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文/曹婧

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以其数字化、整合性、个性化、交互性的特点,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传播新介质。2015 年7 月23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亿。腾讯公布的2015 年业绩报告显示,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在2015 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 亿。如今在大学校园,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利用微信平台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避免以往党建工作的枯燥、单向传播、参与性差等弊端,将对高校党建育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东营乃至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是吕剧。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故乡,素有“要听吕剧腔,就到时谭武杜张(“时谭武杜张”是牛庄镇相邻的五个村庄的简称)”的美誉。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初期,在时殿元等老艺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山东琴书的直接继承和改革发展,改《王小赶脚》、《王汉喜借年》等坐腔扬琴为化妆演出,吸收融合其他民间曲艺如“大鼓”、“弋阳腔”、“坠子”、“花鼓”等艺术精华,同时又借鉴化用“五音戏”、“柳腔”、“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某些腔调、艺术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而逐步形成[1]。

一、微信平台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2012 年8 月,腾讯公司在原有微信的基础上,新增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模块。这一功能主要为社会名人、企业机关等机构组织设计并推出,除享受微信基本功能外,还可实现信息群发推送、自动回复设置等特色功能。因此,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新生儿。华中科技大学于2012 年8 月18 日率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创下国内高校微信平台传播之先例。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呈爆炸性增长。自2014 年11 月17 日开始,《中国青年报》每周一推出全国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综合排行榜以及相应文章阅读量排行榜。江西省大江大数据研究中心自2015 年9 月起对江西本科院校210 多个微信公众号进行综合排行以及对相应文章阅读量进行排行。可见,微信平台不仅改写了高校信息传播的生态,还为校园党建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如何紧抓机会,研究微信平台在当前党建工作中的使用现状,因势利导、科学管理,利用微信平台这一全新传播阵地传播及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提升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一)传播多元化、感染力强

传统的党建工作由于受时间、空间、手段、人员等的限制,工作形式单一,党内活动简单,党员教育活动也往往是以理论讲座、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而微信能够借助无线网络平台,对文字、图片、语音信息、视频等进行多样化传播,不仅方便及时快捷,而且形象生动全面,克服了传统通讯方式的弱点,改变了传统的沟通习惯,运用微信所搭建的“微平台”来开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相比传统的教育形式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可以生动形象地强化教育、管理与引导,使得这一新媒体成为倍受欢迎的党建利器。

(二)育人便捷化、灵活度高

随着新媒体与新技术的紧密结合,手机已成为师生的必需品,无线网络大多覆盖高校校园,这些硬件为微信在高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微信的使用可打破原有的党课学习方式,开展“微信党课”教育,定期整理、发布党的最新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和部署,以图文并茂、直接快捷的方式提供党的精神和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形式灵活,内容也不乏生动活泼,提高了广大教师、学生党员阅读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党建育人工作的活力。另外,微信克服了学习时间和地点很难集中和统一的矛盾,其碎读、速读的特点易于接受,更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党建工作引入微信平台将更加有利于发布党的建设有关方面的文件精神以及各项政策法规,有利于快速传播、扩散广泛,大大增强了党务工作的宣传效果。

(三)传播裂变化、信任感强

“裂变”一词来源于物理学上的“核裂变”,是指一种较重原子分裂成较轻原子的核反应形式。它具有两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核连锁反应,即当发生一个核反应,两个或以上的周边核反应被触动,从而带动其他核反应以指数形式增长;其次,这种裂变反应随着核裂变数目在极短时间内以几何级数形式增长过程能放出巨大能量。因此微信的传播方式可称为裂变式传播,一方面指信息通过粉丝关注呈几何速度广播式地传播出去;另一方面,被多数人判定为有价值的信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微信舆论正是基于此而产生。微信是建立在社交关系上的大众信息自我传播,好友是从QQ 和手机通讯录发展而来,群组是由好友邀请建立,是典型的熟人模式,实时互动便成为其一个显著的优势。对于感兴趣的信息微信用户会进行转发和跟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信息传播节点,形成裂变式的传播。同时,微信通过公众账号、朋友圈分享信息等手段建立了半熟人关系。这种基于熟人建立的关系,和基于邀请制建立的圈子有利于增加集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和信任度,有效增强了用户之间的连接强度。这样的传播机制催生了高校“微党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环境。

SPF级BALB/c雌性小鼠,4~6周龄,购自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号 SCXK(湘 )2013‐0004,动 物 合 格 证 号43004700025656。动物自购买之日起,在光暗周期为12 h/12 h环境中适应性喂养5 d,自由获取食物与水。

三、结语

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相比,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加强对微信平台的运用研究,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  ;  ;  

微信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