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能力; 思维习惯; 思维训练
英语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还应该有能力培养;语言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一种工具。学语言主要不是为了成为语言学家或者翻译家。对大部分人而言,学习语言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为了今后的幸福生活,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包容态度,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能凸显现代人文精神。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从而能够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理解各种思想和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这也是《课标》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训练提出问题、认识并定义问题、分析辨别观点、寻找相关证据并合理判断的能力,这些能力也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现实问题,使问题清晰化、简单化,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社会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它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批判性思维中界定问题、收集信息以及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这种观念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挥。此外,我们的课堂也存在以质疑为核心,但不重视问题的解决;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但不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注重自我的领悟方式,但缺乏与课程学习的结合。
所以在课堂上正确合理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20世纪以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直是西方教育改革的热点。在美国,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学者在30年代就强调“反省性思维”能力对学习的促进,提出教育不仅要给予人们知识,也要培养人们挑战权威的意识。到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实施“发现法”,即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收集材料,自我体会来不断发现特定概念形成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到了60年代,为了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及精神,一场“批判思维”运动在美国教育界兴起。学者们一致认为,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技巧。进入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在大学和高中设置了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通过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通过说、写训练,培养他们的信息传递能力。而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借助语言获取和传递信息,就是依靠借助语言工具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阅读是一般性思维训练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也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一个学生通过形式逻辑思维对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他能够理解该信息,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常规性阅读理解,但假如他通过批判性思维对所获取信息再进行深刻思考、实际求证,那么他就能够判断、验证该信息的真实性程度,由此可以决定是否接受或纠正该信息,这是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不同于普通阅读理解,它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对信息作深加工的思考。教师应该在常规性阅读的基础上,增加培养批判性阅读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途径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精髓在于质疑,但质疑绝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一种对他人和自身智慧及见识的探索和宽容。批判性思维具有认知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维度:认知技能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ion)、推理(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等,其中分析、评价与推理为核心技能;精神气质包括对于生命和人生的一般态度、对特定议题或问题的态度等。采取批判性阅读的方式,在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分析、质疑、推理、评价等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达到对阅读文本的深刻理解,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阅读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可以帮助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很多,但过多的仅是强调理论性学习和研究,与实践结合的不多。本研究从实践的创新角度积极探索可行的方案,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课程的能力目标,从课前准备、精心备课、课后反思等方面,遵循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采取新的策略与方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技能传递过程,而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文化,建立新的教学文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其说是对学生的挑战,不如说是对教师的考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在碰撞与生成中不断捕捉智慧的火花,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气质精神。教师应设计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思维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与评价,切实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岳晓东,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8)。
2.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5)。
3.【美】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0。
4.高洁,高峰.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1993。
5.王大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
6.姚力文,英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PBL五步推。式策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7.朱新秤,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高教探索,2002(2)。
8.顾伟,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教学视角【J】,教育探索,2001(2)。
9.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99。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批判性论文; 思维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信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