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学观探析_宗教论文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学观探析_宗教论文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宗教论文,神秘论文,心理论文,瓦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较宗教学家、宗教心理学家艾伦·威尔逊·瓦茨(Alan Wilson Watts,1915-1973)与马斯洛等一起被称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浪潮的领导者”①。但瓦茨并未明确加入马斯洛等人领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阵营,又因酗酒过早辞世,使得他与超个人心理学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不过在瓦茨的宗教心理学思想中却流露出对西方传统宗教和思维方式的批判精神,对东方宗教思想与思维方式的痴迷向往以及对现实主义神秘体验的理想化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瓦茨看作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思想上的盟友;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瓦茨被富勒筛选为20世纪影响较大的八位宗教心理学家之一进行评析②。

一、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形成背景

(一)家庭成长背景

瓦茨1915年1月6日出生于英国肯特州奇斯利赫斯特(今伦敦行政区的布劳利)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系伦敦一家轮胎公司的代理商,其母为家庭妇女,外祖父则是一位基督教传教士。

瓦茨早年在寄宿学校接受学业训练和宗教陶冶。青少年时期,在热衷于佛教和异邦文化的弗朗西斯·克罗肖(Francis Croshaw)带领下,有幸参加了一次贯穿法国的旅行。之后,瓦茨阅读了许多佛教方面的书籍,最终决定以佛教作为自己的宗教追求。瓦茨加入了“伦敦佛教旅舍”(London Buddhist Lodge)。这个组织为神智学者创立,此时由大律师汉弗莱斯(Travers Christmas Humphreys,1901-1983)管理。在瓦茨16岁时,他成了这个组织的秘书,已经对不同类型的冥想进行了多年探索。在这里,瓦茨曾在与坎特伯雷大教堂相邻的“国王学校”(King’s School)读书。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到印刷厂和银行工作,工余时间仍积极参加“伦敦佛教旅舍”的活动,得到宗教导师迈特里诺威(Dimitrije Mitrinovi)的具体教诲。迈特里诺威本人曾深受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伦敦为瓦茨提供了很多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机会。通过汉弗莱斯,瓦茨与罗里奇(Nicholas Roerich,1874-1947)等知名宗教作家和贝利(Alice Bailey,1880-1949)等神学家进行了接触。1936年,瓦茨参加了在伦敦大学举行的世界信仰大会,聆听了日本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Daisetz Teitaro Suzuki)宣读的论文,此后便与铃木大拙建立了联系。这些经历使得瓦茨逐渐熟悉了印度和东亚主要哲学的基本概念,并于1936年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宗教学著作《禅学之精神》(The Spirit of Zen)。1938年,瓦茨与新婚妻子埃莉诺·埃弗里特(Eleanor Everett)移居美国。埃莉诺的母亲鲁思·富勒·埃弗里特(Ruth Fuller Everett)与纽约的传统佛教禅学圈有联系。

(二)社会生活背景

瓦茨到美国后的生活基本上处于平稳时期。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的精神需求包括宗教需求也逐步增加,这样就为热衷于东西方文化与宗教交流的瓦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在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地区的西伯里-西部神学院(Seabury—Western Theological Seminary)获得神学硕士学位以后,瓦茨于1945年至1950年担任过圣公会主教牧师。后来瓦茨来到加利福尼亚,成为旧金山亚洲研究院的成员。在这里,他与长谷川三郎(Saburo Hasegawa)、弗雷德里克·施皮哥尔伯格(Frederick Spiegelberg)、哈里达斯·乔杜里(Haridas Chaudhuri)等人以及一些访问学者、教授一起从事教学活动。特别是从长谷川三郎那里,瓦茨了解到很多日本的习俗、艺术与自然主义观念。随着瓦茨对佛教禅学兴趣的增长,他开始深入钻研吠檀多、新物理学、控制论、语义学、过程哲学、博物学和性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20世纪60年代中期,瓦茨萌发了到亚洲直接体验东方文化与宗教的愿望。他与学生一起到过日本的许多地方,并去过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从1953年开始直到1973年去世,瓦茨一直是加利福尼亚伯克利KPFA广播电台的志愿节目主持人。他拥有广泛的听众,曾在广播节目中介绍他亲自尝试服用迷幻药(LSD)、二甲基色胺(DMT)等精神药物获得的神秘体验。瓦茨还在哈佛大学担任过多年的研究员,并应邀到许多大学演讲,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知识阶层中产生过深远影响。但瓦茨主要生活于学术领域之外,他被视为“学术界的局外人”③。

(三)学术思想背景

瓦茨论及宗教问题的著作多达20余部,此外还有不少与此有关的音像作品。与宗教心理学关系比较密切的著作主要包括《关注精神:对神秘宗教必要性的研究》(Behold the Spirit:A Study in the Necessity of Mystical Religion,1948)、《终极同一》(The Supreme Identity,1950)、《不安全的智慧》(The Wisdom of Insecurity,1951)、《基督教中的神话与仪式》(Myth and Ritual in Christianity,1953,1968)、《禅学之方法》(The Way of Zen,1957)、《上帝的两只手:对立的神话》(The Two Hands of God:The Myths of Polarity,1963)、《超越神学:上帝在丛林中生活的艺术》(Beyond Theology:The Art of Godmanship,1964)、《法规:论与你熟悉者相反的禁忌》(The Book:On the Taboo Against Knowing Who You Are,1966)、《这就是它》(This is It,1967)、《自然,男人与女人》(Nature,Man,and Woman,1970)等。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主要来源于两位日本著名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和佐佐木指月。在铃木大拙看来,禅学的传统训练目标是开悟,但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学把开悟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与印度佛教的理解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禅学便把启发寻求训练建立在日常生活需要和可能遇到的挫折基础上。铃木大拙所阐述的上述佛教禅学思想对瓦茨影响很大。瓦茨承认,他的第一部著作《禅学之精神》实际上是根据铃木大拙的著作整理而成的④;佐佐木指月(1882-1945)是最早在美国居住并传授禅学思想的日本禅学大师之一。他于1930年在纽约创立了“美国佛教协会”,采用冥想方式,向弟子传授以公啗(koan)参禅。

二、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主要特点

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基本特点是:从批判西方宗教的狭隘思维方式着手,反复强调东西方宗教融合与互补的重要性,将整体性的神秘体验视为个体宗教的心理基础。

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具体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反对西方文化与宗教中的狭隘思维方式

在瓦茨看来,西方人看世界的方式是一种狭隘的知觉方式,如同一盏明亮而耀眼的聚焦闪光灯,将光束不断地投向茫茫的宇宙——一点一点地观察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对整体进行分割,然后将观察与思考的结果用某一词汇或概念加以命名。由于将世界划分成为关于现实的若干词汇,所以“世界似乎也就自然地与我们关于世界的观念相对应,与我们一次一次命名的词汇相对应。”⑤将词汇与现实混为一谈,认为自然就是按照构建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词汇的逻辑也就是事物的逻辑,这样就使得事物在概念上与宇宙的整体背景分离开来。瓦茨认为,事物与宇宙整体背景的分离其实仅仅存在于人们的一系列心理抽象中,它们只不过是人类语言的虚构。“区分开来的事物只有作为概念才存在。”⑥

瓦茨指出,将整体看作部分的总和,试图把一部分观察或研究所得的结果聚合起来,然后去建构一个所谓的“整体”,这种做法恰恰反映了西方人思想上的一种病态。当现实被割裂成为许多没有联系的部分时,上帝就会被看成是“宇宙的自我”和“至高无上的部分”⑦。上帝永恒不变,没有肉体,是处于完美控制中的理想化的自我和“无实体的自我”⑧。“当把上帝视为一切皆完美的时候,人类相比之下便具有了很多罪恶。”⑨我,一个罪人,是和无限遥远的上帝完全不同的。这样的结果便是,世人感到必须努力去做不可能的事并战胜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上帝的眼中具有价值。

瓦茨强调,基督教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要比对《圣经》更忠诚,而基督教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正是由于基督教把变化的世界看成是静止的世界,所以才创造出“永不改变的上帝”、“永远不朽的灵魂”以及不朽的灵魂与不变的上帝的“永恒结合”。在对待邪恶的问题上,西方文化与宗教中的绝对主义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西方至善上帝的概念中,没有任何消极事物的位置,因而导致人们并不把邪恶看成是现实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当作不存在的东西。“在基督教义中,魔鬼与上帝永远不能共享同样的处所。”⑩当思想上出现这种绝对化的倾向时,人们便梦想着战胜邪恶,或者企图追求没有邪恶的善良,这样就使得邪恶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

(二)欣赏东方文化与宗教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瓦茨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印度教、道教中具有辩证色彩的整体思维方式非常赞赏。向西方读者或听众介绍东方文化与宗教中有价值的思想,在东西方架起一座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桥梁,几乎成为瓦茨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正如瓦茨自己所说的,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工作就是对“西方科学与东方直觉的一种异花受精(cross-fertilization)”(11)。

在《道家学说》一文中,瓦茨对中国古代以道家为代表的整体思维方式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道是某种秩序,这种秩序不同于我们在校舍里或者在街区中按照几何学原理安排每一件事情时所称的秩序。那是一种非常天然的秩序。当你看到一株植物时,很显然,这株植物便具有秩序。我们马上会认识到那不是一个杂乱的东西,但它并不对称,也不具有几何图形的外观。……在汉语中,这被称为力……由于道是过程,我们也可把力称做水道,力的形式也就是流水的形式……通过流水的形式,你将从中国艺术中马上辨认出各种主题思想,包括阴阳圆圈中的S曲线。由于老子把道比作水,所以力也就是指流动的艺术,即奇妙的液体舞蹈的形式:‘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12)

瓦茨强调,中国的道教主张用阴阳对立统一的方式来解释人的心灵。这种内在的和谐是一种“潜意识的智慧”,是“比西方线性逻辑所能提供的东西更加高超的智慧”(13)。这种潜意识被看成是与“道”(一种宇宙法则)相协调的天生的智慧。“道”虽然热爱并养育着一切事物,但它不是宇宙的创立者。运用“道”的原理和谐生活的个体是不会出现变态行为的。

(三)强调现实的神秘体验是个体宗教的来源

在对东西方宗教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瓦茨从个体宗教心理的来源角度,着重探讨了基于现实的神秘体验在一个人宗教生活中的独特意义。

按照瓦茨的观点,所有有关“上帝”的看法,都只能指向一种体验。当“上帝”被转化为词语或教义时,有关“上帝”的直接体验也就消失了,因此由宗教传播的教义也许是一种误导。瓦茨主张,现实就存在于那里,每个人都能够看到。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信仰”,一种面向事实的心灵的开放。真理的前概念是妨碍信仰的偶像。一切存在于“上帝”观念(概念、言语)中的信仰必须被抛弃,以便能见到上帝。“上帝”、存在以及其它词汇,都是为了表现神秘体验的内容而取的名称。由此可以看出,处于无限当中的“上帝”并非是一种推测,而是一种对现实化的体验。用来解释体验的术语同样是从个体正在经历的文化中自然形成的。有时,语言会掩盖体验的跨文化的“自我同一性”。尽管如此,它也可能发现隐藏在“字面教义屏幕”之后的象征的更深层意义(14)。

在瓦茨看来,宗教教义不应该与未来的某个时间相联系,而应该与当前的现实相联系。“任何人都可体验与‘上帝’和‘永恒生命’相对应的现实。”(15)关于“永恒生命”的教义可以被理解为现在就是惟一的现实,生命在每一时刻都是完整的。“‘上帝’应该是对永恒状态的一种感叹,应该是对原本如此之现实的一种惊奇与热爱的表达。”(16)人们必须绕到宗教教诲的后面,发现象征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到底表现了什么,它们又是怎样作为类比而发挥作用的。如果传统的宗教观念不是作为信仰,而是作为体验的象征和现实的表现,那它们还是会重新具有意义的。

瓦茨认为,“崇拜经文就如同在吃纸币。”(17)没有神秘体验,宗教就成了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做的一种无意义的努力。现实化抓住了神话、宗教和玄学后面的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信仰,而是与我们对上帝、永恒以及相似事物的看法相对应的现实。现实化隐藏在世界主要宗教观念的背后,而现实则隐藏在象征的背后。问题与其如此之多,还不如从象征走向现实,并且使象征成为现实。瓦茨评论到,混淆想象和想象所代表的东西,这就是偶像崇拜。尝试着去解释上帝,比铸造神像似乎更有精神性;但强迫上帝用言语(教义)来为我们服务,只能使我们离开上帝这一“崇高的抽象概念”,这可能带来比青铜器所铸造的偶像更严重的危险。

瓦茨强调,如果不同的宗教都开始认识到它们在体验中具有共同的基础,那它们就可以结合在一起了。上帝的直接体验无论在哪里都是相似的,而所有宗教中的神秘主义者都讲述着同样的事情。无论哪一个时期,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会出现这种体验。“这种共同的教诲是世界上最显著的一致同意的教诲”,(18)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保存依旧。

三、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历史地位

(一)历史贡献

1.在揭露西方文化与宗教心理的狭隘性方面切中时弊。在笔者看来,瓦茨对于西方文化与宗教心理狭隘性的剖析非常具有针对性。瓦茨从西方科学实证的思维传统出发,针对西方文化中“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思维逻辑,特别是传统宗教在宗教教义方面的绝对化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瓦茨关于西方人狭隘知觉方式的比喻——像聚焦闪光灯一样扫视宇宙,关于基督教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要比对《圣经》更忠诚的判断,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使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这种切中时弊的剖析在西方宗教心理学家中并不多见。富勒指出,瓦茨对“西方思维方式中心理-精神状态的尖锐批评给了我们思考的机会。他发现了我们由于西方原子说的传统——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而在其他事物中表现出来的缺陷;他发现了我们对自我的实质和永恒的强调;他发现了我们被词汇和概念所迷惑;他发现了我们在外部控制——‘法律和秩序’——方面的依赖;他发现了我们对自然与主体的不信任;他发现了我们对于‘进步’的迷恋;他发现了我们对永不来临的未来生活的推延。”(19)笔者以为富勒的评论是很有见地的。

2.在促进东西方宗教心理的交流与传播方面成效显著。瓦茨热衷于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宗教心理学思想方面的交流与传播。他对东方哲学中整体性、辩证性的思维方式非常欣赏,他对东方宗教中整体性、辩证性的体验之道赞叹不已。瓦茨所追求的宗教境界,就是以个体为根本、以体验为核心、以现实为基础、以东西方融合为目标的世俗化宗教。“我们不需要一种新的宗教或一部新的《圣经》。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体验——一种基于‘我’的新感受。”(20)瓦茨的上述言论,便是他所追求的宗教境界的真实写照。应当承认,瓦茨在把握西方宗教必将走向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方面是颇具远见的,他在促进东西方宗教心理的交流与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正如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心灵学者威尔逊(Robert Anton Wilson,1932-2007)所评论的,“在对宇宙发射装置进行开放性研判的过程中”,瓦茨是“照亮前进道路”的人物之一(21)。

(二)历史局限

1.竭力推崇神秘体验必然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泥坑。在瓦茨的世界观中,混杂了印度吠檀多哲学、中国道家学说等许多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以这样一种思想基础去审视宗教,瓦茨便从中得出了神秘体验是个体宗教心理来源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当神秘主义与不可知论、先验论等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结盟时,其最终必将陷入主观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泥坑。无论是詹姆斯还是荣格,抑或马斯洛、瓦茨,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难怪富勒在对瓦茨的宗教心理学思想进行总结时发现,“詹姆斯、马斯洛,而现在是瓦茨,都声称一种直接的、无法解释的对终极现实的体验是宗教的来源。”(22)从这个角度去认识瓦茨“神秘体验论”的思想实质,我们无疑可对瓦茨宗教心理观的根本缺陷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2.对宗教心理的比较研究没有摆脱泛神论的束缚。瓦茨被西方学者称为“比较宗教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他对于东西方宗教及其心理特征的研究的确具有比较色彩。但是,瓦茨对于不同宗教特别是宗教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并非像当代比较宗教学那样,目的是为了揭示宗教形成、发展与消亡的历史必然规律,而是试图将东方宗教中整体性的神秘体验,融入他所批评的具有“狭隘性”的西方犹太教-基督教传统,以便达到折衷调和,更好地发挥世俗化宗教社会心理功能的目的。只有认清瓦茨在宗教心理比较研究方面的真正目的,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瓦茨宗教心理观的泛神论本质。其实在西方的有识之士中,已经有人对瓦茨的泛神论本质有所觉察:瓦茨的目的“是把体验放入词汇,而不是要建构一种玄学。因此,他的‘泛神论’观点不是表现为一种被领悟的主张,而是表现为一种共同分享的神秘情感。”(23)

注释:

①[美]爱德华·霍夫曼:《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②A.R.Fuller,Psychology and Religion:Eight Points of View(3rd ed.),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994,pp.181-209.

③Alan Watts,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Watts,2008年11月16日。

④Alan Watts,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Watts,2008年11月16日。

⑤A.W.Watts,Nature,Man,and Woman,New York:Random House,1970,p.12.

⑥A.W.Watts,In My Own Way:An Autobiograph,New York:Random House,1973,p.183.

⑦A.W.Watts,Nature,Man,and Woman,p.88.

⑧A.W.Watts,Myth and Ritual in Christianity,Boston:Beacon Press,1968,p.77.

⑨A.W.Watts,The Supreme Identity,New York:Random House,1972,pp.106-113.

⑩A.W.Watts,Psychotherapy East and West,New York:Ballantine,1969,p.33.

(11)Alan Watts,The Book:On the Taboo Against Knowing Who You Are,Preface,http://library.holtof.com/unicorn/watts/the_book.htm,2008年12月26日。

(12)Alan Watts,Taoism,http://library.holtof.com/unicorn/watts/on_taoism.html,2008年11月26日。

(13)A.W.Watts,In My Own Way:An Autobiography,p.209.

(14)ibid,p.180.

(15)A.W.Watts,The Wisdom of Insecurity,New York:Random House,1951,p.23.

(16)A.W.Watts,In My Own Way:An Autobiography,p.212.

(17)Alan Watts,The Book:On the Taboo Against Knowing Who You Are,Chapter 1,Inside Information,http.//library.holtof.com/unicorn/watts/the_book_chapter_l.htm,2008年11月26日。

(18)A.W.Watts,The Supreme Identity,New York:Random House,1972,pp.41-42.

(19)A.R.Fuller,Psychology and Religion:Eight Points of View,p.207.

(20)Alan Watts,The Book:On the Taboo Against Knowing Who You Are,Chapter I,Inside Information,http://library.holtof.com/unicorn/watts/the_book_chapter_l.htm,2008年11月26日。

(21)Alan Watts,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Watts,2008年11月26日。

(22)A.R.Fuller,Psychology and Religion:Eight Points of View(3rd ed.),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994,p.207.

(23)ibid,p.181.

标签:;  ;  ;  ;  ;  ;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学观探析_宗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