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论文_杨海玲,俞伟,周海滨

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论文_杨海玲,俞伟,周海滨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174)

【摘要】芍药内酯苷为常用中药白芍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一种单萜苷类化合物。近年来,对芍药内酯苷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其相比于白芍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芍药苷,在补血、抗抑郁等方面更有效果。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对白芍总苷胶囊的多年研究积累,对其开发现状予以综述。

【关键词】芍药内酯苷;补血;抗抑郁;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006-03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eonia lactiflora lactone glycosides

Yang Hailing, Yu Wei, Zhou Haibing. Ningbo Li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174, China

【Abstract】Peony lactone glycosides as the commonly used one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paeoniae alba, it is a kind of monoterpene glycoside compound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paeonia lactiflora lactone glycosides, found its effective composition the highest levels of paeoniflorin in radix paeoniae alba, in blood, the more effective antidepressant, etc.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its medicinal valu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place unit of radix paeoniae alba total glycosides capsules research accumulated for many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were reviewed.

【Key words】Peony lactone glycosides; Blood; Antidepressant; The research progress

芍药内酯苷是中药白芍中含量位居第二的活性成分,也是白芍与赤芍区分的特征性指标成分[1]。近年来,随着对其药效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芍药内酯苷具有区别于芍药苷的独特的药效特点,在补血、抗抑郁、糖尿病潜在治疗方面,具有优于芍药苷的药效特点。并具有镇痛、抗惊厥、抗炎护肝的作用[2]。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芍药内脂苷的研究在制备工艺、成分分析、药代动力学及药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且未见有专门对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的报道,因此本文对国内10年来对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芍药内酯苷制备工艺研究

芍药内酯苷与芍药苷为同分异构体,由于其结构性质相似,因此难于分离纯化。前关于制备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双指标成分的制备工艺。

1.1 醇提水沉法

卢丹等人采用醇提水沉工艺与水提醇沉工艺,对赤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双指标的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HPLC法,建立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同时进行测定的方法,并以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提取及转移率做为主要指标,再结合固形物得率, 对7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后再加水沉淀与水煎煮提取后分别加 50%、60%、70%乙醇的沉淀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回流与水煎煮的芍药内酯苷的提取率分别是70.61%和69.19%,芍药苷的提取率分别是80.69%和 77.93%。认为醇提水沉工艺优于水提醇沉工艺[3]。

1.2 大孔树脂吸附制备工艺

有学者采用AB-8大孔树脂用于芍药内酯苷的制备。她们采用HPLC法,以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含量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AB-8型、NKA-9型、NKA-2型、D3520型等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白芍药材醇提物吸附性能及洗脱参数。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化效果最佳,2种成分加和大于50%。AB-8大孔树脂可用于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分离富集[4]。

1.3 质谱分离纯化法

于虹敏等采用质谱引导自动纯化系统对白芍萜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制备研究,通过质谱设定目标成分的分子量,自动纯化系统可以根据分子量来追踪制备或者连续制备,从白芍中分离得到5个萜苷类化合物:氧化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该方法目标性强、制备速度快、操作简单、质谱引导监测灵敏度高、可通过设定分子量来追踪制备,为白芍单萜苷类活性成分快速分离制备提供实验方法[5]。

1.4 模拟移动床色谱法

模拟移动床色谱(simulated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简称SMBC)是规模化色谱分离技术的一种新发展,它是模拟移动床技术与色谱技术的结合。它既保留了色谱精细分离的优点,又将化工技术中的连续、逆流、精馏、回流等因素集约进去,使系统具有了规模化精细分离能力。李芊等用三带模拟移动床设备分离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异构体,产品中芍药苷的质量分数为92%,收率为85%;芍药内酯苷的质量分数为94%,收率为87%,产品收率较高[6]。

1.5 微生物转化

微生物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某个酶或酶系,将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转化为相关产物的过程。刘鑫鑫等从18种真菌中筛选出分别对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转化能力强的菌株进行转化,采用色谱和波谱技术分离鉴定转化产物。结果表明对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转化能力较强的菌株分别是总状共头霉AS 31264和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970。总状共头霉AS 31264可将芍药内酯苷转化为芍药苷,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970可将芍药苷转化为芍药内酯苷。特定条件下,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可以相互转化[7]。

2、芍药内酯苷含量测定研究

2.1 HPLC

HPLC法是目前检测芍药内酯苷的主要方法。研究报道分别对白芍药材、白芍成药(白芍总苷胶囊)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此外,也有UPLC法对芍药内酯苷的的质量测定研究。

陈乃东等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同时测定亳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采用Lanbo Service 400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色谱峰分离度较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等特点[8]。王巧等人采用HPLC法对白芍总苷胶囊中的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测定。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L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01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min(8% A),5min(12% A),20min(20% A),25min(20% A);35min(45% A),40min(45% A);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9]。高明等采用HPLC测定了11批白芍和和11批赤芍样品,并建立标准对照指纹图谱,按国家药典委员会提供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样品的相似度进行评价[10]。周学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Lichro CART RP-C18(4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 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比较不同种质、不同部位白芍原植物在同一分析方法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差异及分布情况[11]。

以上方法均采用磷酸缓冲盐提高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个同分异构体色谱峰的分离度,使得对两种成分的检测更加准确。

2.2 HPLC/MS

朕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灵敏的芍药内酯苷定量方法以用于该品种的申报。方法学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LC-30A快速分离芍药内酯苷,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8050进行定量分析。使用内标法在20pg/mL~200ng/mL 浓度范围内绘制校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对高、中、低三浓度生物样品进行批次内、批次间精密度考察,RSD%在9.58 以下,回收率稳定,稳定性良好,基质效应稳定符合SFDA报批要求[12]。

黄开福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2~1000μg/L和1~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显示,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15%,相对误差分别为-1.10%~2.74%和-4.02%~4.00%,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13]。

2.3 UPLC-MS/MS

何峰建立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静脉注射赤芍水提取物后血浆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分析方法,研究3 种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特征。该色谱采用Waters BEH C18(2.1mm×50mm,1.7μm) 柱,体积流量0.35mL/min,流动相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果 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提取回收率在92.2%~104.4%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良好。分布半衰期为5.5~23.6min,消除半衰期为 20.2~44.3min[14]。

罗年翠建立利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色谱(UPLC-MS-MS)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阿魏酸、香草酸、芍药苷和芍药的含量,结果:阿魏酸、香草酸、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1.13~1089,1.23~1080,0.82~787.5,0.36~337.5μg·L-1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15]。

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芍药内酯苷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14],与芍药苷的药时曲线趋势一致,在大鼠体内呈现吸收快、消除亦快的特点;芍药内酯苷Tmax=2.25±0.59h,芍药苷Tmax=1.97±0.63h二者T1/2接近,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这种药动学行为的相似性可能与其结构相似有关。两者作为白芍的有效活性成分,这种药动学行为有利于及时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6]。罗年翠等研究表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2种单萜苷类成分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特征相似,吸收和消除均较慢[Tmax均为(120.00±0.00)min,T1/2分别为(149.57±20.17)min,(210.81±65.47)min[15]。

黄开福等研究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给药后,采集大鼠血浆,用经可靠性确证的 LC-MS/ MS方法定量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用WinNonlin5.2统计学软件以非房室模型方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17和1.50h,半衰期t1/2分别为1.19和1.53h,表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和消除速率都较快[13]。

4.药理学研究

4.1 补血作用

张建军等研究者,首次研究了芍药内酯苷的补血作用,发现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综合放血法模型小鼠均具有补血作用,芍药内酯苷对该模型起效剂量低、作用强,补血作用更好。芍药苷是赤芍、白芍具有补血作用的共同有效成分;芍药内酯苷是白芍补血作用优于赤芍的物质基础,可作为白芍在补血作用上区别于赤芍的特征有效成分[17]。

关于补血作用,研究还发现:赤芍与白芍、芍药苷与芍药内酯苷均可升高放射线辐照法致血虚小鼠的白细胞数量,具有补血作用;芍药内酯苷与芍药苷对该模型升高白细胞的作用类似,是白芍补血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芍药苷是赤芍与白芍升高白细胞补血作用的共同有效成分[18]。

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能够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对抗环磷酰胺导致的血虚状态,且芍药内酯苷对造血负向调控因子的作用更强,与芍药苷协同发挥作用,是白芍养血柔肝功效的重要成分[19]。

张建军等还对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补血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芍药内酯苷具有补血作用且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白芍有较强的补血作用可能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内酯苷有关[20]。

4.2 抗抑郁作用

芍药内酯苷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采用小鼠悬尾、小鼠自主活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观察芍药内酯苷对悬尾不动时间及小鼠游泳不动时间、自主活动的影响。结果:芍药内酯苷14、7mg/kg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悬尾(P<0.01,P<0.05)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5),实验各个剂量芍药内酯苷对小鼠的自主活动没有明显影响[21]。陈岚等探讨芍药内酯苷(Alb)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内酯苷对嗅球切除模型大鼠具有明确的抗抑郁行为效应,其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PA(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有关[22]。

4.3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芍药内酯苷能增强 HUVEC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减少LDH(乳酸脱氢酶)的分泌,并能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凋亡。此外,芍药内酯苷能够促进 NO(一氧化氮)释放,同时还能抑制高糖引起的Caspase-3(半胱天冬酶-3)活性的增强。芍药内酯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eNOS活性和NO释放,抑制Caspase-3 活性有关。芍药内酯苷的这种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提示其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具有潜在治疗作用[23]。

4.4 对单胺类神经系统的影响

王强松等采用小鼠结合冷热刺激建立小鼠急性应激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测定小鼠脑组织中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浆中皮质酮(Corticosterone)、IL-6的变化。结果表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为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对单胺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具有相反的作用[24]。

4.5 神经保护作用

闫蓉等从两个成分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神经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着手,利用AD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考察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以AD发病的腺苷受体失衡假说为理论依据,在分子水平探讨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与腺苷受体的相互作用,在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调节腺苷受体平衡的作用,以阐明药物的神经保护机制。结论显示:在细胞水平,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的配伍对BV-2细胞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动物水平,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以8:1的比例(剂量8+1mg/kg)配伍配伍具有潜在的抗AD作用,保护神经元损伤和减轻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其发挥抗AD作用的主要机理,同时作用于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可能与药物可以同时激活腺苷A1受体和抑制A2a受体有关;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配伍可以改善SAMP8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以保护神经元损伤和胶质细胞激活等[25]。

5.小结

芍药内酯苷为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期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功效,但目前制备方法研究报道很少,多数为实验室自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其补血、抗抑郁、糖尿病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并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进一步揭示其与芍药苷的相互转化、肠道菌群影响等体内过程,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李芊.从白芍中提取及分离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D].沈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2] Gao S L,Hu Z T,Dong L Y,et al.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otal paeony glycoside on radiactivc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J].Pharmacol Clin Chin Mat Med,2012,28(2) :65-7.

[3]卢丹,窦志华,罗琳.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双指标考察赤芍提取工艺[J].江苏中医药,2008,40(5)64:66.

[4]吴修红,马艳春等.白芍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制备工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4,42,(2)71:73.

[5]于虹敏,黄鸣清等.白芍萜苷类成分的快速分离制备及结构鉴定[J].福建中医药,2014,46,(2)37:39.

[6]李芊,张伟等.三带模拟移动床对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异构体的分离[J].精细化工,2011,1(28):50-53.

[7]刘鑫鑫,马骁驰等.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微生物转化[J].中国中药杂志,2010,4(35):872-875.

[8]陈乃东,陈翰等.HPLC法同时检测不同栽培年限亳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2015,(27)1047:1051.

[9]王巧,刘荣霞等.HPLC法测定白芍总苷胶囊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2005,36,(11)1630:1632.

[10]高明,赵镭等.白芍和赤芍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J].中草药,2011,11(41):1904-1906.

[11]周学刚,陈淑欣等.不同种质和不同部位白芍原植物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测定[J].医药导报,2011,11(30):1477-1489.

[12]朕雄,马超等.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小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含量.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13]黄开福,王学美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四物汤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2(41):108-112.

[14]何峰,张洁等.大鼠血浆中芍药内酯苷、咖啡酸及绿原酸类浓度的 UPLC-MS法同时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8):1803-1806.

[15]罗年翠,王川等.UPLC-MS-MS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阿魏酸、香草酸、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及其药动学研究[J].2013,7(19):168-173.

[16]于双慧,毕开顺,佟玲.LC-MS/MS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33,(3)539:542.

[17]张建军,黄银峰等.白芍、赤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综合放血法致血虚小鼠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2013,38,(19)3358:3362.

[18]屈胜胜,张建军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放射线辐照法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52:2955.

[19]朱映黎,张建军等.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对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及GM-CSF,IL-3,TNF-α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30:333.

[20]张建军,黄银峰等.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补血作用比较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1,2(6):35-37.

[21]张建军,王景霞等.芍药内酯苷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与临床,2011,2(6):35-37.

[22]陈岚,龚正华等.芍药内酯苷对嗅球切除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2014,28,(3)340:344.

[23]李璐,郭常润,杨中林.芍药内酯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海峡药学,2014,26,(1)42:45.

[24]王强松,崔元路.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对小鼠急性应激模型的比较研究[J].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

[25]闫蓉.JD-30主要成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14,4.

论文作者:杨海玲,俞伟,周海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论文_杨海玲,俞伟,周海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