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 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60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均收治于2016男2月至2018年2月。按照盲选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与术后状况进行观察,并且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来看,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从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治疗时,采取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联合方案,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在这种疾病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孕的合并症,且在近几年的临床调研中发现,不孕合并症的诱发比例相对增加,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谐[1]。对此,必需要就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女性生育能力的恢复,使得家庭更为完整。腹腔镜手术作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主要措施,其运用效果相对尚可[2]。但是,随着当前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增加,以往的治疗效果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基于此,部分临床工作者提出,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详细资料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60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均收治于2016男2月至2018年2月。按照盲选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诊断标准,经过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确诊[3];(2)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3)患者以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介于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38±4.38)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2±0.4)年,原发性不孕患者21例、继发性不孕患者9例;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介于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8±4.1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1±0.5)年,原发性不孕患者22例、继发性不孕患者8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给予全麻并且使之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以腹腔镜作为手术视野辅助,来实施常规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对患者的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等位置,涂抹适量的透明质酸钠,给予适当的抗感染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手术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选取孕三烯酮胶囊,于患者月经干净后的第1d,服用2.5mg,在第3d后,再次服用,剂量不变。然后,每周保持2次用药,连续2个月即可。
1.3 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 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手术后完全消失,且盆腔内无包块存在或者体积缩小70%以上,那么就可以认为为显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手术后有所改善,且盆腔内包块体积减少50%以上,那么可以认定为有效;如果患者术后未达到上述两项指标,那么可以认定为无效。
同时,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进行分析。其中,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均以()表示;患者发病性质、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将其分别运用t或者χ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来看,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从治疗结果上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比较(n,%)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会导致女性生殖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性受到影响,进而很容易产生不孕等合并症。不孕的存在对于女性而言,就是其丧失了做母亲的机会,对于社会而言,就是繁殖受到了限制[4]。总之,该种疾病的影响较大,必须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腹腔镜手术的实施,能够将病灶进行清除,使得残留病灶在短时间内萎缩坏死,从而优化子宫内部的环境,加强卵巢功能的恢复,使得受精卵着床的可能性增加。但是,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并不能保证病灶清除的百分之百,这就使得残留病灶复发的可能性提升,也就是说不孕治愈的可能性较低[5]。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运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一种雄激素衍生物,其能够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使得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得到激发[6]。且将其运用于手术之后,能够保证药物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治疗时,采取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联合方案,能够保证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45-46.
[2]朱成丽.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08):82-83.
[3]陈粉合,党丹,段丽.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08):7-10.
[4]张晓平.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5):26-27+29.
[5]李翠琼.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育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5):63+70.
[6]叶茵.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0):85-87.
论文作者:董华容,王宇,周盼君,李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患者论文; 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手术论文; 异位症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