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麻醉科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目的:分析在孕妇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中肢体缺血后处理的保护和作用机制。方法:随机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孕妇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例,给予参照组常规处理方法,实验组采取肝肢体缺血后处理的方法,比较两组的Cr、TNA-α、BUN以及IL-10的水平。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各项身体指标均好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肢体缺血后处理能够有效保护产妇的肾脏功能,它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神内炎症反应相关。
【关键词】肢体缺血;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
引起产妇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严重的创伤,另一个是产后大出血,休克发生后,产妇的肠道和肾脏有可能会出现功能障碍,早期采取复苏措施可以减轻缺血造成的损伤,为了避免多器官衰竭,可以采用肢体缺血后处理的方法降低损伤。本次研究以30例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肢体缺血后处理的保护和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产妇,共3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时间,把他们随机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例。参照组年龄范围在24-42岁之间,平均年龄(30.58±1.12)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21±0.52)周;实验组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0.62±1.20)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3±0.50)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游离双侧的股动脉把脉压控制为40mmHg,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补充回血,然后为其持续输注林格氏液复苏,恢复正常的脉压。
实验组采取肢体缺血后处理的方法,在发生失血性休克之后的180分钟后,将两侧的股动脉夹闭30秒在,之后再灌注30秒,重复10次,在50分钟内回输所有血液,之后为缓和输注林格氏液,将MAP控制在80mmHg以上,直到24小时。
复苏后,采集3ml股动脉血,放置在温度为4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离心备用。
1.3临床观察指标
24小时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r、TNA-α、BUN以及IL-10的水平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技术资料用标准差(±s)代表,组间数据用t值检验,用X2行组间比较,若P<0.05时,代表临床数据差异较大,包含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缺血处理前,两组患者的Cr、TNA-α、BUN以及IL-10的水平无明显差异,缺血处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较大,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如果失血性休克持续3小时,患者的肾脏就会出现低灌注的损伤,常常会伴有无尿、少尿、尿素氮以及肌酐的水平上升。若没有及时采取治疗,及时后续恢复灌注,也很难恢复肾脏的正常功能,极有可能引发慢性的肾脏类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2]。
肾功能的评价主要是观察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检测的指标一个是血尿素氮,另一个是肌酐的清除率。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肌酐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肢体缺血后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同时此种处理方式还可以抑制IL-10和TNA-α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保护患者的肾功能[3]。
结语
综上所述,肢体缺血后处理保护肾脏的机制可能是抑制IL-10以及TNA-α的表达,降低促炎介质的分泌量,改善炎症细胞四周的微环境,维持免疫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邹海波,孙晓峰.姜黄素后处理肢体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平衡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23):3643-3648.
[2]吴岚,李浩,刘开祥,周茜,谢卓汐,黄颖媚.肢体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及hs-CRP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9,32(03):1-5.
[3]李嵩山,吴明,曾晶晶,李明利,吴乐锋,冯永文.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急性肾损伤的保护及作用机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03):335-340.
论文作者:李亚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实验组论文; 肢体论文; 损伤论文; 后处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肾脏论文; 性休克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