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民群众观的确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一些列重要讲话中都处处都蕴涵着“人民”二字,这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意蕴,更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中国化过程中突破性的创新。
一、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来源研究
赵东云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历史底蕴角度去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来源,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华民族的民本思想在曲折中发展,不断地跟着时代的变化有了丰富具体内容。所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田明钊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经历。在这七年时间里,习近平真正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这经历让习近平深入了解了农民群众的疾苦生活,此后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他不断地走访和调查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以上的这些经历为习近平在以后实施以人为中心发展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2]
二、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研究
赵俊勇从“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等角度分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即是为人民服务;根本立场,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力量源泉,即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价值尺度,即人民福祉。这是人民群众在这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新时代以人民为发展思想的政治立场,体现了依靠群众、相信人民,处处为人民利益出发,也是以人民为发展思想的主要科学内涵。[3]徐海峰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去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贯穿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红线。创新发展是用创新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新的成果用来造福人民。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最终全体人民携手同行。绿色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的发展问题上和谐共处,提升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开放发展是顺应全球化潮流,不断的获取人类的文明的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发展的成果让全体的人民来共享,让人民得到更多的获得感。[4]
三、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研究
刘玉高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双重价值。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新历史条件下,对指导新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上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其次,它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因为,“中国梦”终究还是中国人民的梦。所以,一定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让人们实实在在的实现“获得感”。[5]徐龙建从三个视角去论述了新时代人民观的重要意义:第一,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的理论上的发展和继承,也是中国革命发展阶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第二,新时代以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地反映了当代人民的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解决了实实在在的人民问题,让人民得到实际“获得感”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第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是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共同的努力。[6]韩庆祥,黄相怀在《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本书中,从当今国内外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中,中国不断地用自己的方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仅是造福中国人民的“梦”,而且是造福各国人民“梦”。其实,“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中国在国际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7]
四、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研究
邵雅利强调了“一核两翼”的重要思想。“一核”是坚持中国共产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党的统筹领导之下,让人民真正的体会到组织的亲和力,相信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理念。“两翼”中的第一个“翼”是重视践行群众路线去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第二个“翼”是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以上所提到的就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8]潘建红,扬利利从以下四点进行论述了人民性:第一,从改革开放的成效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中注重思想观念的引导,促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卓越,但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等众多问题也暴露出来,面对把“大蛋糕”之后的经济问题,必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来务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第三,要深入基层,了解民生问题,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来出台相应的政策,落实情况要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把政策的效率发挥到最大化。第四,精准扶贫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9]
五、分析过程与完善建议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研究阶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和继承的过程。从学术界现有的文献研究来看,新时代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不足:第一,尚未整理出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整体分析,大多数都是围绕着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或者重要会议中的要点来解释性说明。第二,到目前为止尚未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问题。第三,当前学术界尚未对新时代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对当代意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对如何推进全球治理方面的问题。所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第一,要立足于马克主义的经典著作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关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精髓渊源。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要进行文献分析方法的同时必须要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法统一起来,要用历史为主线,清楚地分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基础。第三,从哲学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把握,达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治国理政思想真正的统一起来,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到时代的高度,避免理论与现实脱节。
参考文献:
[1]赵东云.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多维解读[M].长春大学学报,2018,(9)。
[2]田明钊.试析习近平同志的群众观[M].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3] 赵俊勇.从“四个全面”看习近平的人民观[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
[4]徐海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唯物史观的新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2018,(5)。
[5]刘玉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前沿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18,(2)。
[6]徐龙建.略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M].知与行,2017,(11)。
[7]韩庆祥,黄相怀.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8]邵雅利.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深刻意蕴与实践路径[M].理论导刊,2017,(9)。
[9]潘建红,扬利利.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逻辑与实践指向[J].学习与实践,2018,(2)。
论文作者:阿鲁木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思想论文; 新时代论文; 中心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中国论文; 习近平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