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力推进城乡建设是我国现今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过程中,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的环境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能够在城乡建设中更加积极的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以此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
城乡规划就是相关部门对于城乡各方面的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合理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人们所生活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乡规划不论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对居民的生活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乡建设的规划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建设现代化城乡结合的工作进程,在进行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协调和处理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文化的同步发展,还要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发展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
一、我国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不能深刻认识生态建筑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建筑有着许多不同的概念,但是其核心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理念和建筑理念的融合,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和周围环境中的奇特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建筑真正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同时建筑物内部气候条件还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建筑本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要还要具有寿命长、无污染、节约资源、改善周围环境等优势。但是在很大一部分人的眼里,建筑物周围只要有一定的绿化就可以被称为生态建筑,又或者建筑物的内部加一下植物的点缀就是生态建筑,这些都只是对生态建筑比较浅显的认识,并没有深刻地对其含义进行研究,是对生态建筑的片面认识。
2、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去,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更加应该加入更多的现代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城乡建筑的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增强建筑的节能功能。但是由于人们观念的落后,尽管现代化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却没有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应用,这就导致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无法完全的被表达出来,降低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
3、无法理论结合实践
随着生态建筑的理念的越来越深入,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也逐渐成熟,很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也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目前在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中,却没有很好地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导致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脱离,还有的直接套用理论,忽略了结合当地建筑的实际情况,造成建筑的不合理等情况。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1、加快城乡规划制度改革的进程
在该项工作开展当中,需要对现有的城乡规划体制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在体质的不断更新、完善下更好的促进规划工作的开展。对于以往规划制度中不合理、或者存在不足的部分,需要通过对积极的改革方式的应用保证体系能够符合现今城市的发展需求,使其能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通过对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良好应用,则能够在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提升的基础上保证城市整体生态水平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对制度进行改革时,也需要对城市地理环境以及不同建筑的功能、建设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在满足建筑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对生态理念以及人文关怀进行积极的体现,在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生态建筑设计的环境效益。
2、创新生态建筑观念和设计方法
城乡规划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不断的更新现有的理论知识,从观念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争取将生态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对于生态建筑以往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参考其设计精髓,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生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改革传统的建筑理念中错误的或者落后的观念,创新思维,融合多种设计理念和思维,使生态建筑的设计达到最佳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城乡规划进程。
3、增强生态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建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居住者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效地连接起来,在对建筑物进行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其状态,增强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筑物的内部要的布局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注重生态建筑的内部采光,与环境更加和谐的沟通,加强建筑的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生态建筑的内部要尽量多的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使内部的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内部环境得到充分的优化,才能够更好地与室外的环境融合,进而增强生态建筑的自我调节能力.
4、室内外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可以分为室内以及室外这两个方面。
室内方面:第一,采光。在现今环境下,人们在购房时对于采光具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是其购房的重要因素。对此,在对建筑室内进行设计时,需要能够对该地区的阳光照射角度、范围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设计方式的应用保证设计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于采光的需求;第二,通风。通风是自然的重要因素,在对房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通过对室内格局的合理设计保证能够在室内形成自然的通风,在降低空调等设备应用的同时起到了室内的节能效果;第三,绿化。在室内装饰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对传统的装饰物件进行适当的改变,通过造型独特植物的应用使建筑内部在充满生机的同时也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有效的清理,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第四,声音。噪音是对于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对此,可以通过室内缓冲空间设计方式的应用尽可能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室外方面:第一,屋顶。在建筑屋顶设计中,需要更多的考虑节能性,保证建筑物结构、朝向能够更好的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以此在太阳能设备的应用下起到节能的效果;第二,幕墙。幕墙的材料方面,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环保、透气性的材料,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对空气流通造成影响。同时,也需要做好空间规划,通过幕墙的应用对建筑物的空气以及采光进行合理的控制。
三、城乡规划研究的创新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城乡规划呈现出以下新的创新方向:
(1)引入创新的规划理念:运用生态和谐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倡导空间节能思想;深度融合“可持续”理念注重中长期规划。
(2)管理及制度创新:制定相关法律支持;完善规划体制建设突出公共利益。
(3)进行系统化、层次化、智能化的数据整理,以及利用数据进行建模等手段,实现数据的模型化、定型化分析,并进而形成规划布局中的最优化的方案;促进环境技术,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生态-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的使用。
四、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的理念很好地解决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难以协调问题,我们要大力弘扬生态建筑的理念,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罗宇萍 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
【2】 姚瑞峰 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论文作者:李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