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析论文_葛君丽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析论文_葛君丽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全球化发展条件下,生态问题是各个国家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深究生态危机的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科学观点,指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这些科学的生态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生态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危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当下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条件

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紧张化。这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着手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

(一)时代背景

原始社会的蒙昧时期,人们以粗放式生产模式为主,并未对自然造成实质性破坏。但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便开始破坏性的向自然界索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们由先前对自然的原始崇拜转向对自然的征服。同时,自然也在不断地向人类施加报复。恩格斯曾警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压迫和剥削着生产劳作的工人。资本家只顾追求剩余价值,强迫工人进行高强度生产劳动,毫不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人阶级住的是潮湿的房屋,吃的是劣质的食物。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尖锐对立。马克思据此提出了异化劳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

(二)理论来源

黑格尔认为世间只有人具有理性思维能力,人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因此,人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马恩着力地批判了这种抽象的自然观,强调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但他们也肯定了一些合理思想,如自然具有辩证发展的特点。相较于黑格尔,费尔巴哈批判了宗教神学的自然思想,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变化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但却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视自然为没有人类侵染的原始自然。马恩在此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统一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新的自然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黑格尔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思想、费尔巴哈强调自然作用的思想结合起来加以改造,形成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科学自然观。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对生态思想进行过专门系统的论述,但是他们的生态观念却广泛蕴藏在一系列的著作当中,内涵丰富而深刻。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核心问题

人是自然存在物,只有从自然获取物质资料才能生活发展下去。而只有与人发生联系的自然界,才会对人产生各种影响与意义;反之,不与人有任何关联的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然。人虽然能主动运用规律来改造自然,但这种能动性也并不是能够为所欲为的,它要受到来自自然的制约。只有充分认识、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只要人类不顾自然规律任意行事,就必然会遭到来自自然的严厉惩罚。

总之,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有机整体。人要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欲望也随之增强。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性促使其只顾抢占资源化为己有,而丝毫不去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此以往,自然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供人类生存使用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紧张。

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存在计划管理的成分,但是国家并不规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疯狂掠夺自然资源进行再生产。但过量生产会超出人们的消费能力,导致大量产品无法销售,让原本有限的自然资源越发紧张化。所以,要想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这种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三)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资本主义固有的剥削本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种种生态灾难,生产资料私有制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样势必会打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调。一旦超越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便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来取而代之。

马克思曾言:“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取代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将会以美的眼光尊重爱护自然,真正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景。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现实价值

马恩在深究生态危机根源的过程中,提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科学观点,指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路径。这些科学思想对于解决当下生态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当下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问题远没有现在这么严重,自然也没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但是他们却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方向。

人既然要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那么就必须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自觉地承担起维护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只有整个自然界持续健康运转,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享有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关爱自然。

(二)为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科学路径

马恩认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换取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人们指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体方向。

社会主义在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优缺点的基础上,致力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克服了以往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提高了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能更融洽和谐的发展,整个社会才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三)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南

社会主义虽然有制度上的优越性,但是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需要我们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将其与我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面对不足,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生态文明立法之外,更要扎根群众实际生活,切实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同时,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们要在努力解决好本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切实承担起国际责任,共同去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自然之母身体康健,每个国家及个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论文作者:葛君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探析论文_葛君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