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500)
摘要: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检查与诊断意义。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合并组与未合并组,两组患者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是93.55%,敏感度是85%,特异度是93.18%;合并组患者年龄在35岁或以上和两次或多次剖宫产比例均要显著高于未合并组(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产前超声检查具有显著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发现高龄与多次剖宫产史均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发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前超声检查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具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胎盘附着在原有的切口瘢痕部位的一种妊娠形式,可能伴随或不伴随胎盘植入,其通常会引发严重的出血、休克、子宫破裂以及泌尿系统受损等症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因为宫腔内镜检查、剖宫产几率以及人工流产率不断增加,发生胎盘植入的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加。如果该疾病患者伴随胎盘植入时,对母婴产生的危害更大,若未给予及时有效诊治,可能在短时间里发生感染、大量出血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严重时必须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是造成孕产妇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1]。所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给予及早期诊治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与预后的重要措施。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检查与诊断意义,特选择我院6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分析,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术中与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均排除先天性胎儿畸形、多胎妊娠、胎盘形态异常以及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孕妇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5±2.5)岁;孕周14~20周,平均孕周(16.5±1.7)周;妊娠次数1~7次,平均(4.2±0.5)次;其中51例患者为一次剖宫产史。11例患者为两次或多次剖宫产史。将其依据术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无合并胎盘植入分为合并组与未合并组,其中42例患者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组,20例患者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
1.2 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经腹超声检查,选择Philip iE-Elite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是:首先对患者开展腹部平扫,选择患者平卧位,保证膀胱为充盈状态,调整探头频率为3.5MHz~5.0MHz,常规产前对胎儿与宫腔中相关附属物的结构进行超声诊断,扫描诊断时特别要观察胎盘着床部位和胎盘实质回声等异常现象,并且还要仔细观察胎盘后间隙与子宫肌层之间的界限与血流状况以及胎盘边缘和子宫颈内口的关系,检测胎盘和子宫肌壁厚度,检查胎盘实质、后方间隙以及周边血流状况。
1.3诊断指标
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剖宫产史,经超声检查诊断显示为前置胎盘,且在上次子宫瘢痕部位有胎盘着床。
胎盘植入诊断标准:医护人员在患者产后徒手取出胎盘具有一定难度,胎盘取出后患者子宫良好收缩,但患者产后出血症状不易控制,经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子宫平滑肌中有绒毛组织。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整理数据,计数与计量资料用(%)和()显示,用x2和t检验;用P<0.05评估组间对比有无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
62例患者行超声诊断显示18例(29.03%)患者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44例(70.97%)患者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通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经超声检查准确率是93.55%(58/62),敏感度是85%(17/20),特异度是93.18%(41/44)。详细见下表1。
表1 超声诊断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3 讨 论
临床上通常把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发生再次妊娠前置胎盘称作凶险型前置胎盘,其与其余因素造成的前置胎盘的危险性更高,特别是在合并胎盘植入的情况下,会严重危害妊娠结局,极易因分娩过程中胎盘剥离困难而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产妇休克、DIC以及死亡等。所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准确对其病情程度和范围予以评估后选择科学临床防治方法有着重要作用[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当前临床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应用较多的一种产前诊断方法,因为超声仪器与诊断方法逐年优化和创新,临床关于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研究报道愈来愈多,其诊断准确率也明显增加。有研究组报道[3],产前超声检查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和未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与普通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还有研究者研究表明[4],对5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孕妇分别进行超声与MRI诊断,同时将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黄金标准予以对比,结果表明两种诊断方法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超声诊断方法费用更为低廉,且具有较好重复性与无创性等优点,其能作为临床首选诊断方法[5]。
此次研究发现,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是93.55%,敏感度是85%,特异度是93.18%;合并组患者年龄在35岁或以上和两次或多次剖宫产比例均要显著高于未合并组(P<0.05)。结果表明,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产前超声检查具有显著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发现高龄与多次剖宫产史均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发生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宋锐莉.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5(9):64-65.
[2]刘超霞.产前超声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17,18(14):95-96.
[3]林珠.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08(9):84.
[4]王秀红,董立娜.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7(5):10-11.
[5]费华昆.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09(11):145-146.
论文作者:邓静花,钟桂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胎盘论文; 凶险论文; 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产前论文; 病理学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