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戴捷

戴捷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采用鼻腔填塞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恢复通气与鼻黏膜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鼻内镜 电凝止血 顽固性鼻出血

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出血位置隐蔽,症状易反复的特点。传统填塞止血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引起并发症[1]。本文重点探讨了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患有顽固性鼻出血。②患者每周鼻出血次数超过3次且出血量超过100mL。③患者无相关禁忌征。④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人。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2±6.4)岁;单侧鼻出血20例,双侧鼻出血11例;出血部位:下鼻道后端2例,中鼻道后端5例,鼻中隔后端11例,鼻中隔前端13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8±7.1)岁;单侧鼻出血21例,双侧鼻出血10例;出血部位:下鼻道后端2例,中鼻道后端6例,鼻中隔后端9例,鼻中隔前端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现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证实诊断后均给予积极治疗,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措施控制血糖、血压,存在贫血现象的患者予以纠正,出现休克的患者先进行抗休克处理。施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排除施术禁忌症。所有换麻醉方法均选择应用25mL浓度1%的利多卡因+3mL浓度1%的肾上腺素行鼻腔局部黏膜麻醉。

对照组患者运用鼻腔填塞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麻醉效果满意后清理鼻腔,用吸引器吸除患者鼻腔内的凝固血块,将事先折叠成合适形状的无菌凡士林纱条置入出血鼻腔并妥善固定,随后继续填塞至鼻腔紧密,施术完成后适当应用止血与抗感染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填塞物于术后2d取出,若患者鼻腔若存在出现现象,则重复填塞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治疗方法:指导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吸引器清理鼻腔血块,麻醉效果满意后将鼻内镜置入鼻腔依次行由前至后、从上往下的探查,寻找出血位置。出血点明确后用吸引器将此处暴露清晰,并立即应用双极电凝刀实施电凝止血处理,止血时间1~3s,若出血点与周围黏膜变为灰白色需立刻停止止血;若鼻内镜检查患者的出血点并不明确,可应用吸引器的头部轻触可疑部位,引发出血后即可明确出血位置,再实施电凝止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鼻腔的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与鼻黏膜恢复时间),并进行3个月随访。

1.4疗效判定

根据随访患者鼻出血复发情况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接受治疗后,随访时间内患者未发生出血,鼻腔黏膜平滑且无粘连现象,为显效;随访时间内患者鼻出血频率与出血量均有所减少,鼻腔粘连情况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相加。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头痛1例,鼻红肿1例,术后已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头痛2例,鼻红肿2例,术后已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恢复通气与鼻黏膜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比(x±s)

3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病症。诱发原因较多,多为外伤、鼻腔异物、炎性疾病、鼻腔生理性的结构异常等引发。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也是诱发鼻出血的高危因素。若鼻出血患者出血量大且难以控制,可定义为顽固性鼻出血。此类患者症状容易反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影响严重。以往鼻腔填塞术是治疗鼻出血常用方法,该术式虽对出血少容易控制的鼻出血症状效果明显,但对于顽固性鼻出血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因鼻腔解剖结构较复杂,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位置难以明确,盲目的操作不仅对患者造成了痛苦与鼻腔的损伤,也容易因黏膜损伤引发鼻腔粘连等并发症。而鼻腔被棉条长时间填塞,对呼吸、睡眠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并不利于年龄偏大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接受,甚至容易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症状[2]。

随着近些年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完善了顽固性鼻出血应用鼻内镜加电凝止血的治疗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鼻内镜的探头细长小巧,应有较强的灵活性,加上其清晰度良好、亮度高,可以利用折射原理对鼻腔内任意位置实施探查,明确出血点。同时,电凝止血方式可根据患者病变位置、范围调节电凝适宜的输出功率,利用高频电极与局部机体组织间形成的热效应将出血点加以封闭、凝固,可控性强,能够合理控制热能输出量及电凝范围,与鼻内镜配合使用,能够避免出血部位周围组织、血管的损伤,利于患者恢复[3]。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与应用传统填塞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恢复通气与鼻黏膜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肯定可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鼻内镜视野清晰,电凝止血对患者损伤小、起效快,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此症治疗的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崔哲洙,李惠,孙珍龙,等.鼻内镜下顽固性后鼻腔出血部位观察与电凝止血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5):269-270.

[2]陈学华,谢冰斌,李卡凡,等.鼻内镜下电凝与填塞治疗鼻出血对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318-1319.

[3]齐少恒,陶祥明,褚莉萍,等.鼻内镜下自制电凝头治疗顽固性鼻出血[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237-1238.

论文作者:戴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  ;  ;  ;  ;  ;  ;  ;  

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戴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