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大锅饭”与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_大锅饭论文

“股份制大锅饭”与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锅饭论文,乡镇企业论文,股份制论文,产权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企业改制中所形成的“资本的大锅饭”(也即“股份制大锅饭”),主要原因是来自意识形态和企业职工因面临“劳动的大锅饭”被打破、失业威胁、收入分配与社会地位严重分化等起来反对或阻碍更彻底的产权改革;有些企业也是由于原经营者缺乏认购能力而筹措资本;更为重要的是,至今还在扩散的一种认识上之误区造成的,也即让职工持股以至人人持股,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等各阶层的积极性,但没有考虑这种积极性提高所付出的代价。

以往研究提出的让所有权适当集中于大股东手中,主要是强调解决投资者的搭便车问题。大股东更有动力去搜集有关企业的信息和监督经理,从而可以避免搭便车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大股东还有足够的投票权对经理施加压力,甚至通过代理人争夺战和收购来罢免经理(张维迎,1999)。

同时,所有权的适当集中及其现代公司所坚持的资本多数决定原则,实际上是以权利的某种重新安排,去克服原来每个股东都有权决策时产生的“社会成本”,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这是因为对每个出资者来说,虽然他们组成了公司,自己成了所有者,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公司的每项经营决策,意味着每一项公司决策都必须征得每一个出资者的同意才能付诸实施。那么,公司在投资经营和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必然被这种较高的谈判成本所抵消甚至超过。因此, 出资者的权利必须以某种集中的方式重新安排,确立资本多数决定规则,这一权利的调整过程就是资本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过程,也即德姆塞茨的“第一次法律修正”。当然,所有权集中化的代价是,大股东可能会伤害小股东的利益;至少是当小股东不同意大股东的决策时,仍然要忍受和承担公司决策的后果。于是,就有了德姆塞茨的“第二次法律修正”,股东可以在事先未得到其他股东同意或不解散公司的情况下,出售自己的股权。这种“用脚投票”的退出机制,不仅可以通过股权交易的市场竞争,降低股东对公司管理者(尤其是大股东)经营活动的监督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大股东(经营者)和小股东之间的一致性,也即降低了代理成本。在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的产权设置中,无法采用德姆塞茨两个法律修正来解决管理决策效率所要求的所有权集中与公司规模经济、保护小股东利益这三者的兼顾和矛盾。一是改制了的乡镇企业达不到股份公司的制度标准。乡镇企业的股权大多具有不可转让性或很低的流动性。二是作为企业职工持股者天然就是“内部所有者”。说他们是“内部所有者”,不仅是因为他们不同于标准股份公司的外部小股东,在公司信息占有上更有优势或搜索公司信息的费用较低;更重要的是,他们随时可以“用手示威”、“用脚抗议”、用不同的工作态度和努力来表示他们各自的意见。

乡镇企业设置集体股、股权设置严重分散还会抑制资本生产率,造成资本积累外部性,伤害积累激励机制。我们假定进行两期生产,企业中有两个股东A和B。舍象劳动对产出的影响,显然,产出取决于资本投入,我们进行以下重要假定:

假定(1):由于在企业中,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 或者说经营者和资本所有者两位一体,所以在出资的背后,伴随着劳动者和经营者及其努力的变化,大小不同的股东其资本不是同质的,它们不等同于资本市场上的简单代数和。换言之,用资本这一变量可以衡量生产团队中的成员,对产出的贡献大小及其工作的努力程度,总产出取决于不同质的股东的资本的投入,用函数表示为:

Y=f(K[,1],K[,2])(1)

假定(2):企业的利益分配及积累须带来的利益的分享, 都是由内部成员间的纳什谈判解决定。该解的威胁点,由于乡镇企业的制度安排的特点,只能是退出企业时的期望效用水平。

假定(3):生产具有不确定性,这当然使得积累承担风险, 我们沿用张维迎(1995)的假设,即产出的分布函数满足一阶随机控制条件,并满足对K[,1]和K[,2]上有凸性特点。

假定(4):乡镇企业中, 资本投入的成本不同于发达资本市场下利率决定机制,所以,利率不是决定资本成本的惟一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实际上,在乡镇企业中,人们还可以将技术、土地等等方式入股,所以,我们认为资金投入的成本函数不是经典的C=γK(γ为利率),而是由下式表示,即:

1

C[,i](1)=──γ[,i]K[2][,i](1)(i=1,2)

(2)

2

式中:γ[,i]为资本获得的难易系数;(1)表示第一时期。

在以上假设下我们建立模型,在第一时期,生产函数为:

Y(1)=f[K[,1](1),K[,2](1)]=[αK[,1](1)[1-γ] +(1-α)K[,2](1)[1-γ]]/(1-γ) (3)

式中:α表示不同的股东的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程度;γ表示生产团队化程度。

剩余按下式分配:

式中:R[,1]、R[,2]分别为股东A、B的收益;θ为股东A 的剩余索取比例即股额;

为股东B的剩余索取比例,θ+

<1表示尚有部分剩余不能记在任何一名股东名下,也即还存在不可分割的集体股; W[,1]、W[,2]分别为成员所获得的固定工资。

在第一期,使R[,i]-C[,1]最大化,并忽略式(4 )中与变量无关常数项可得最佳的投资:

在第二期的生产中,进行了I[,1]和I[,2]的投资,由于规模经济,使得生产函数发生了变化。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一期投资已经达到了最佳规模,在原来的生产函数下,已无法通过改变投资量来增加生产,因为这样做不是最优的。那么在第二期,肯定需要通过投资,从而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这实际上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及机制所在。所以,我们假定了在第二期存在由投资带来的规模因子λ,第二期问题变成最大化:

1

max[K[*][,1](1)+I[,1],K[*][,2](2)+I[,2]]- ─γ [,1]

 2

[K[*][,1](1)+I[,1]][2]

(7)

1

max[K[*][,1](1)+I[,1],K[*][,2](2)+I[,2]]-──γ[,2]

2

[K[*][,2](1)+I[,2]][2]

1

为了简化分析,可取γ=─,将其代入式(7)得:

2

我们定义积累倾向为投资占利润增量的比例,即:

我们假定π为不可分割的集体股所占比例,那么,将

=1 -θ-π代入式(9)、式(10),可得出以下结论:

(1)当团队化程度趋向于0(γ→0)时,

显然,极值时要求的生产优势程度,随着成本优势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占有股份的增大而变小。而肯定随不可分割的集体股比重π与θ的对比关系而发生微妙的变化,随π的增大而变小。

上述结论说明了在团队化生产程度为零时,积累倾向要取决于其生产上的优势程度和成本投入上的优势程度,以及股权索取上的优势程度三者的对比和组合,当生产优势程度充分弥补成本优势时,随着剩余索取比例的增加,其积累倾向有递减趋势,这体现了大股东的投资心理;相反,当其资金投入的生产优势不能弥补其成本上的优势时,随着索取比例的增加,其积累倾向反而会增加,这同我们的经验事实是一致的。

(2)当γ→1时,

当θ→0时,S[,1]→∞;当θ→1时,S[,1]→∞。所以,S[,1] 随

θ的增大先递减,后递增;而S[,1]随α的增加是不单调的变化, 当α

→0时,S[,1]→0;当α→1时,S[,1]→∞。故S[,1]随α先单调递减,

12

后增大。当π<1-θ-(─ α)[───]时,S[,1] 随π增大而

2

1-α

12

递减;而当π>1-θ-(──α)[───]时,S[,1]随π增大而

2

1-α

上述结论说明了在完全团队化生产中,积累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存在积累积极性的低谷。即当剩余索取权由单方占有时,双方的积累积极性都较高,这是由于产出高度依赖于双方的投入而致。这也说明了股权集中在团队生产中,对激励积累也即确保动态效率非常重要。积累倾向对于α即生产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依赖极强,随自己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其积累倾向单调递增,沿着α线,S[,1]单调递增,S[,2]递减。

综上所述,通过让那些可以从外部监督、不具有信息优势的内部人员持股,来调动积极性的做法,必须充分考虑这类股权分散所带来的各种效率损失,防止乡镇企业又背上“资本的大锅饭”这一新的制度包袱。在当前比较宽松的改革环境下,应该引导乡镇企业开展以优化股权设置为重点的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

2000年12月

标签:;  ;  ;  ;  ;  

“股份制大锅饭”与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化_大锅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