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及其对金融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及其对金融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值得关注的知识经济时代及其对金融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其对论文,值得关注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注:感谢吴季松先生在《中国青年报》上提供的资料。)

(一)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历史背景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思考: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A·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中,宣传“后工业经济”;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赖斯比特(T·Naisbitt)在《大趋势》中,提出“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正式把它定义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思想家们不同的认识,在于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宣传“后工业经济”者,强调当代社会经济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经济,对此有时他们称之为“超工业社会”;提出“信息经济”者,强调信息产业是当代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高技术经济”者,强调当代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个“群体”而不仅仅是某一项产业;指出“知识经济”者,强调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经济”。可见,思想家们认识的深化,他们观察问题的不同着力点,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理论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不是通常所谓的“知识”,(通常人们说“知识就是力量”),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在OECD的报告中,沿用了西方自60年代以来关于求知的“4个W”概念,即对于任何一件事物都要“知道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谁”(Know-who)。有人认为还要加“两个W”,即“知道什么地点”(KnoW-where)和“知道什么时间”(Know-when)。这就是说,对于某一事物,如果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在什么地点时间做,就算准确完备地掌握了知识。

提出“知识经济”的理论价值在于要把知识纳入生产要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经济学都把生产要素列为4种,即土地、劳动、资本、管理。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根据科技革命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经济新增长理论”、将科技同资本、劳动并列为三大生产要素,因此,他被誉为“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这一“经济新增长理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它确立了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把知识确立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的意义,不仅指出经济的增长要靠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要把知识列做“生产函数”,而且强调经济的持续发展,要靠知识的良性循环。应当承认,这是一种新理论、新观点、新的思维方式。

把知识列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生产要素之一,这种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它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中价值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它可以连续使用,其边际效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此外,在使用中还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相加、不可分割、不可逆转性。这样,它回答了传统经济无法解释的难题,即在资源存量有限,增量不多的条件下,经济如何持续增长。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以产业结构来划分,可以区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如果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区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经济。“知识经济”的区别于传统的工业经济,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依托,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它标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实际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最重要的实际意义是使人们换了脑筋,转变了观念。比如:

1.什么是资源。过去人们较多的是关注自然资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更加关注智力资源。没有自然资源,能够通过智力资源创造财富,如能够通过受控核聚变将水中的氢变为新能源等。对于资源的配置问题,也不仅仅是宏观调控和利益驱动,而要通过知识去开发和利用。

2.什么是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通常人们都讲,要以高科技为支柱产业。什么是“高科技”,不能理解为比过去高的科技就是高科技,也不能理解为在全国领先的科技就是高科技。按联合国组织的分类,“高科技”主要是指人类在攀登宇宙空间、自下而上环境、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科技和管理科学的技术。这表明“知识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是改变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的“高科技”产业。

3.它将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和使用产生变革。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包括着对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对此,率先要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而积累和更新都离不开学习。当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都依托于电脑网络技术。这一技术信息量大、成本低、时间省,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要从抓信息着手。但信息经济不等于知识经济,信息只是知识的一部分。

4.它注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当代,人们通常说,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怎样才表示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其重要的衡量标志之一,就是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如何衡量?应当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的方面是在生产中投入的设备、原材料、操作技术的科技含量高;间接的方面是生产的客观环境的改善。应把这两个方面加来衡量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衡量有待研究,现在通行的“比较计算法”是有局限性的,即把没有改善以前状况与改善后的状况相比较,得出由于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多少。这种办法带有交叉的、重复的因素,不太准确。但在没有寻找出科学的办法以前,仍不失为衡量的一种办法。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常要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对此,要关注产品的使用给消费者带来的效应。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应当是消费者对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使用价值的评价,如果产品生产出来不能进入消费,把它们放在仓库里则难以体现。

5.要注意制度创新,特别是发展科技、教育。制度创新是为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提供“硬件”。要提供的“硬件”较多,如机构的设立、人员的组织、经费的保障、措施的得当等。总之,要创造一个适合的环境。现在,人们谈论“知识经济”更多的是一种展望,是一种前瞻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等待”。“等待”也许要不得,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从我国现实出发,抛开传统的经济方式是不成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也是不可能的,但不能自以为是,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起步,不能停滞不前。在这一方面,最现实的恐性是发展科技、教育。发展科技教育要继承优良传统,但也是“吐故纳新”,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十几年几十年一贯制”的状况,恐怕难以为继了。沿用“知识”的概念说,发展科技、教育也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在什么地点时间做。

(四)当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目前能够看到的是:电脑货币的兴起,网络银行的出现。

1.电脑货币的兴起。电脑货币是什么?是反映在电脑上的数字链。这样,金钱从一个有形的“可被感知的实体,转变成一种虚无缥缈,变幻流动的电子形态的东西。现在金钱是一种影象,看得见,摸不着,没有体积,没有重量,只有一串电流与数字运载着货币的抽象价值在社会中流动。它能够同时反映在若干个电脑中,也能够瞬息传递。它的运作成本低,效率高。在美国,每年搬运有形的货币费用达60亿美元,英国则为两亿英镑,世界银行体系之间的货币结算和搬运费占其管理费的5%。而电脑货币的出现:(1)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银行,他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改变着人们储蓄与投资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里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能够通过电脑获取大量的金融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使90%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帐户转到另一个帐户并大大提高了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相对前20年大约有3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年的8:1,上升到20:1。(4)货币电脑化,使费用按时间精确的支付成为可能,这将大大节约费用;货币电脑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成本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从优的利率和汇率。

2.网络银行的兴起。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员工只有10人,1996年存款金额达1400万美元,预计1999年存款金额将达4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网络业务。据调查在公元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络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将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1)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银行必须推出客户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服务。(3)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具有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上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台湾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分以上,就可获得60万以下贷款。(4)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他们是数学家、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电脑模型,了解运算公式,操作电脑程序。华尔街惯称为“数量人”。

但网络银行也有局限性。目前,难以跨行交易,因为缺乏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网络银行必须重于信用,以高度的信用环境为前提,如不讲信用,一切都难以进行。

标签:;  ;  ;  ;  ;  

知识经济时代及其对金融的影响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