机器体系为重点的技术发明,才把英国推向世界近代生产力发展的顶峰。此外,由于科技使近代生产力相对集中,在生产力总和中,80%以上集中于英、法、德、美、使欧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在促使生产力水平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技术构成的变化,促进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
进入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候,科学技术使生产力发生的已经不是一般的飞跃,而是加速度的发展,科技物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了,生产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而且科学发现发明的时间也大为缩短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知识量的增大,大约每十年翻一番。重要技术出现的间隔大大缩短;新技术与新产品更新的速度越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时间加快。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愈来愈大。据统计,本世纪初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为5~10%,现在已达到50%以上,有的已达到80%。所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重要内容及意义
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⑧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时又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⑨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建立在现代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⑩:第一,科学作为智能要素渗透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邓小平说,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他强调,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更,都非常迅速。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这一切都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作用日益明显,科学向技术、生产转化周期日益缩短,节奏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势必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第二,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变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的新兴科学技术。科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先导因素和动力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在现代,科学技术转变为直接生产力显现出以下特色:一是科学结晶成分在生产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于自然因素的比重:二是脑力劳动者在整个生产工作者总体中所占的部分越来越扩大;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周期大为缩短;四是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效益显著。第三,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11)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也就越来越突出地在各方面直接体现为生产力,正是科技进步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雄辩地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非常巨大的。从理论上看,这一论断总结了马克思逝世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新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从实践意义上看,这一论断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实践,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二、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促使整个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1、科学与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发挥科学生产职能作用,是建设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首先,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或者说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要实现其社会生产的职能,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化成为生产的直接要素,变成现实生产力。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所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将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生产率,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其次,科学只有与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改进和提高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形式和方法。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不是表现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并列着增加一个生产力的单独要素,而是科学与生产力诸要素结合在一起。科学体现在生产力的所有要素中,贯穿于劳动生产的整个过程,就能使生产力诸要素的生产运用过程的劳动本身更加完善。渗透着现代科学成果的生产力诸要素是现代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的组织形式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基础,而现代科学又为科学地管理和驾驭它们提供可能和保障。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能再沿袭过去拼人力、拼资源;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经济的做法,而应该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诸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再次,现代科学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的所有因素发生根本的变化,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不断调整,从根本上形成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和机制。
2、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解放和发展科学第一生产力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当作根本任务,而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又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推动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在于现代化建设,而发展科学技术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整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经济建设越来越依靠科学进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党和国家战略转移的深化,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深化和具体化。
第三、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0%,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幅度解放生产力,包括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对推动改革开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又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包含着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否则,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只能低层次、低效益的。积极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既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也是衡量改革开放能否成功,是否富有成效的重要标准。
第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由之路。在当代,能否卓有成效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新学说的精髓,迅速发展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只有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顺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完成,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总之,在现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互为一体、不可分离的。因此,理解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在广东的实践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实践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改革开放使广东经济跃上全国前列,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对广东生产力提高、促进经济增长起了显著的作用。它的实践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东的实践做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保证和促进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表明,加速科技进步绝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生产部门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一个地区的科技意识不强,就不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也就不能在经济工作中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科学技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无不得益于本地区灵活高效的经济与科技运行机制和富有竞争性、激励性的管理机制,使得科技成果得以迅速进入生产过程,转变成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例如珠海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社会的科技意识。广东省在1991年就提出今后的目标是:工业中的科技含量要从20%左右提高到50%,农业要从20%提高到40%,高技术产品的比例要从3%提高到7~8%。为达到这个目标,省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各地市县也纷纷制订科技兴市、兴县的政策措施,如中山市,从1986年起就要求企业设立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基金,规定企业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3~5%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后来又采取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的措施,如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扶持民办科研机构;开放技术市场,如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再一个是建立健全科技奖励制度。到1992年,中山市授奖的科技成果有747项,合计授奖科技人员3735人次。广东各地科技体制的建立,解放了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提高了当地的科技进步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选择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产业,优化广东的产业结构
在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广东要使经济有新的飞跃,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选择高新名优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方面,广东选择的路子是:发展有一定基础的机械、电子、石油化工产业,向“高科技,高关联”发展。石油化工不仅有高科技发展前途并能带动化纤、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机械产业中把汽车工业列为新的支柱产业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电子、钢材等;而电子工业则是衡量高新技术水平的新兴产业,基于这样的设想,广东90年代工业的战略是:偏向重化工业建设,以汽车整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以及冶金工业,为今后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打基础。如电子工业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关键基础配件、积极发展计算机和大规模通讯设备,到2000年,全省彩管生产能力达八百万只,彩电生产一千万台,微型计算机五十万部,程控交换机一百万门等。这样的新支柱产业的发展,都是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
事实上,正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广东的支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电子工业呈现加速度上升势头,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科技进步的第一步,“六五”、“七五”期间,共投资3.7亿美元,引进510多个项目,对70%以上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实现开发创新。到1991年,广东电子工业总产值已达到18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惠州一家通讯设备公司新生产的电话机在国内销售市场占有量为50%,出口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八成以上。又如机械行业,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革新创造的关系,强化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力地改变本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到1991年、本行业的产值实现111多亿元,利税10多亿元,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3、科学技术面向市场,进入市场,真正实现与经济相结合
广东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摒除以往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市场无缘,科技成果无偿占有,无偿使用的计划经济旧观念,利用商品经济发达的有利一面,发挥市场需求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形成“市场——科技——生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实现市场需求对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首先,从总体上看,广东有强烈的商品意识或市场观念、价值观。另外,广东的许多经济组织在与港台、国际经济交往中取得市场竞争的经验。由于市场竞争的作用,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无情的优胜劣汰竞争中,许多企业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依靠高科技开发名优产品,改进生产条件,才能在企业竞争,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获得更大的优势。这就导致一项新研制出来的技术,一名身怀绝技的技术人员,在广东可以引起一阵轰动。如博士马军在美的公司研制出一种能省电30%的高效节能空调器,使企业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跨越,出现了一次订货会三天成交额突破1.3亿元的奇迹。
其次,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在改革的激励下,广东的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不少科技人员创办、承办、领办各种科工贸、科农贸一体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实行“产、学、研”横向联合。例如,广东省科委、经委、科学院联合开发的“产——学——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2年为止企业与科研单位达成意向性合作项目近200项,转让成交金额近千万元,收集机械、电子、轻工、建材等20个专业学科领域的技术难题近百项进行公开招标,真正把科技力量组织起来服务于社会,正是市场的作用,民办科技机构在广东也成了推动本地区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到1994年,这类企业已超过2000家,科技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年营业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40多家,超过千万元的有12家,超亿元的有2家,在广东的经济科技舞台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第三、从上到下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人才需求系统。广东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的基本来源一是借用;二是引进,三是培训,在形成既基本稳定又活水长流的技术力量之后,人才队伍建设转向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千方百计争取掌握新技术和专业决窍的技术带头人,以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同时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另一方面是完善人才需求系统和人才分流市场。如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人才交流问题,省人事局专门制订改进省属国营企业人才分流的具体措施。具体包括:对国营企业急需而本省又无法解决的人才,省人事局将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解决,尽快筹建常设型人才市场;简化省属国营企业申报交流调动人才手续。除了国营大企业,广东各地人才可谓明着抢,暗中挖,仅顺德一个县级市引进的各类人才就有近1万人。
总之,科学技术成为商品,技术人才进入市场,对于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广大农村乡镇加速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的进程。广东乡镇企业大力吸纳科学技术和引进人才,大力发展第一生产力,已有许多报道,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值得指出的是,大量事实表明,广东农村在向现代化大农业进军进程中,不管是珠江三角洲先进市县,还是边远山区,都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发展大农业的第一推动力。例如南海市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实践过程中,始终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后;该市先后大量引进水稻、水果、小产、畜牧等优良品种数以百计,改善和提高了原有农业的结构和质量,增加了效益,1990年引进100亩优质稻,至1992年早稻就发展到20万亩、占全市早稻面积的60%。1991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2多亿元,比1982年增长66%。又如,以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组成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深入粤北石灰岩地区和粤东严重水土流失区,应用科学考察成果,创造了农业发展的奇迹,如在英德等地建立蚕桑生产基地,形成生产加工一条龙,1988年获利税近2000万元,经过他们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技术与山区经济开发长期结合的新路子,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试验地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综上所述,广东在实践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的科学论断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尽管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努力,但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雄辩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切实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来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注释:
①《光明日报》1993年5月16日。
②~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⑧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⑨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辅导》。
(11)《邓小平文选》1975~1982。
标签:科学论文; 科技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力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