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爱的优秀报纸——关于《扬子晚报》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扬子晚报论文,喜爱论文,报纸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扬子晚报是1986年元旦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办的,如今进入了第9个年头。8年多来,扬子晚报在新闻界迅速崛起,并以格调高尚、信息密集、八面临风、清新可读的魅力,受到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扬子速度——8年崛起、8年飞跃
——发行规模大幅攀升。扬子晚报创刊8年多时间,日发行量从5万多份,迅速增长到80多万份。在全国2000多家公开发行的报纸中,位居第7;在100家晚报中,位居第3;在100多家自办发行的报纸中,位居第一,在编辑部所在地南京,250万城市人口,就占有扬子晚报43万份,平均不到6个人有一份,这样密集的覆盖率,在全国大中城市是少见的。
——办报规模不断扩大。报纸从四开四版到八开八版,又发展到南京地区每天12版;印刷从铅排、铅印到激光照排高速胶印、报纸从南京一地印刷,到省内11个市,市设点印刷,每天11个分印点的扬子晚报同步上市,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时效,这在全国的同类报刊中,是规模最大的。
——发行模式新颖独特。形成了邮局和社会力量同时参与、平等竞争的充满活力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扬子模式”。除各地邮局这一主渠道外,扬子晚报在省内外建立了五六十个发行站。仅在南京,卖扬子晚报的老少“报童”就不下二千人。
——广告收入高速增长。扬子晚报的广告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86年,全年广告收入只有39万元,到1991年,全年广告收入已相当于1986年的11.4倍,此后的1992、1993两年,又连续翻番,1993年比1992年增长186%。
二、扬子思路——“小报也有大方向,晚报亦有早新闻。”
多年来,人们对晚报以及周末版、星期刊之类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性质的认识,一般都约定俗成为“是党报的补充和延伸”,“不承担主体任务的宣传,而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寓思想教育于社会新闻和文化服务的报道之中”等等。但是扬子晚报却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他们认为,对此一说应该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否则不仅可能导致报纸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将有碍晚报功能的发挥。
首先,这里有个对读者阅读兴趣的总体估价问题,扬子晚报的同志认为:今天的读者,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市民”,而是包括工人、机关干部、离退休老人、军人,也包括大学生、专家、教授、学者和领导干部。他们阅读报纸,决不仅仅是猎取奇闻轶事。国际风云的变幻,我国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全国改革开放的最新动态,都是他们关心的内容。晚报固然要有娱乐功能,应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但过分强调娱乐消遣,强调“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实际上就取消了党办晚报的政治优势,也背离了广大读者的基本要求。其次,还有个如何看待晚报的优势的问题。社会新闻可读性强,被公认是晚报的一大优势。扬子晚报的同志却认为,事到如今再简单地强调社会新闻作为报道内容的主要支柱,或甘愿以“鸡毛蒜皮”作为与读者沟通的“家常话”,已多少有点不合时宜。那种“晚报是党报的补充”,“晚报并不承担主体任务的宣传”,“晚报是拾遗补缺、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等等观念,实际上已经束缚了晚报的手脚,限制了晚报功能的发挥。
因此,扬子晚报编委会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编辑方针和办报宗旨,在近10年的办报实践中努力遵循着“让党、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喜爱”这一思路,在“交叉点”上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他们既不拘泥于晚报原有的传统优势,又善于大胆开拓,果断地在晚报上嫁接机关报的优势,进而培育形成自己的新的优势。
三、扬子精神——“报纸就是我们的作品!”
曾经有人问总编辑周正荣:“你作为扬子晚报总编辑,怎么在很多场合看不到你,报上也很少见到你的作品?”周正荣回答说:“报纸就是我的作品!”的确,扬子晚报创刊以来,年年迈大步,这是令人羡慕、也是足以使扬子报人感到自豪的作品。
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扬子晚报编委会认为:日报和晚报,只是机关报和非机关报之分,没有党报和非党报之别,晚报同样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晚报以其反应快、读者广、紧密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作好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有效发挥新闻传媒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的积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编委会“一班人”带领报社职工集中精力办报,一门心思要把扬子晚报办成党和人民都喜爱的全国一流报纸。
心中装着读者群众。回顾扬子晚报事业发展的成功历程,编委会认为,最值得记住的是:办报人心中要永远装着读者群众,读者的眼中才会有你这张报纸。这一问题的解决,晚报编委会着力抓住三个环节:一是不断从读者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建立一种让读者乐于为报纸献计献策的参与机制。编委会认为,报纸的生命力存在于群众之中,千百万读者心中有办报韬略,有滋润晚报事业的丰富营养。二是不断校正报道的“准星”,使报纸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既有可读者性,又有高雅的格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编委会要求采编人员将宣传政策的观察点和介入点,从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层面,下移到晚报主要读者日常生活的层面,提倡记者、编辑以家常式的眼光,立足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去观察和捕捉改革开放的政策走向,以小见大,举重若轻,郑重而不呆板、生动而具权威地把握好这方面的宣传。三是努力琢磨晚报千百万读者的心理、刻意追求办报人和读者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
四、扬子机制——“一把尺子量到底”
“一把好尺子”。扬子晚报社在订立内部管理机制时,追求的是实效、公正、合理、科学,有较强的操作。长期探索使报社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新闻单位实际情况的办报制约体系。在介绍这个“制约”的含义时,周正荣强调: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制约机制,进一步明确“办什么样的报,用什么样的稿,出什么样的人才”这样一个大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他还强调,“量”一方面是制约,一方面也是评价,最终还是要定性定量考核报社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客观公正地估价报社人员对报纸事业的贡献大小,造成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有利于出好稿,出人才,适应晚报工作节奏快、信息容量大,可读性要求高的特点。总之,就是向管理要效益。
“一把尺子一人管”。扬子晚报社在总结了许多新闻单位的管理经验之后认识到,要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铁尺”,必须让这把尺子牢牢掌握在编委会、总编辑的手中。1987年以后,报社编委会在进行报社内部机构调整之后,出台了“减小环节、灵活调度”的审稿、出版直流机制,目的是“清障化淤”,把发稿权相对集中到值班总编和总编辑手中。在扬子晚报所有版面都没有部门包版,更没有个人包版。编委会认为,包版就意味着总标准下又有小标准,弄得不好会导致报纸导向的偏差,甚至引起新闻行业不正之风,分散办报人的精力。影响报纸整体水平,这实际也是一种新闻用稿方面的不公平竞争。因此,“直流机制”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下,由总编辑来“选优汰劣”,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报纸的最终质量。
“拿起尺子自己量”。报社管理采编人员都有一把真正的“铁尺”,那就是既能被管理者用来考核采编人员,采编人员也可以用它来进行自我估价的竞争激励机制。对此,扬子晚报编委会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报纸贡献最大的人得到最多的实惠”。同时扬子晚报编委会更注重发挥“激励机制”的正效应,他们相应设立的“编辑记者勤奋奖”,“总编辑奖”、“月度、年度好稿奖”等,就是要大树先进典型,让写稿最勤奋、好稿最多,一心扑在报纸事业上的同志在工作条件、经济待遇、政治荣誉以及职称评定方面“名利双收”。竞争激励机制这把“铁尺”量出了晚报内部的一种氛围:舆论上鼓励一心办报,政策上有利于一心办报,大批一心办报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承认。
五、扬子效益——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之中
报社一切活动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质量带动报纸发行量增加,以扩大发行量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近年来,面对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经商热”、“下海热”、“创收热”,扬子晚报编委会明确规定,报社编辑、记者的任务,第一是办好报纸,第二是办好报纸,第三还是办好报纸。采编活动与广告经营脱钩。编辑部的记者、编辑不得介入广告、严格杜绝有偿新闻,严禁广告部之外的各部门从事任何形式的“创收”活动、“特约”行为。以此保证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全力办报,以办报为本。
报社以办报为本,追求发行量的扩大,不能偏离办报宗旨,削弱报纸正面宣传的态势。必须把握好宣传基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扬子晚报十分注意报纸的可读性,但这是一种高格调、高品味的可读性,它和庸俗的街头小报严格划清界限,以唱响主旋律作为报纸宣传的重头戏,对读者趣味引导而不迎合,从不搞只顾大报纸影响和发行,而不顾社会效果和社会稳定的所谓轰动效应。
标签:扬子晚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