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研究论文_闫文超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研究论文_闫文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037008)

摘要:电力企业在安全防护和故障预测方面的工作中进行了许多年,并积累了很多经验。信息通信网络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其在日常运行的维护,才能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力信息智能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1]。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实现一体化融合,促进了整个运维系统的综合化。本文以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发展为前提,对电力系统通信运维体系的模式、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分析,并通过多角度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系统的构建做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信息;电力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研究

电力系统是否能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受电力信息通信水平高低的影响。可以说信息通信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信息通信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供电中去,信息通信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其在电力上的预测风险和评估风险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利的保障了电力在生产和传输上的安全性。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建,在将来智能电网建设中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电力信息通一体化运维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是现如今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通信融合发展的趋势[2]。在运维体系上,传统的运维体系相对来讲比较分散,不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当下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科技信息通信运维体系,主要是以对通信设备的拓展和系统检测能力为主,将传统的运维体制过渡到网管监控系统。从运维指标上分析,现代运维体系不单具备了传统运维在考核上的相关指标,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已有体系的管理,分别是网络资源管理和网络质量管理。并对其整体的服务能力和价值做了有效考量。从网管系统分析,是各专业网络管理系统到全网管理系统的过渡,以一体化服务为目标,实现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从客户服务上来说,一体化运维可以规范客服服务流程,完善了客户集中受理机制并对统一服务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利保障。从安全防护上分析,加强了各级通信检验维修流程上的规范管理,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电力生产与传输的安全,与当下个人和单位的电力使用安全上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对电力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供电企业也更加重视自身建设。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是以光纤、无线、电力线载波等方面为基础进行构建,实现数据传送,视频电话多方面功能。信息通信的水平要想提高,就需要对其运维系统上提高要求。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一体化的构建,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做了保障,并在其可靠性上做了有效提高。

二、电力信息通一体化运维系统现状

缺乏系统性的信息通信运行环境:在资源管理方面,电力信息资源和通信渠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阶段两者还是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存在,没有良好的、彻底的实现融合,严重阻碍了电力信息通信的发展。通信方式有偏差,通信方式多样化,并且以独立形式存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影响,给电力信息通信的发展造成了约束,导致其形成瓶颈期。另外,检测能力比较差:就目前电网系统来看,其在电网中的检测系统并没有统一,通信网络和电力检测系统相互孤立问题比较明显,有些只是从局部分支中收集参考数据,导致在电力系统中故障点的判断,故障类型,原因以及判断上,无法做出准确预测。

三、电力信息通一体化运维系统研究措施

(一)优化资源信息模型

以资源信息的准确性和资源信息的分类为基础,以对电力业务的优化为原则,对资源信息模型进行优化改良。相关部门需要对信息资源的相关定义和分类上充分掌握,从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上和电力业务内容上着手,两者同时实施,把其改良为适应电力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在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十年时间,但是电力信息技术在企业电力的应用当中,其发展的进度并不乐观。所以电力企业需要针对当前电力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当前已有的资源信息数据模型采取改良优化措施[5]。例如:对已有的电力资源信息模型实施重建的方式,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并对整合的信息资源模型做校验和复查核对,确保模型与实际相符。通过不断的对比和分析上总结出经验,增加模型的功能性,促进模型进一步改良的有效性。

(二)对检测数据实时交互融合

电力系统中分为通信检测和信息检测,两者在运行上是以分别进行的方式,所以两者在结果的检测上也是相互独立的,给信息数据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普通的分布式系统中,单个传感器中主体数量增加越多,其控制程序在使用上会加大复杂化,数据种类和数量上大幅度的增加,会对其在数据上的检测加强了准确性和可融合性。所以,在其准确度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融合是必然的发展[3]。它的有效融合,可以在保留原始的报警信息的情况下,减少报警的发生次数。对此,相关部门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对检测数据多层面处理,利用接口继承,智能标签和检测的数据展示等技术进行融合处理,促进通信自由标识和准确定位。

(三)有效配置预警设备

电力通信系统中,不同的设备都由不同的网管系统进行管理,而不同的网管系统又分散在不同的物理空间中,这种分散的形式给故障和隐患的及时发现、排除上面造成了不利影响,给全网系统的统一调度上增加了难度。在实施运行质量、承载符合、准确评估和判断上,对全网系统的宏观调控造成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技术人员就需要从报警系统的规则设置上和信息分析中寻找两者关联性。探索系统应用接口的兼容性能,从而对报警设备进行更科学化设置。

(四)建设科学技术体制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发展,是以强大的高科技技术为基础。随着电力信息通信中云空间和虚拟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逐渐从分级形式转变成统一形式[4]。电力行业人工现场作业的方式将被远程操控方式取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逐步实现企业生产集中化和简约化,打破信息管理和检测管理上的局限性,建立全网覆盖的统一信息利用监管平台,实现可以上下联通的横向集成操作管理结构。

相对技术层面,需要对其在融合管理和运维方面加以重视,在其融合后继续研究改进,在原有信息系统基础上,以用户需求和信息业务为主导,把成熟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添加,促进开发高效管理体系,加大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以及故障方面的预测判断性能。

总结: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系统的构建,是电力行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化电网智能化发展的要求。它的成果构建对信息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做了有利保障,我们必须要对这一构建的实施加以重视,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系统上进行创新发展,推动电力行业走向节能高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蒙,吴庆,陈思羽,宋潇杨,贾伟昭,张银锋.国网陕西电力SG-ITOM 3.0运维体系研究与实践[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27(07):115-119.

[2]王茜,冯先正.电网信息通信专业的运维融合体系[J].农村电气化,2018(05):8-10.

[3]宋彦.构建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40.

[4]张莹.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5-16.

[5]徐亭亭,马建生,李明明.浅析市县供电企业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模式[J].科技风,2016(05):96-98.

论文作者:闫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研究论文_闫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