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南衡阳 421002
【关键词】丁苯酞;合辛伐他汀;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它主要是由于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组疾病,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80%[1]。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的治疗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该疾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仍然很高,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对脑梗死的治疗有超早期的溶栓治疗(<4.5h),然而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的限制,超时间窗的溶栓治疗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2,3]。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我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发现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一、材料、对象和方法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分析,按照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设计。
2 病例选择
入选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诊断与入选标准 本研究入组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及入选标准[4]。
3 药品与仪器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规格:25mg*100ml-1,中国,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辛伐他汀片,规格:20mg,中国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mg/片,德国,Bayer S.p.A。
4 分组与治疗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原则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降低颅内压,补液,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对症治疗手段,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1,每天1次;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d-1,每天1次。试验组患者接受上述常规治疗外,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1,每天1次;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d-1,每天1次;加用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mg,每天2次,间隔时间>6小时。两组均为治疗14天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疾病体征。
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患者治疗7天,14天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记录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根据NIHSS评分情况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抽血检测患者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作为评估血流动力学的指标。
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和无效,评判标准为痊愈:NIHSS评分减分率≥ 91%;显效:NIHSS评分减分率在46%~90%之间;好转:NIHSS评分减分率在18%~45%之问;无效:NIHSS评分减分率<1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n×100%;痊愈率为(痊愈/n×100%)。NIHSS评分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表示,采用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 一般资料
试验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3-76岁,平均(57.8±16.3)岁,病程为4.5-24.0小时,平均为(9.4±4.2)小时,入院后进行NIHSS评分为(14.32±7.43)分,ADL评分为(39.93±11.09)分;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8-80岁,平均为(60.2±13.7)岁,病程为4.5-20.5小时,平均为(9.5±3.6)小时,入院后进行NIHSS评分为(14. 63±6.96)分,ADL评分为(40.59±5.03)分。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NIHSS评分和ADL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2 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7天后,病情均有所改善,NIHSS评分和ADL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所好转,且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各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NIHSS评分和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14天后均明显好转,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痊愈率为2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检测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14天后,检测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且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三、讨 论
在世界范围内,脑梗死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的特点。而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促进微循环以及神经保护等治疗为主,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其可以阻断脑缺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抗缺血和脑保护作用。基础实验证明丁苯酞可以明显缩小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的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能量代谢和缺血区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同时辛伐他汀还可以增加体内NO的合成,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平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和增殖,防止管腔狭窄,有效改善脑血流量;他汀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血管周围的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使血管正常功能得以维持,另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抑制内质网激活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小梗死体积。
本研究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结果发现治疗14天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组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9%);试验组的痊愈率为2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试验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Liu M,Wang B,Wang WZ,et al. 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 Lancet Neurol,2007,6:456-464.
[2]Brunstr?m M,Carlberg B. Thrombolysis in acute stroke[J]. Lancet. 2015;385(9976):1394-1395.
[3]Berkhemer OA,Fransen PS,Beumer D,et.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 N Engl J Med. 2015,372(1):11-20.
[4]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论文作者:朱子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梗死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