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人员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对策_政府审计论文

政府审计人员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对策_政府审计论文

政府审计人员培训现状与改进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员培训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状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现代培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环节所组成的系统。由于历史及认识的偏差等原因,当前的培训比较重视课程设计和培训实施的过程,对培训需求分析和考核评估等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深入全面。在当前的审计人员培训中,个人的需求分析没有和岗位的需求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培训需求分析不深不透,培训目标模糊、没有针对性,导致培训的后续环节不能有的放矢,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不强,培训过程流于形式,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可用于政府审计人员培训的法律法规不少,但这些规定的内容都比较笼统,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等都包含培训工作的相关内容,对培训的相关事项作出了规定,但条文均是概括性内容,没有任何有关如何执行和保障措施的具体规定,应该予以细化的没有细化,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有限。

二、培训经费短缺

按照相关规定,审计培训的经费应该由财政安排,但对于每年的培训经费的数额等关键内容却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财政部门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多少培训经费就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给与不给,给多给少,都是财政说了算。在当前国家财力还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培训经费相对比较少,在个别落后地区,甚至不安排培训经费。对于列入年度预算的培训经费也存在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情况。

三、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目标定位不准

审计人员学历、专业、工作岗位和经历不同,决定了其需要通过培训补充的知识、技能不同。只有经过深入、全面的培训需求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摸清每位同志的培训需求,才能按需施训。按照培训需求的同质性确定每期培训班的学员组成,并据此制定培训方案。可目前的做法则是先有培训班计划和主题,再按照行政级别或审计对象类别来确定培训班的学员组成,各部门的名额也是行政性分配,不同层次审计干部的培训目标没有严格区分,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审计干部的培训目标也未严格划分,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供给与需求错位。一方面培训供给不足,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培训资源又在低效或无效使用,效益不高。

四、培训方式和手段单一,内容没有针对性

目前培训的主要形式仍是面授培训,老师讲,学员听,填鸭式的灌输,没有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应用还没有普及,陈旧的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难以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授课内容的安排没有考虑到学员的个性化需要,显得空泛不够实用,对其工作和未来发展的帮助不大,学员只是被动参加,缺乏自发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五、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培训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培训是否实现了预定的目的,就要通过考核评价来检验。但在实践中,无论是培训机构还是学员自己,都未对培训的评估予以足够重视,仅有的评估通常是在培训结束时发一份调查问卷,简单地评测满意或不满意。这种评估不全面、不深入、方法单一,无法指导今后的培训,使得培训评估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培训工作无法改进。

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公务员法明确指出:参加培训是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其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得力的配套措施,该规定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部分人员对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充分、不到位,觉得完成审计任务是第一位的,参加培训I会占用工作时间影响工作进度。学员的晋升、定职等事项没有与培训挂钩,培训内容与本职工作联系也不紧密,学与不学、学好学坏对今后工作影响不大,学员因而也没有积极性参加培训。

七、培训基础薄弱

当前,开展培训的相关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未能开展全面细致的岗位设置和工作分析,制定出完成各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二是没有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意愿,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需要通过培训补充和提高的知识与技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和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和细化。三是培训基地设施落后。许多培训基地就是宾馆,只具备提供食宿的能力,没有开展培训所需要的设施。四是培训者的自我培训缺失。培训者的自我学习不够、知识和技能不高、理念不新,只有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才能提高培训水平。五是培训师资缺乏。没有专职的师资队伍,决定了师资的流动性大、重复利用率低的现状,在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教师未按培训方案授课在所难免。六是培训教材滞后。缺乏新颖、实用并适合审计人员需求特点的教材。七是对培训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开展不够,未能发挥科研对审计培训创新的巨大推动作用。

改进对策

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培训理念。刘家义审计长在2009年7月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队伍作为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来抓。而培训是快速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要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服工学矛盾、经费问题,因材施救,综合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创造性地开展培训。

二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和保障程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六章第四十条规定:“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随着预算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为此,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在财政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合理确定培训经费在预算中的比重,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长,制定培训经费的拨付实施细则,保证经费能够及时、足额到位。在培训中要积极利用远程培训、网络授课等形式,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资金使用效益。另外,还要积极寻求新的培训经费来源渠道。

三要建立健全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需求分析体系。准确和具体的培训需求是有效开展培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审计人员的需求调查清楚了,才能据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需求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并动态变化的。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要结合环境和个体差异进行。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需要、履行审计职责的需要等来分析培训需求,要从推动审计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分析培训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个体差异的角度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总之,要将国家的战略目标、政府审计的科学发展目标和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既要制定组织的培训计划,又要尊重个人的发展意愿和需求,坚持按需培训,突出个性,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培训计划。统一规划,统一要求,分级分类实施,按照不同类别审计干部的工作性质,实行分类培训,根据不同级别审计干部的工作职责,实行分级培训。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方案,形成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运行有序的培训管理机制。

四是坚持使用和培训相结合,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针对当前审计人员参与培训热情不高的情况,要建立健全科学、稳定和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使参加培训成为审计干部的自发需要。要做好审计干部参加培训的记录和考核,将审计干部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考核结果等作为档案内容予以记录,为每人建立培训档案。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将培训情况作为定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坚持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职,不经培训不晋升”,使培训和使用真正结合起来,把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改变过去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人人自觉求学、竞相参加培训的良好局面。需要是激励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培训激励也是如此,要充分发挥激励的功能,就要切实重视和满足受训者差异化的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同一个人的激励也要动态变化,还要注意激励的频率。

五是建立健全培训的考核评估机制。培训项目的考核评估是对培训项目的全过程、全角度评估,是客观、科学确定培训项目绩效的有效工具。对培训项目的评估可以分为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培训前评估主要是对培训需求是否准确、全面,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培训资源是否具备等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培训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训中评估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实时进行的评估,主要是对培训是否按照培训实施方案进行以及根据情况对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中的调整措施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培训后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结果进行最后评价,是培训评估体系中的关键部分,目的在于对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做出评估,还要为今后的类似培训提供经验。美国学者提出的柯氏评估模型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1.反应层评估。学员对整个培训项目的反应,目的是了解受训者的感受和满意度。2.学习层评估。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目的在于确定受训者是否学到了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如何,重点关注其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获。3.行为层评估。对学员行为的变化进行评估,可以通过比较受训者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来进行,目的在于确定受训者是否在工作中使用了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使用的程度和范围如何。4.结果层评估。主要是对学员参加培训后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是否提高及提高的程度进行评估。

六要大力发展网络培训。目前,审计专网已经把审计署与部分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审计机关连接在了一起,为在审计系统开展网络培训奠定了硬件基础。建立在审计专网上的网络培训平台也已经运行了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审计系统开展大规模网络培训成为可能和必然选择。网络培训不只是培训形式的改变,而是培训的一场革命。它具有低成本、广覆盖的特点,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审计人员的个性化培训需求,解决当前审计培训中供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训的范围和频率,使培训范围从领导干部为主扩大到所有审计人员,学习的时间和频率也可以由自己确定。

标签:;  ;  ;  ;  ;  ;  

政府审计人员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对策_政府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